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党群行政

学校召开警示教育会

7月8日,学校召开警示教育会,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进一步引导全校党员干部提高拒腐防变免疫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驰而不息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校党委书记赵万东主持并讲话,全体校领导、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及副处级以上干部参会。 赵万东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通报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典型案例,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铁规矩 硬杠杠》。 会议指出,典型案例是最好的“活教材”“清醒剂”,全校党员干部要自觉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深刻汲取反面典型案例教训,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涵养清正廉洁、求真务实新风正气,确保以更严标准筑牢作风建设坚固防线。 会议强调,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压紧压实党委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纪委监督专责、领导班子“一岗双责”,推动作风建设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机制进一步夯实。要持续巩固好、拓展好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推进加重基层负担、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集中整治,确保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实事求是、立行立改。要坚持把学习教育同深化2025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及学校重点工作相结合,一体推进纠治作风顽疾。要持续强化纪律刚性约束,砥砺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的作风能力,为谱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供稿:纪委机关 撰稿:王恩 审核:康鹏)

教学科研

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在全国上下即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7月12日,陕西省社科界第十九届(2025)长安学术年会分场——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我校共同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法律史学会革命根据地法律史研究专业委员会承办。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级巡视员李燕军,我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承办方领导出席会议,我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驰主持开幕式。 张军政代表学校致辞,他系统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师资力量及办学特色,以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加强与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汇聚不同学科的力量,开展多学科交流和对话,持续深化对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研究。 李燕军在致辞中表示,深入研究和传承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传承和弘扬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上,延安大学原副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李之钦之子、山东大学法学院李道刚教授向我校捐赠李之钦先生手稿和部分藏书,我校图书馆馆长张宏斌代表学校接受捐赠。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大学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梁星亮教授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捐赠图书,刘驰代表学院接受捐赠。 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执行会长、西安邮电大学袁武振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革命根据地法律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我校马成教授,李道刚教授作主旨发言。 会议设两个分论坛,30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交流发言。通过本次会议,更好地挖掘和利用了陕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深化了对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研究,对传承和弘扬红色法治文化、服务国家和地方法治建设、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来自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30余所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实务部门以及我校师生代表80余人参加会议。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韩筱煜 审核:刘驰)

人才培养

我校举办第四届长安经济法青年博士论坛暨“经邦济世”青年学术奖学金颁奖典礼

6月29日,第四届长安经济法青年博士论坛暨“经邦济世”青年学术奖学金颁奖典礼在西安举办。本次论坛由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法律科学》编辑部,以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承办。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倪楠主持。 论坛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薛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带头人韩利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学科带头人曹燕主持。经组委会多次评审,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16位博士从180位博士中脱颖而出并在论坛现场进行论文汇报分享。 论坛邀请《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卫玲,《法律科学》副主编马治选、兼职副主编孙尚鸿、肖新喜,《西安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主任任红梅,《法学教育研究》副主编余涛,《法学评论》编辑李安安,《人文杂志》编审牛泽东,《法律科学》兼职编辑鲁甜、赵菁等10位核心期刊编辑作为评审嘉宾进行现场打分、点评。 论坛期间,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青年教师赵菁、车东昇分别介绍了“梁肇汉杯”优秀论文奖学金、“徐健杯”长安优秀法学作品奖评选情况,并邀请学院教授强力,“徐健杯”长安优秀法学作品奖出资人、北京金德律师事务所主任徐钢等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撰稿:魏静 审核:倪楠)

学科建设

我校召开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专项工作会

6月7日下午,学校在雁塔校区召开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专项工作会,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副校长常安主持。 范九利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紧扣新时代学位点建设要求,加快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学科博士培养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学科方向凝练、培养方案优化、导师队伍建设等环节,切实增强我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影响力。要以科研创新驱动学科发展,整合资源激发活力。要建立跨院校、跨领域合作机制,尤其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要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打造适应全球治理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储备,为法治教育强国与国家高端人才战略输送优质力量。要统一行动、协同落实,积极主动作为,以务实举措推进博士点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效。 研究生院副院长赵彩如汇报项目博士导学关系调研情况,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洋汇报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黄远江汇报“一带一路”高端法律人才博士项目工作方案。 各专业(方向)负责人,党政办、纪委机关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进行交流讨论。 (供稿:研究生院 撰稿:冯佳慧 审核:常安)

