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孙昊亮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大学联盟论坛并作主旨发言

  • 2023年09月13日
  •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NaN
阅读

9月12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设立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大学联盟论坛召开,俄罗斯国立司法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莫斯科国立法律大学、吉尔吉斯国立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联盟高校参加。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大学联盟创始成员高校,我校副校长孙昊亮应邀参加并作主旨发言。

孙昊亮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分享了“上海精神”的内涵与意义,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进互信、凝聚共识,扩大合作、共同繁荣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上合组织国家法律院校开展全面合作,更好地服务上合组织成员国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律需求的重要意义。他表示,西北政法大学将继续以更高标准、更广阔的视野,为上合组织地区、国家及各类主体的法律合作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期间,孙昊亮一行与上海政法学院副院长胡继灵等进行了会谈。孙昊亮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与使命传承,他表示,期待两校以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大学联盟、立格联盟等为合作平台,创新发展,共同进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本次系列活动还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校友联谊会揭牌仪式暨国际高端人才培养论坛,对进一步开展高端人才培养,加强成员国在人才培养领域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相关新闻

  • 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法学硕士项目专场宣讲会

    报告主题: 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法学硕士项目专场宣讲会   报告人: Kathy Atkins,邦德大学法学院对外事务与国际合作副院长   举办单位: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教育学院   报告地点:长安校区诚意楼智慧教室   报告时间:2025年03月24日 10:30至2025年03月24日 12:00 结束

    2025-03-24
  • 【陕西日报】虚拟账号受法律保护

    从微信、微博、抖音,到游戏账号、电子会员……在当下“全民触网”的时代,人们生活的大多数场景都“嫁接”于网络上。甚至很多情感链接,也深度依赖网络媒介。 然而,近日一网友因去世近10年的父亲的微信账号被平台回收而发帖“求助”,引发了一场“数据热”背后的冷思考。 “……我和爸爸在世界上唯一的联络方式彻底消失了。”面对该网友的遭遇,其他网友也纷纷分享自己“遗失”网络账号的经历,有人担忧自己已故亲属的社交账号迟早会被收回,甚至有人紧急为自己的各种网络账号备份。 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需要一份“账号安全感”。 ■ 虚拟账号并不“虚” “我从大二注册微博后,就一直在上面记录并分享自己的生活瞬间。但工作后的第二年,账号竟然被盗了。后来我通过官方渠道找回了账号,可里面的内容被清空了。”3月12日,回忆起自己的“倒霉”往事,在西安上班的山东人杨天祎连连叹息,她说,“那一刻,感觉自己的青春被人偷走了。” 像杨天祎一样,如今在很多人眼里,网络上的虚拟账号并不“虚”,哪怕与具体的金钱利益不挂钩,但镌刻着时光、承载着情感记忆和智慧结晶的网络账号也具有十足的价值。 “随着互联网的深度普及以及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妥善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平衡各主体间合法权益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国瀚文解释,网络虚拟财产主要指依附于网络虚拟空间、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具有一定价值的,在特定群体中传播和使用的信息产品。目前,其法律属性已得到确认——我国民法典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国瀚文解读,我国民法典从法律层面确认了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作为价值载体的财产属性,就意味着个人网络账号作为网络虚拟财产的一种形式,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 数字遗产能继承吗? 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2024年事实与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估计有55亿人使用互联网。 如此庞大的网民规模,已故人士网络账号如何处置以及数字遗产能否被继承等问题引发关注。 记者查阅到,国内某社交平台服务协议明确,为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用户注册或创建账号或功能账号后如果长期不登录,平台有权回收该账号,由此带来的任何损失均由用户自行承担。 “目前大多数社交平台在用户服务协议中会明确表示账号所有权归平台,用户仅有使用权,同时也会禁止非初始申请注册人通过受赠、继承、承租、受让或其他方式使用。”国瀚文说,平台如此规定,一方面是基于信息管理安全考虑,另一方面是基于隐私和死者利益保护。她指出,承载着用户隐私、社交关系等的虚拟账号不能放任其处于长期“无人管理”状态,而基于网络虚拟财产不同于其他有形财产的特殊属性,也不能简单参照一般财产的继承规定对账号进行直接继承,否则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和他人合法权益。 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速裁庭法官李多萌表示:“身故并不意味着隐私不再重要,基于隐私保护与个人信息安全,个人社交账号,继承人一般不能直接继承,但是可以依照遗嘱继承。” 2023年度的《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从2017年至2023年,中华遗嘱库一共收到488份涉及虚拟财产的遗嘱。将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个人财产的一部分进行合理分配、管理,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另外,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已有平台规定,如用户不幸逝世,其近亲属可通过官方客服渠道联系平台,以获取相关指引来行使法律规定的合法、正当权益。 ■ 公众要提高自身权益保护意识 近几年,与虚拟账号有关的纷争屡见不鲜。 “因缺乏统一的价值认定标准,如何评估网络账号的价值是个棘手的问题。”李多萌介绍,目前的司法实践中,一些具有显而易见的经济价值的网络账号,如用户充值的游戏账号、淘宝店铺的账号、粉丝量众多的直播账号等,因能够实现网络交易变现,其价值较好判定。然而,普通群众在社交平台的个人账号,承载的更多的是情感价值,被侵权后,责任界定及赔偿等方面会存在一定的现实阻碍。 李多萌说,要想减少因虚拟账号引发的纠纷,网友需要提高权益保护意识。她建议,一方面,可以尝试通过设立遗嘱的方式,对自己名下的虚拟财产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要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登录账号,防止账号被盗,也不要随意将账号信息透露、转借给他人。 “一些重要的数据信息,可定期进行备份,以防丢失或损坏。”李多萌还提醒,公众在注册相关账号时,要仔细了解平台管理和服务协议内容,依规合理使用账号,使用中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与账号管理运营方沟通,万一发生纠纷,要敢于通过合法手段维权。 网络虚拟财产保护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还是涉及个人数字权益、网络平台运营治理、社会公序良俗、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等的复杂议题。“期待不久的将来,我国能构建起既有效保护用户权益和平台利益,又兼顾网络安全和公序良俗的网络虚拟财产保护制度体系,在法治的轨道上促进网络虚拟产业和数字经济的有序发展。”国瀚文表示。 【陕西日报】虚拟账号受法律保护https://xzzsx.sxdaily.com.cn/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901068.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

    2025-03-21
  • 校纪委组织召开新提任处级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

    3月19日上午,校纪委组织召开新提任处级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主持会议并作廉政谈话。 会议指出,开展集体廉政谈话是学习贯彻党章要求的具体举措,是校纪委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系列“组合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集体廉政谈话,既是学习勉励,也是警示教育,新提任处级干部要倍加珍惜组织赋予的光荣使命,努力在新起点上,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以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会议强调,新提任处级干部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始终绷紧纪律之弦,以忠诚干净担当,把各项工作举措谋得更深更实。要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做对党绝对忠诚的表率。要强化履职谋事业,坚持以优秀共产党员和“好干部”标准,从严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要恪守底线讲廉洁,坚持知纪明纪、遵纪守纪,带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会上,4名新提任处级干部代表,围绕岗位职责逐一作了表态发言。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廉政谈话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做到勤勉敬业、廉而有为,以实干实绩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供稿:校纪委 撰稿:王恩 审核:康鹏)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