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校建校88周年。自2020年起,学校将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成立的题...[详情]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校建校88周年。自2020年起,学校将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成立的题词日(10月23日)所在周定为“红色文化宣传周”,这既是对光荣革命传统的深情回望,更是创建“红色文化育人模范大学”的生动实践。 活动期间,相关职能部门与各学院以校史馆红色资源为根基,深度融合革命文化与法治精神,通过理论研习、实践体验、文艺创作等多元形式,落实“用好、发扬好、传承好红色资源”要求,引导师生厚植家国情怀、强化法治担当,成功打造具有西法大辨识度的红色育人品牌,吸引广大校友与师生积极参与。 校史研究与文化传播成果丰硕。一方面,由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我校联合申报的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宣传专项引导资金2025年度项目,成功获批立项。至此,我校已实现该类项目连续三年立项的佳绩,为校史研究注入专业学术动力;由校内外专家撰写的3篇校史研究文章在《陕西教育》《西北政法大学报》等刊发,形成校地联动的研究新格局。另一方面,与陕西省档案馆联合录制校史档案视频《档案为证 我们从这里出发——永不褪色的合影:西法大与法治中国的同频之路》,成功上线央广网,以珍贵档案生动展现学校与法治中国同频共振的发展历程。 党委宣传部(校史馆)等多部门联合举办“声绘西法大”第四届校史讲解大赛决赛,10名经层层选拔的选手,以鲜活讲述诠释初心使命,尽显西法大学子风采;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组织1981级、1991级、2001级本科及1992级、2002级硕士校友重返校园,参观校史馆等场所,重温校史记忆与青春岁月。 各学院立足专业特色,开展系列特色活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以团支部为单位,通过学习英雄事迹、观看党史纪录片开展专题团课;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组织主题班会,融入红色影片观看、校友故事分享与校史知识答题环节;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赴革命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举办《献礼西法大》主题宣讲;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组织师生观看红色影片,同步召开交流座谈会;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开展主题团日、党日活动,进一步强化师生理想信念;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组织诵读重要论述,创新推出“笔如烽火”沉浸式红色剧本杀;商学院(管理学院)举办校史知识互动答题活动,激发师生参与热情。 88载风雨兼程,从陕北公学一路走来,鲜明红色基因始终是西北政法大学的精神密码。此次“红色文化宣传周”既是对历史的深刻回望,更是对育人初心的坚定传承。未来,学校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把红色力量深度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让红色血脉永续传承、法治精神熠熠生辉,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西法大智慧与力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校史馆) 撰稿:潘明路 审核:燕福民)
从黄土高原上“双膝为桌”的求学少年,到培育出大批法治人才的“功勋教授”,学校法学理论学科重要奠基人——马朱炎教授,以坚定的理想与不懈的坚守,将自己的生命轨迹深深嵌入西法大的发展年轮,用70余载教坛坚守,书写了一段与中国法学教育同频共振的世纪篇章。 10月19日,学校雁塔校区人权报告厅内暖意洋洋,马朱炎先生百岁寿辰庆典暨法学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隆重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贺小荣等校友代表,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长范九利等学校领导,学校资深教授赵馥洁,离退休老教师代表以及师生代表等2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为这位百岁长者送上真挚祝福。范九利主持仪式。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庆典正式拉开帷幕。学校制作专题片《百岁学者马朱炎的世纪守望》及祝福视频,回顾了马朱炎潜心学术、守望法治的求索历程。随着一张张珍贵老照片、一段段深情往事的缓缓呈现,在场嘉宾共同走进了一段厚重而温暖的时代记忆。 贺小荣在致辞中,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在西北政法学院七年的求学经历。“马老师具有开放的学术气度、深厚的理论滋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务实的教育理念。在母校所构建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为我之后数十年的学术研究与司法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赵万东代表全校师生向马朱炎老师致以诚挚祝福和崇高敬意。他指出,作为学校法学理论学科的主要创建者和开拓者,马朱炎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甘为人梯的育人精神,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学校事业发展和国家法治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新时代的西法大人要赓续其志、继行其路,更高水平推进法理学科建设,更高质量推进学校事业发展。 范九利指出,本次庆典不仅是对马朱炎教授学术人生的崇高礼赞,更是对西法大精神的传承弘扬。全校师生要以马朱炎老师为楷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深化法学教育创新,推动学科融合发展,努力培养更多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伴随着温馨的生日歌声响起,马朱炎和现场嘉宾共同切下生日蛋糕。马老师精神矍铄地发表感言,期望青年学子将“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铭刻于心,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锤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其言谆谆,情真意切,现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 庆典现场,多位法学界知名学者分享了与马朱炎的情谊。