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法治保障研究”科技创新智库揭牌暨雷西萍女士捐赠仪式

  • 2022年07月17日
  • 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7月15日上午,“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法治保障研究”科技创新智库揭牌仪式暨雷西萍女士捐赠仪式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举行。西北政法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孙昊亮,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外国专家局)一级调研员成树林 、陕西法智律师事务所主任雷西萍女士出席仪式。陕西法智律师事务所的部分律师,西部网、科教网相关人员,西北政法大学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的负责同志、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仪式。仪式由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倪楠主持。

范九利在致辞中对西安市科技局、雷西萍女士长期以来对西北政法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是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次“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法治保障研究”项目入选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是学校以法治保障研究服务秦创原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他鼓励智库成员多产出优秀科研成果,以服务秦创原建设的实效,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

成树林在致辞中代表西安科技局对智库的揭牌表示祝贺,他指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讲话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和升华,更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决策。完善和加强秦创原法治保障,有利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持续、良性发展。预祝智库团队早日结出研究硕果,为秦创原建设保驾护航。

智库负责人孙昊亮介绍了智库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划,他表示“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法治保障研究”科技创新智库旨在构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法治保障体系,为陕西省科技法、知识产权法的立法、执法变革提供法律智力支持,为陕西产学研协作与高校成果转化机制变革提供参考思路,探索服务于秦创原建设的知识产权金融法律制度。通过三年持续深入研究和建设,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建成一流研究团队,形成秦创原平台法治保障方面重大科研成果。

捐赠人雷西萍女士在发言中表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产权,作为陕西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的副会长,陕西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陕西省政协委员,其一直关注陕西企业的知识产权问题,法智律师事务所向来重视与西北政法大学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横向合作,一直竭尽所能支持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律所也将知识产权业务作为核心业务之一,已形成健全的法律服务体系,能够适应服务市场需求、适应纠纷解决多样性、复杂性的趋势。雷西萍在发言中祝愿 “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法治保障研究”科技创新智库能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切实为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仪式上,范九利和成树林共同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法治保障研究”科技创新智库揭牌。孙昊亮与雷西萍签署了捐赠协议,范九利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并向雷西萍颁发了捐赠证书。

此次仪式标志着我校开启以 “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法治保障研究”为主题,进一步深入服务秦创原建设的新阶段。在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优势特色学科和雄厚师资力量的支持下,在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下,“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法治保障研究”科技创新智库未来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责任编辑:胡月琪

相关新闻

  • 【校庆系列讲座】中国基层的社会诚信和法治社会建设

    2022-11-03
  •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起点新闻】起点大咖说 || 二十大报告解读(3):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为宣传贯彻会议精神,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热点说》推出“二十大报告解读系列节目”,邀请陕西省委党校、省社科院专家学者走进直播间全方位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邀请各界干部群众围绕本次大会畅谈认识感受,凝聚思想共识,传递奋进力量。 2022年10月26日中午,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法学与社会治理教研部教授刘素霞,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中青一班学员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孙昊亮应邀做客FM101.8陕广新闻直播间,聚焦二十大热词“依法治国”,分享、解读其深刻内涵。 具体内容请点击

    2022-11-01
  • 【党建风采】机关党委:记初心使命 赓续红色血脉 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机关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为抓手,着力抓好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将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政治建设 筑牢党建基础 建立健全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制定出台机关党委议事规程等10余项制度,全面规范机关党建工作。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让党员在党内生活“大熔炉”中锤炼党性、砥砺作风。认真组织机关处科级干部和支部书记参加专题学习班、研讨班、培训班暑期读书班等。 深入开展专题学习教育。坚持思想建党,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拧紧“总开关”,持续夯实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基础。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坚持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解难题、促发展的具体举措。结合实际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并积极完成,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强化理论武装 夯实信念根基 注重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上抓深化、弄通上抓消化、做实上抓转化。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围绕学习贯彻党章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制定学习计划,组织交流学习研讨。 注重主题实践教育。坚持组织党员赴西安烈士陵园、山阳县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照金红色教育基地、泾阳县安吴青训班纪念馆、西安市警示教育基地等开展主题实践教育,多次组织党员干部赴包联帮扶的铁王村参加扶贫帮困活动。 丰富教育方式方法。在学习方式上采取理论知识测试、轮流交流研讨等,提高学习效果。坚持组织观看专题教育片和警示教育片等,增强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强化基层组织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规范支部建设。紧盯党员教育这个根本、紧扣支部建设这个重点、紧抓支部书记这个关键,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支部规范化建设。精心指导支部工作,开展支部书记现场述党建工作,量化考核支部工作情况。认真指导支部换届,合理调整党支部设置,择优配强支部书记。支持鼓励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 完善党建队伍和阵地建设。完成机关党委委员补选和换届工作,健全组织架构。加强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搭建支部和党员展示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 在艰难险重任务中彰显担当作为。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实际,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积极体现担当作为,汇聚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强大合力,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疫情防控初期,一些支部取消休假,党员先上,全员全天候防控;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46名党员干部志愿者投身防疫一线;常态化防疫期间,200多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坚守防疫一线和核酸检测现场默默挥洒汗水。 坚持标准选优配强干部队伍。积极配合组织部抓好处科级领导班子调整补充。科级干部管理权限下放后,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严格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指导机关部门做好科级干部选拔,认真组织考察和任前谈话工作。 强化党建责任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系统化思维,持续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着力构建系统化、持续化、常态化的作风建设体制机制,出台《机关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一句话承诺》《关于加强机关党委自身建设的若干规定》等。开展“党员先锋岗”和“党员承诺践诺”活动。 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每年组织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廉洁从政责任书。机关党委书记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其他成员和各支部书记、处科级领导干部注重发挥作用,立足职责履行“一岗双责”。党员干部坚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做到清白做人、廉洁干事。 强化责任担当 助力教育帮扶 按照中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实“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要求,立足自身学科特色和资源优势,以“八大帮扶”为基本路径,以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和实体项目建设为抓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教育帮扶,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驻村帮扶的铁王村,2017年底退出贫困村序列;“双百工程”结对帮扶的山阳县,于2020年2月顺利“脱贫摘帽”。学校驻村帮扶考核连年获评“好”等次,连续5年获评“双百工程”先进单位,多次获评“万名学子扶千村”扶贫攻坚专项活动“先进高校”、“同心•追赶超越助力脱贫攻坚”主题活动先进集体;师生多次获评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 (供稿:机关党委)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