发挥学科优势 助力中国—中亚法学教育交流合作——西北政法大学与中亚高校教育交流合作纪实

  • 2023年05月17日
  •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NaN
阅读

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交往日益密切,双方在经贸交流、金融合作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更推动了双方在法治领域的深层次交流和沟通。我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地缘、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积极拓展与中亚地区法律类大学和法律实务机构的合作,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文交流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推进区域法学教育交流和法学理论研究合作,助力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教育共同体。

一、开拓合作渠道,搭建交流平台

学校积极拓展与中亚国家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搭建多元化合作平台,赓续深厚友谊,推动互利共赢,开启互融互通新篇章。我校与哈萨克斯坦里海大学、哈萨克斯坦国际哈中语言学院、吉尔吉斯共和国政府下属吉尔吉斯国家法律大学、吉尔吉斯共和国立信法律咨询机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等签署正式合作协议,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师资互访交流、科学研究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等合作。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大学联盟创始高校之一,在联盟框架内与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大学等多所中亚地区高校联合举办学术讲座、参与联盟高校间人才联合培养。

左:吉尔吉斯共和国政府下属吉尔吉斯国家法律大学校长代表团来访我校并签署合作协议

右:副校长张军政一行访问吉尔吉斯共和国政府下属吉尔吉斯国家法律大学并签署合作协议

左:乌兹别克斯坦司法部前副部长、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校长Akbar Tashkulov祝贺我校建校85周年

右:哈萨克斯坦国际哈中语言学院校长Talgat Mamyruly祝贺我校建校85周年

二、互学互鉴,深化法学教育交流合作

学校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化办学理念,积极推进同中亚国家高校学术交流交往。近年来,学校邀请中亚国家20个团组的40余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或短期研修,举办专题学术讲座10场次、承办国际会议4场次,我校数名教师受邀为中亚合作院校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学校积极承办“深化法律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第四届中国-亚欧法律论坛、“‘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法律论坛”“碳中和与全球环境治理”国际学术会议、“讲好中国故事”跨境电子商务国际会议等,邀请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多位资深法学专家和法律实务工作者参会,其中时任乌兹别克斯坦司法部副部长、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校长堪亚佐夫教授作主题发言,与会各方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

学校先后派遣校级代表团组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吉尔吉斯共和国政府下属吉尔吉斯国家法律大学、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哈萨克斯坦里海大学等进行访问,双方在开展合作研究、举办国际会议、人才联合培养等多方面达成多项合作共识。积极选派学生赴吉尔吉斯国家法律大学参加夏令营活动,在吉尔吉斯共和国立信法律咨询机构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派遣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团队前往吉尔吉斯国家法律大学根据研究课题开展田野调查。

左:吉尔吉斯共和国政府下属吉尔吉斯国家法律大学校长一行来访我校

右:哈萨克斯坦里海大学短期研修团来访我校

左:我校教师刘瑞娟应邀为上合组织法律大学联盟院校师生开设“中国海关通关实务”学术讲座

右:我校教师师怡应邀为吉尔吉斯共和国政府直属高校开设“‘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吉尔吉斯共和国的交流与合作”的学术讲座

左:中亚法学专家参加我校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亚欧法律论坛”

右:时任乌兹别克斯坦司法部副部长、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校长堪亚佐夫教授在我校承办的“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法律论坛上作主题发言

左:我校与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法学专家联合举办“碳中和与全球环境治理”国际学术会议

右:我校与哈萨克斯坦等国家高校联合举办“讲好中国故事”跨境电子商务国际会议

左:副校长王健一行访问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

右:副校长王健一行访问哈萨克斯坦里海大学

左:副校长张军政一行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

右:副校长王健一行访问哈萨克斯坦国际哈中语言学院

三、发挥法学学科优势,推动构建中国-中亚法学理论研究新高地

学校充分发挥法学学科优势,积极推动中国-中亚法学理论研究。学校国际法团队收集关于吉尔吉斯斯坦《知识产权保护法》《投资法》在内的30多部法律,整理出10万多字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别法律研究报告,为中国企业在涉外土地、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了操作性极强的风险防控指南。学校围绕国别法律研究、跨文化研究、中国企业投资、中国电影传播等现实问题,发表《中国电影在中亚传播的历史与现状》《跨国网络与中亚离散群体的认同建构》《论中国与中亚国家BIT中“投资”定义之重构》等论文,出版《“一带一路”国别法律研究(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劳动法律问题研究》《中国电影在中亚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等著作。

学校依托2017年获批的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中南亚研究中心”和2018年获批的教育援外项目“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反恐国际合作研究-以吉尔吉斯为个案”,积极开展中亚法律问题研究。“中南亚研究中心”与哈萨克斯坦里海大学、国际哈中语言学院、吉尔吉斯国家法律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系列项目研究,产出丰硕成果,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引起关注。“援外项目”课题组多次前往吉尔吉斯斯坦进行田野调查搜集资料,访问吉尔吉斯国家法律大学援助建立相关学科,出版《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反恐怖国际合作研究》等专著,发表《上合组织框架下中亚地区反恐合作法律机制困境研究》等学术论文,为相关部门提供《吉尔吉斯斯坦华人营商环境风险评估》等智力支持。