现任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杨宗科现场吟诵百字诗作《敬马老师》:“延大立心,民大铸魂;建功法理,求是创新;立德树人,勤朴谦正;授业传道,学脉广承……”诗句铿锵,情意深长,引来全场阵阵掌声。 上海师范大学刘作翔教授在发言中提到,马老师总是鼓励大家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在学术的道路上不要害怕犯错,这种鼓励让他在后来的研究中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取得创新性成果。 浙江大学葛洪义教授感念马老师不仅在学术上给予他们悉心指导,更在生活中关心着每一位学生,让大家在校园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种关爱也激励着他们在法学道路上不断前行。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校友、原陕西省电子工业厅退休干部马笃信,华东政法大学陈金钊教授,广州大学谢晖教授,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秘书长、山东大学郑智航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于龙刚教授等,纷纷向马朱炎老师表达了美好祝福与深深敬意。 ……… 还有无数贺信纷至沓来,字里行间流淌着对这位百岁学者的敬意。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徐显明在贺信中动情回忆1984年5月与马朱炎的初识:“清晨五点,天色未明,您已系着白色围裙和老伴为教职工分发鲜牛奶。您的质朴、谦和、真诚,以及对法治理想的执着,令我感动至今。”他由衷赞誉马朱炎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以毕生心血推动法治信仰传承的高尚情怀,认为“堪称一代师表”。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贾宇深情追忆马老师“法学研究要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诲。他写道:“1979年我初入西北政法学院,马老师讲授的‘国家与法的理论’启蒙了我的学术人生。先生高远的境界和豁达的性格,始终是我为学为人的楷模。” “戴一顶鸭舌帽,拿一把蒲扇,穿一双布鞋,操一口陕西方言,乃一介农夫形象。”1981级校友、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孙平在《清平乐》词作中描绘的“农夫学者”形象,引发众多弟子的共鸣。这种“抱素怀朴”的品格,恰是马朱炎学术人生的生动注脚。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党广锁,1979级校友涂楠、河南校友张献文以及深圳校友会、江西校友会、河南校友会等也发来贺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宪忠等人专程致电问候。一句句话语不仅是对马朱炎百年人生的礼赞,更是对其教育生涯的崇高致敬。 马朱炎先生孙女马艳丽代表家人表达了感激之情,场面温馨感人。 当天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全面依法治国与法学理论学科的时代使命”“法学理论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如何回应法治实践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学理支撑和人才保障。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张佼 审核:燕福民)
为构建多元化的校园文化育人平台,拓展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实践路径,10月22日下午在长安校区满天星学术报告厅,我校与西影集团联合举办西部电影校园行活动。活动特邀导演李阔携其荣获第17届FIRST青年电影展评委会大奖与最佳编剧奖的佳作《银河写手》走进校园,与师生共赴一场关于梦想与坚持的光影对话。 影片《银河写手》通过年轻编剧的追梦历程,生动展现了当代青年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抉择。影片以其真挚感人的叙事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最终抵达何处,而在于追寻路上始终保有的那份热忱与坚持。 映后交流中,李阔导演与师生热烈互动。他分享道:“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每一位正在奋斗的年轻人都能认识到——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永不言弃,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最美的风景。”这番话引发在场师生的深刻共鸣,现场掌声不断。 影片中角色们在困境中依然坚持梦想的形象,让同学们深受触动。有同学表示,“这部电影让我明白,坚持理想不意味着固执己见,适时调整策略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重要的是始终保持对梦想的热忱,不因暂时的困难而丧失勇气。”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持创作的角色形象,给了她们莫大的鼓舞和力量。 未来,学校将持续引进优质文化资源,助力每一位西法大学子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深刻体悟“坚持让每个平凡日子都闪光”的人生哲理,书写不凡青春。 (供稿:校团委 撰稿:赵欣辰 审核:徐京平)
九九重阳,敬老情长。10月28日,我校雁塔校区举办“银龄心向党 桑榆绽芳华”重阳节联欢活动。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张荣刚、赵全宇出席。 赵万东代表学校向全体老同志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离不开老同志们打下的坚实基础和持续关心。学校将继续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在生活上悉心照顾、在精神上温暖关怀,认真落实好各项待遇政策,竭心尽力排忧解难,让老同志们更好地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 范九利通报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合作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希望老同志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并参与学校的建设发展,继续运用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围绕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治理优化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传经送宝,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注入新动能。 郑军教授作为寿星代表,回顾了自己扎根学校教育事业四十多年的点滴历程,分享了退休后的充实生活。他鼓励同龄人以从容之姿乐享晚年,祝愿所有老同志身体硬朗、笑口常开。 活动现场,校领导与寿星们共同切开精美的生日蛋糕,香甜的滋味与声声真挚的祝福交织,将现场温馨祥和的气氛推向高潮。