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孙昊亮一行赴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二中院调研交流

  • 2024年11月29日
  • 教务处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NaN
阅读

11月26日—27日,副校长孙昊亮带队,教务处、科研处负责人,各法学院院长及骨干教师一行前往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调研交流,借鉴优秀兄弟院校发展宝贵经验,以及进一步深化拓展与上海法院合作广度,推动司法实务与法学教育、法学理论研究的深度衔接。

26日至华东政法大学调研激励教师投入教学的机制建设、教学创新及智库建设情况。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罗培新、洪冬英及相关职能处室、各法学院教师代表参与座谈。罗培新表示,西北政法大学是历史底蕴深厚的法学院校,有着特色鲜明的学科建设,教学成效显著。作为立格联盟成员单位,两校要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更加精准对接,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快推进法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密围绕本科教学及科研成果创新等方面强化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孙昊亮高度评价了华东政法大学近年来在本科教学创新及智库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介绍了我校在上述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他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制度建设,悉心借鉴兄弟院校在本科教学创新及智库建设的先进理念,加强两校间的联系、交流与合作。

27日至上海二中院调研数字法院、智慧法院建设经验,副院长王国新、政治部主任吴寅飞一行陪同参观及座谈。王国新带领我校参观了智慧诉讼服务中心、刑事数智法庭,详细展示了“小至”数字助手及审判监督管理平台(TMI)的运行情况,希望我校常来常往,强化交流合作。

孙昊亮表示,上海二中院是司法改革的排头兵,也是促进院校合作深度融合的先行者,我校通过参观大数据中心智慧司法的实际运行情况,了解人工智能对司法审判的辅助功能,对进一步深化院校合作,探索更具成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与上海二中院共同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特色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共同推动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供稿:教务处 撰稿:许鸣 审核:李大勇)

相关新闻

  • 我校与新疆博州司法局召开交流座谈会

    3月19日,我校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司法局在长安校区召开交流座谈会,校长范九利,博州司法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卓娅,博乐市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余海峰出席,副校长孙昊亮主持。 范九利对博州司法局卓娅局长一行来校开展交流合作表示欢迎。近年来,学校与新疆各地市州密切联系,多方位、多角度开展合作交流,特别是在保障边疆稳定、法治政府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学校服务西部的智库及人才优势。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在有关合作协议的基础上,推动地区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监督、学生实习实训、司法干部培训等方面合作走深走实,提高服务水平,产出更多优质成果。 卓娅表示,感谢西北政法大学为博州法治政府建设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希望学校持续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度清理、行政复议案件评查、创建法治建设示范市、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合作协议内容的具体实施,助力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教务处、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相关负责人、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教师等参加座谈交流。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席捷 审核:高翔)

    2025-03-20
  • 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深入商学院、民商法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3月18日上午,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深入商学院、民商法学院实地调研,了解学院整体发展情况及各项工作落实成效,并与两个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研讨交流。 赵万东在听取汇报后对两个学院整体工作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各二级学院要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要增强主动意识,深刻把握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聚焦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合作等方面扬优势、补短板、强特色、抓亮点,持续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培养机制,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持续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抓好教学质量,加强制度管理,发挥督导作用,多措并举引领教师坚守教育初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党政办公室负责人陪同调研。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祝越 审核:蒋国纲)

    2025-03-19
  • 我校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专项调研座谈会

    3月13日下午,我校在长安校区四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专项调研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出席,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燕福民主持。 张军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上一年度我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校的发展大局和师生的思想引领。他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阐释,提升学校在该研究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二是夯实责任意识,筑实安全防线,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压紧压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对新媒体技术的投入和应用,拓宽宣传渠道,全方位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四是加强文化建设,深度挖掘学校的红色基因和法治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红色校史的育人功能,打造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与文化产品。五是完善协同机制,树立“大宣传”理念,建立健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燕福民汇报了2024年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今年重点工作。与会人员重点围绕理论武装、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三个方面开展交流研讨,共同为做好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出谋划策。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通过视频形式学习了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全省教育大会精神。 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民商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负责同志及党委宣传部有关同志参加座谈。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潘明路 审核:燕福民)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