左:穆兴天教授为吉尔吉斯共和国政府下属国家法律大学师生做专题学术报告

右:教育援外项目组调研吉尔吉斯斯坦东干人、维吾尔人等聚居村落

四、拓展留学生教育,稳步提高教育质量

自2017年开办留学生学历教育以来,学校稳步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招收规模,不断优化学历结构比例,共招收中亚地区来华留学生133人,覆盖本硕博三个学历层次。学校积极与多家中亚高校开展交流,进行学历联合培养、汉语语言培训等合作项目。2018年,与哈萨克斯坦哈中语言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每年批量实施语言生合作培养;2021年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开展校际交换生项目,每年定期互派学历生交换学习,学分互认、学历互信。学校不断优化来华留学生专业布局,并围绕国际化法治人才培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开展法学、电子商务及法律、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等专业的学历生培养,建设有24门全英语授课课程,打造以国际法、国际贸易法等法学课程为核心的短期文化学习类品牌项目。设立“西北政法大学‘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获批“陕西省三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西安市“‘一带一路’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和“‘中亚五国’留学生教育培训计划项目专项奖学金”资格,开展以社会生活、传统文化、现当代中国、大美河山等主题中国国情教育,引导留学生全面客观认识中国,稳步推进留学生教育质量。

左:我校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2022届留学生毕业典礼

右:2021届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参加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

左:中亚留学生参访中俄丝路创新园

右:中亚留学生参加学校80周年校庆晚会

左:中亚留学生参加迎新年朗诵比赛

右:中亚留学生参加校内足球联赛

五、大力开展人文交流,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教育共同体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于2020年7月正式启动西北地区首个主要面向丝路沿线尤其是中亚地区国家学生的电商类国际教育项目——“丝路空中课堂”,已向哈萨克斯坦等合作高校的200余名学生教授近80课时的课堂教学和“云端实习”实务操练。学校于2021和2022连续两年向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申报并成功获批面向丝路沿线国家学生开展的中国语言和文化短期课程—“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项目包括语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中国与西安三大课程模块,共有近200名余名来自中亚地区的学员参与学习,课程全方位地展现了绚丽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亚国家青少年搭建起了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

左:“丝路空中课堂”线上授课

右:“丝路空中课堂”项目哈萨克斯坦学生结业

左:教育部“汉语桥”团组在线体验平台—西北政法大学

右:“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录播课程

左:“当代中国与西安”“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开班仪式

右:“当代中国与西安”“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结课仪式

心有所向,路必不远。随着中国—中亚峰会的召开,将为与中亚开展教育交流合作提供更丰富的平台与空间,学校将继续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搭建中国-中亚开放共享的教育交流平台,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法学教育共同体,谱写更多相互尊重、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新篇章,携手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相关新闻

  • 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法学硕士项目专场宣讲会

    报告主题: 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法学硕士项目专场宣讲会   报告人: Kathy Atkins,邦德大学法学院对外事务与国际合作副院长   举办单位: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教育学院   报告地点:长安校区诚意楼智慧教室   报告时间:2025年03月24日 10:30至2025年03月24日 12:00 结束

    2025-03-24
  • 经济法学院党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3月21日上午,经济法学院党委在长安校区资料室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传达学习校党委《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对学院学习教育工作进行部署,学院党委委员、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科级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李建梅主持。 会议指出,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开展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刻认识开展此次学习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学院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会议要求,要明确学习教育目标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运用正风反腐案例加强警示教育。要结合学院实际,深入查摆不足,强化调查研究,认真开展集中整治,在改有成效上下真功见实效。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要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优良作风保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供稿:经济法学院 撰稿:李小斐 审核:李建梅)

    2025-03-21
  • 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召开教风学风建设专题会议

    2025年3月20日上午,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在可视化中心召开了教风学风建设暨“四课行动”专题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学生辅导员及教学管理干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期间,教师们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 学院党委书记李永宁强调,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全体教师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切实履行课堂管理责任,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要持续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教师要坚守初心、担当作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严管厚爱”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同时,李永宁还对学院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宣布启动“教学质量提升月”专项活动,通过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持续提升学院的教风学风建设水平。 学院教学副院长李莉传达了近期学校关于强化教学督导、明确“教师是课堂第一责任人”、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等工作的具体要求,并部署了各教研室针对学校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与会人员围绕“强教风、严学风、提质量”的核心目标,就教师主体责任的落实、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奖惩机制的建设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同时,大家还就如何加强课堂秩序管理、奖惩并重优化教风学风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供稿: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 撰稿:张瑞 审核:李永宁)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