欢声笑语中,承载着学校对老同志们最深厚的情谊与关怀。 离退休管理处和社区联合举办的联欢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不仅精心设置了离退休教职工和社区老年朋友的才艺展示环节,还特别邀请西安市演艺集团、三意社、西安音乐学院等校外专业演出团体,以及法治学院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同台献艺。歌曲、舞蹈、戏曲、合唱、川剧变脸等节目轮番上演,呈现出一场高水准、多元化的视听盛宴,充分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新时代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绚丽“芳华”。 当天,还同时举办“邻里和谐一家亲 温情互助暖桑榆”重阳节千人同吃长寿面活动,寓意福寿绵长。老同志们同桌共食,笑语盈盈,情谊融融。 陕西省红十字会、西安市红十字会、雁塔区红十字会、雁塔区长延堡街道、交通银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行相关领导,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离退休老同志、社区老年人参加活动。 (供稿:离退休管理处、社区 撰稿:李巍 摄影:杜超英 审核:陈永康 金山)
10月20日,“翰墨初心 喜迎国庆 牢记历史 珍视和平 立德树人 再创辉煌”——我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书画作品展圆满闭幕,随后,书画展将以线上形式继续在我校网站展出。 本次书画作品展由校工会、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离退休管理处、社区、团委和老教授协会联合主办,教职工书画协会承办。展览得到了我校广大师生、校友及我省书画名家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征集展出作品百余幅,在长安和雁塔两个校区同时开展。 参展作品涵盖了真、草、篆、隶、行各种书法、篆刻的表现形式和中国传统水墨丹青的绘画神韵,主题鲜明,立意新颖。书画家们或勾勒山河壮丽,致敬祖国的广袤与厚重;或书写时代华章,礼赞76年来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笔墨之间,以艺载道,抒发了作者们的爱党、爱国、爱校之情,也展示了广大教职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立德树人、甘于奉献”的崇高志向。 (供稿:校工会 撰稿:崔静 审核:戴鲲) 作者:姚喜平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赵炎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骞平义 单位:西北大学 作者:楊卯峰 95级校友 作者:刘晓洪(画) 西安市公安局作者:张宝华(联) 79级校友 作者:杨丰宇 单位:西安警官学院 作者:刘五四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加建新 79级校友 作者:孙学龙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梁有平(画) 专业画家 作者:李晓华(联) 西安书法家协会 作者:李平安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郭选利 83级校友 作者:孙学龙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张宝华 79级校友 作者:梁有平(画) 专业画家 作者:王有信(联) 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刘五四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杨丰宇 单位:西安警官学院 作者:宋恺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刘亚谏 79级校友 作者:魏军科(画) 专业画家 作者:李文健(联) 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李康宁 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刘英琴 单位:西北大学 作者:范登峰 85级校友 作者:杜一哲 单位:西安财经大学 作者:杨丰宇 单位:西安警官学院 作者:贾明会 80级校友 作者:周建利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贾明会 80级校友 作者:张勇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作者:李康宁 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杜一哲 单位:西安财经大学 作者:戴信军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作者:白凤奇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作者:李军 91级校友 作者:郝成院 85级校友 作者:宋恺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李文健 79级校友 作者:杨秀云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李晓华 西安书法家协会 作者:门忠民 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郭家兴 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盛泽清 西安美术学院 作者:刘军 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郭选利 单位:83级校友 作者:王秀英 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赵炎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陶宝峰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建军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杜一哲 单位:西安财经大学 作者:李慧英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作者:朱芮彤 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王媛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作者:赵炎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梁晓兰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作者:王瑾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巴瑞金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巴瑞金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马龙超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赵娟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王彩云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张卫兵 单位:长安第六小学 作者:魏军科 单位:专业画家 作者:庞战辉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赵蓦然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作者:来雪玲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李康宁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翟惠芳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王宇恒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张建安 单位:陕西省高级检察院 作者:许红梅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杨秀云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马笑安 单位:陕西省教育工会 作者:杨卯峰 单位:95级校友 作者:陶宝峰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王桂珍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作者:白凤奇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孙彬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作者:张卫兵 单位:长安第六小学 作者:刘珏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张波 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范庆标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赵馥洁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张建安 单位:陕西省检察院 作者:刘志毅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刘本炬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薄其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作者:曹霞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作者:范庆标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范庆标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许红梅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戴佳怡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张蕊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魏军科 单位:专业画家 作者:程瑞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王娟 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郭选利 单位:83级校友 作者:刘本炬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郭选利 单位:83级校友 作者:王瑾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马笑安 单位:陕西省教育工会 作者:郭选利 83级校友 作者:兰建军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马笑安 单位:陕西省教育工会 作者:巴瑞金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10月27日,“青春之名 生态新篇”2025年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宣讲示范活动在我校长安校区满天星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活动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指导,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办,我校协办,我校社会政策与社会舆情评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数字社会治理研究院与凤凰网陕西频道承办。我校党委书记赵万东,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忠涛,我校副校长马朝琦出席活动,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程时轮、副主任刘银善以及我校师生代表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赵万东与吴忠涛共同为高校生态文明思想宣讲团学生代表授旗,激励青年学子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实践。 马朝琦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在生态环境立法、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文化传播等生态文明建设关键领域取得的成就。他表示,我校将持续在理论研究、智库建设、传播实践等方面开展深入探索,彰显更大作为。 吴忠涛在发言中表示,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素养的新时代青年,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之计和关键之举,希望同学们争当“绿色学霸”,为建设美丽校园、美丽陕西乃至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在主题宣讲活动中,我校社会政策与社会舆情评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亚菲副教授以“新环保法实施十年”为题,系统梳理新环保法修订亮点,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深入阐释法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根本性、保障性作用,为青年学子呈现了一堂兼具专业深度与现实关怀的生态法治课。 本次活动是我校深化生态文明教育的一次创新实践。未来,学院将在学校领导下持续发挥学科融合优势,以专业视角解读生态政策,以创新传播讲述法治故事,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崔梁凡 审核:刘渊)
10月23日,由校纪委机关、党委宣传部、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主办的我校第六届“廉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月”启动仪式暨第十一期廉亭大讲堂在长安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校纪委副书记康鹏,校纪委综合室主任燕楠,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高见,经济法学院党风廉政监督员与校风廉洁信息员、廉洁文化宣传教育中心成员、“一站式”委员会成员及师生代表参加。启动仪式由经济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建梅主持。 刘志彬在讲话中表示,学校作为法学教育西部重镇,廉洁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已获省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等荣誉,此次活动将廉洁文化与艺术融合,对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意义重大。他希望广大师生,一要加强学习,筑牢廉洁思想根基;二要守正创新,弘扬优秀廉洁文化;三要打造品牌,形成西法大特色廉洁文化。 李建梅为学院新聘校风廉洁信息员颁发聘书,经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恒宣读了学校第六届“廉洁文化宣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启动仪式后,举办了第十一期廉亭大讲堂。本期大讲堂邀请了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褚宸舸教授以《纪法关系和职务违法犯罪预防》为题作报告。 自10月23日起,我校“廉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月”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廉剧润初心,舞台扬正气”为主题,坚持法治教育与廉洁文化教育相结合,将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活动,提高师生对清廉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师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营造清廉正气的校园文化氛围。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撰稿:张兴浩 审核:李建梅)
10月16日至17日,由省台办主办、我校承办的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暨“情系两岸 筑梦中华”涉台知识竞赛预决赛在长安校区满天星学术报告厅举办。 省委常委李明远、省委台办主任姚金川、陕西省委台办、西安工程大学、陕西省海促会、西安市台资企业协会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受邀出席决赛活动。校党委书记赵万东出席决赛开幕式并致辞,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张荣刚为获奖选手及团队颁发荣誉证书。 本次涉台知识竞赛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通过前期组织学习涉台知识、开展多轮模拟检测,历经初赛、预赛的激烈角逐,由张歆曼、王西岳、种闫妮3名同学组成的西北政法大学代表队最终跻身八强,晋级决赛。 17日的决赛设必答题、共答题、抽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五大环节,兼具知识性与竞技性。经过五轮紧张激烈的比拼,决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组织奖2名。我校代表队凭借稳定的发挥、扎实的知识功底与良好的团队协作,成功斩获三等奖。其中,张歆曼同学表现突出,荣获“优秀选手奖”。 此次涉台知识竞赛预决赛的成功举办,作为我校践行“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两岸融合”使命的重要实践,不仅有效深化了全校师生对台湾历史、两岸关系发展脉络及中央对台政策的认知,更进一步凝聚了“两岸一家亲、共筑中国梦”的思想共识,为推动新时代涉台教育工作在高校走深走实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涉台教育形式、丰富涉台教育内容,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民族认同与家国情怀,主动扛起新时代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时代使命。 (供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撰稿:段宝国 审核:陈梦琦)
10月14日,我校第十四届外语文化节开幕式暨“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在长安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教务处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三进”工作向纵深发展,提升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培养更多新时代高素质涉外法治与国际传播人才。外国语学院班子成员出席活动。来自各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专业教师及我校外籍教师担任大赛评委。 大赛以“Strike the Waves乘风破浪”为主题,经过层层选拔,十名来自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经济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选手晋级决赛。在决赛的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和问答环节中,选手们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以英语讲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了扎实的语言功底与深厚的家国情怀。最终,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梁静怡、外国语学院杨可雯荣获一等奖,并代表我校参加省赛角逐。 外语文化节作为我校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于引导学生理解当代中国,在语言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在思辨交流中理解时代责任,为优秀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茹鑫 审核:杨华)
9月26日上午,“翰墨初心 喜迎国庆 牢记历史 珍视和平 立德树人 再创辉煌”——我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书画作品展在长安校区开幕,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出席开幕式并观看展览。 本次书画作品展由校工会、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离退休管理处、社区、团委和老教授协会联合主办,教职工书画协会承办。展览得到了我校广大师生、校友及我省书画名家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征集展出作品百余幅,在长安和雁塔两个校区同时开展。 参展作品涵盖了真、草、篆、隶、行各种书法、篆刻的表现形式和中国传统水墨丹青的绘画神韵,主题鲜明,立意新颖。书画家们或勾勒山河壮丽,致敬祖国的广袤与厚重;或书写时代华章,礼赞76年来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笔墨之间,以艺载道,抒发了作者们的爱党、爱国、爱校之情,也展示了广大教职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立德树人、甘于奉献”的崇高志向。 本次书画展,不仅为教职工提供了书画艺术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激励教职工们在墨香中重温历史、汲取力量,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和攻坚克难的奋斗热情,以“艺术力量”助推我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西法大美好未来的新篇章。 (供稿:校工会 撰稿:崔静 审核:戴鲲)
7月1日,“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师生书画作品展在校务楼一楼大厅举办。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参加活动。 本次书画作品展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校工会、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主办,艺术中心美术工作坊承办。活动作品汇集了校工会教师代表作品、校团委校园艺术节优秀作品、繁星·计划学生国画班作品以及美术工作坊学生作品。作品以书言志、以画寄情,深情讴歌党的光辉历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术工作坊参与活动的戴佳怡同学表示:“我一直在美术工作坊系统地学习中国画,延续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完成这幅国画作品时,我以牡丹喻繁荣,以蝴蝶表祥瑞,用笔墨勾勒对党和祖国的深情。此次参展是一次美育实践成果的展示,更激励着我作为西法大学子用画笔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书画作品展不仅是我校师生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情献礼,更是一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生动实践,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抒发爱党情怀、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刘珏 审核:刘渊)
6月19日晚,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西北政法大学第三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歌舞汇演在长安校区天平楼前广场举行。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赵全宇,校党委委员、研工部部长宋白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千余名学子一道,雅韵同赏、酣歌尽欢,毕业之季,师生骊歌相和、鹏程互期。 受邀参与本次大赛的评委有:西安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陕西舞蹈家协会会员、西安市舞蹈家协会理事高莎,长安团区委副书记胡若楠,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艺术活动部副主任、陕西省舞蹈家协会理事、陕西省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周海洋,环亚音乐排行榜明星颁奖盛典副主席、《中国好声音》《新生请指教》《新歌来啦》西北区总导演、大型综艺晚会制作人李蓉,青年作曲家、音乐唱作人、西安市新城区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玄鸟乐队创始人及主唱左辉奇。 歌曲表演中,众多学子以声传情,展现多元主题与炽热情感。牛艺诺用激昂的《我爱你中国》点燃家国情怀;舒湛的《有我》彰显青春力量;吴以珊借《光亮》诉说成长蜕变;王天宇以《小白杨》致敬边疆守护;唐禧乔的《阿楚姑娘》饱含故乡眷恋;韩佳雪、何宇轩、郑雅文等分别用歌曲传递细腻情感与对梦想的追寻;曾烁、王欣怡以独特视角探讨命运与成长;张佳豪的《红旗飘飘》则以炽热旋律宣告拳拳中国心,每一首歌都凝聚着青年的心声与时代的共鸣。 舞蹈展演中,各学院以灵动舞姿勾勒多彩画卷。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的《茉莉芬芳》寄托爱国深情;外国语学院的《巴女踏影》融合地域灵秀与青春朝气;《陶醉了》《清庭云月》等舞蹈或展现民族风情,或勾勒山水诗意;刑事法学院的《心鼓》气势磅礴,奏响生命强音;《石榴花开》《大河之子》等作品诠释民族团结与理想信念;《俑生俑世》《博物馆之夜》则穿越时空,唤醒历史记忆;《天堂草原》《踩曲姑娘》《冰凌花》等以各具特色的舞步,演绎不同场景下的坚韧与浪漫,尽显舞蹈艺术的魅力与生命力。 最后,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教师穆晗与各学院9名学子一起,用一首《再见》将对同窗情谊的眷恋、对校园时光的不舍,化作深情的旋律,诉说着毕业离别的缱绻心绪,也寄托着重逢有期的美好期许。 曲终人未散,青春再启程;山海虽遥,永怀毓秀弦歌。愿西法大青年永葆赤子之心,在知行合一中砥砺奋进,以青春之我、奋斗之姿,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供稿:校团委 撰稿:赵欣辰 审核:徐京平)
6月11日,由西安市委宣传部、长安区委宣传部指导,我校主办,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与西安市长安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联合承办的“版权赋能 创意长安”西安版权宣传服务行活动在我校满天星报告厅举办。副校长孙昊亮,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西安市委宣传部与长安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活动在团体舞《博物馆之夜》中拉开帷幕,以灵动舞姿展现文化瑰宝魅力,也寓意对创意与版权的珍视。 孙昊亮在致辞中表示,版权保护是激发文化创意产业活力的核心引擎,法治化是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我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助力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生态,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贡献学术智慧,促进版权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 活动中,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与长安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签署版权保护合作协议,启动版权主题征文大赛。我校张爱国副教授带来《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作品认定》学术讲座;西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李军进行《大学生盗录院线电影侵权案》案例解析;学生带来原创诗朗诵作品《版权之光》。 本次活动通过“理论宣讲 + 案例教学 + 文艺展演”的创新形式,将版权宣传服务送进高校,让版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撰稿:来沅晖 审核:李建梅)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重要论述,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主持人面临的挑战与变革,助力青年学子创新表达方式,勇担时代使命,6月6日晚,第二十四届西北政法大学主持人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我校长安校区满天星报告厅举办。 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和参赛选手指导老师观摩大赛,新闻传播学院党政领导及师生代表观看大赛。 本次大赛的评委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西安广播电视台(集团)副台长、播音指导、二级教授严一宁,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新闻中心副主任许革武,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主持人、陕西省政协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新闻中心主播部主任申虹,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大民,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秘书长马妤担任。 本届大赛由教务处、党委学工部、校团委和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联合承办。大赛自五月份启动以来,吸引了多所省内高校的百余位学子们踊跃参加。经过初赛的锋芒初试、复赛的激烈角逐,最终10名选手成功入围决赛。 经过即兴评述和情景演绎两个环节激烈角逐,我校张沥文获得一等奖,陕西师范大学董雨萱、西安外国语大学张露心获得二等奖,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米尔则耶·木沙江、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任舒畅、我校常瑞峰获得三等奖,西安体育学院李亦凡、我校周楚杰、西安体育学院刘泊延、西安体育学院张瑞洋获得优秀奖。获奖选手的指导教师同时获颁优秀指导教师奖。 西北政法大学主持人大赛始办于2001年,是我校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最具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之一,经过24年的成长积累已经成为陕西高校热爱主持的学子每年一度的盛会。本届大赛紧扣人工智能主题,深度探讨主持艺术的独有价值和意义,让选手们在参与中锚定个人存在价值,坚定职业信念,为探寻行业发展路径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崔梁凡 审核:刘渊)
5月29日下午,我校教工健身操暨学生啦啦大赛在长安校区体育馆圆满举行。校党委书记赵万东,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张军政,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开幕式。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领导及师生约500余人观看了比赛。赵万东宣布比赛开始,张军政致开幕词。 本次活动由校工会、学工部、校团委、体育部、政法社区共同主办,体育部分会和教职工健身操协会承办,各分会、各学院师生们积极参与,共有7支教职工队伍和10支学生队伍参赛。现场气氛热烈,精彩纷呈。 赛场上,教职工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排着整齐的队列,各个精神抖擞、笑容灿烂,热情地踏着节拍,舞动着身姿, 以新颖的编排和极具感染力的表演诠释着对健身操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所有参赛队伍的精彩表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 经过激烈的角逐,评委们根据参赛队伍的动作规范、整齐度、表现力、创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公正、严格的评判。最终,外国语学院分会与法硕学院分会联队凭借出色表现荣获一等奖;民商法学院分会、国际法学院分会和公安学院分会分获二等奖;行政法学院分会、经济法学院分会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分会分获三等奖;公安学院分会获得最佳组织奖。 本次健身操比赛不仅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更是贯彻全民健身理念,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教职工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用活力舞步诠释对生活的热爱,在默契配合中感悟团队力量,在挑战自我中突破成长,真正实现了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体育人,充分展示了西法大师生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供稿:校工会 撰稿:崔静 审核:戴鲲)
5月28日,由我校体育部主办的校排球联赛圆满结束。经过近一个月的激烈角逐,最终成绩为,女子组刑事法学院获冠军,民商法学院获亚军,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获季军;男子组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获冠军,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获亚军,经济学院获季军;男子组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和女子组外国语学院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本次排球联赛的成功举办,展现了西法大学子奋勇争先的竞技风采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塑造了积极向上的体育运动氛围,进一步推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 (供稿:体育部 撰稿:王永建 审核:翟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