学生工作

我校参加“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新时代陕西省立德树人工作指南》工作部署,7月13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出席并参加推进工作专题会。 本次活动以“走进革命圣地 传承红色基因 感悟思想伟力 勇担强国使命”为主题,旨在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通过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和立德树人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活动通过庄重热烈的仪式教育和沉浸式文化体验,鼓舞精神、提高实效、扩大教育影响力,激发青年学子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凝聚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青春力量。 我校由民商法学院组建的“探源红色革命文物密码,寻访延安精神烽火足迹”——“延安行”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3日正式启程,17名师生满怀热忱,从西安出发途径照金、洛川、甘泉,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启为期六天五夜,共计930公里行程,覆盖19个革命遗址纪念馆的红色精神溯源之旅。 学校将以此次“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延安行”活动为契机,弘扬传承延安精神的情感基础和先天优势,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和践行延安精神,不断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吴亢 审核:燕福民)

校园通讯

我校举办“包饺子 送骄子”毕业季暖心活动

7月2日,我校在长安、雁塔两个校区举办“情满西法大 未来皆可期——包饺子 送骄子”活动。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副校长赵全宇、校党委委员宋白与部分教职工齐聚一堂,共同为2025届毕业生送上母校的深情祝福与暖心告别。 师生同乐包饺子,温情满满送祝福 活动现场,校领导与老师们一起动手为毕业生包饺子,一盘盘饱含深情的饺子,承载着母校对毕业生的殷切嘱托与美好祝愿。毕业生们凭专属“骄子券”免费领取暖心饺子,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更感受到来自母校的温暖关怀。 与学子共餐话别,祝福伴青春远航 在长安校区与雁塔校区,老师们与毕业生围坐餐桌,在热气腾腾的饺子香中共话离别情、共寄新期许。老师们勉励同学们牢记“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勇担使命,为祖国富强贡献西法大力量;祝愿学子们带着对未来的期待,踏实走好每一步,平安喜乐,前程似锦。 留言墙写下青春印记,时光笔绘未来星辰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留言墙,毕业生们纷纷写下毕业心愿和对母校的祝福。“西北政法大学我的青春4年”“和西法大一起越来越好”“愿我们再次在光明的地方相见”等真挚话语贴满墙面,纸短情长,道不尽对母校的眷恋和祝福,写不完对未来之憧憬与豪情。 一盘饺子,一份心意;一句祝福,一生牵挂。毕业不是终点,当毕业季的骊歌渐渐远去,愿2025届西法大学子们带着母校的祝福奔赴山海! 本次活动由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学工部(学生处)、研工部和后勤保障处联办。 (供稿:后勤保障处 撰稿:李振林 审核:陈建宁)

服务社会

我校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举行“检校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精神,以高质效检校合作助力检察工作和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6月20日,我校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在京举行了检校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我校副校长马朝琦,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钟达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建辉等双方代表出席活动。签约仪式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建辉主持。 马朝琦高度赞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始终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服务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职责使命的长期坚守,针对希望双方依托共建基地,推动检校合作向规范化、系统化纵深发展,提出了三项展望。一是推动资源共享,打通学校与检察平台一体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学与实践平台相融合,联合组织实习、实训,建成人才培养高地;二是促进优势互动,探索实务导师与教学科研骨干协同机制,共同开展学术研讨、科研攻关与实务探索,双向提高检察学研究质效,建成理论研究高地;三是聚力协同攻关,聚焦前沿领域联合研究,共同探索推动涉外刑事检察电子数据库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出一批理论实践结合优质成果,探索实施建成检校合作品牌。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钟达先在致辞时表示,学校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开展检校共建是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检察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在检校共建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应探索实现以下四项目标:一是健全双向交流机制,打造互聘共育新范式,推动“实务殿堂”与“学术高地”的深度碰撞。二是创新联合培养体系,共建核心教学资源库。三是强化学科体系建设,提升检察学术影响力。四是深化理论研究合作,围绕涉外检察、公益诉讼等领域开展课题合作,贯通教研用全链条,打通理论与实务“双向通道”。 活动中,双方围绕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履职实务、教育培训等方面展开了深度交流。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二分院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在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公益诉讼检察、信调宣案以及机关团委青年工作等领域的经验与成果与从检感悟。我校刑事法学院院长冯卫国,证券金融犯罪研究院院长冉巨火,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汪鹏分别介绍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实力、师资队伍建设及近来的社会服务成效。双方共同签署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与西北政法大学合作协议书》,并隆重为检校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揭牌。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汪鹏 审核:孙学龙)

荣誉表彰

陕西省司法厅专函感谢我校助力第七届香港法律服务论坛

日前,我校收到陕西省司法厅发来的感谢信,高度评价我校为第七届香港法律服务论坛成功举办做出的积极贡献,并致以诚挚谢意。信中特别肯定了我校在签约对接、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赞扬工作人员展现了担当作为与无私奉献精神,为论坛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陕港两地法律服务交流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 第七届香港法律服务论坛于5月27日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我校与香港城市大学签署《关于加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合作协议框架》《法学精英项目合作协议》和《学生交换计划协议书》,并选派多名研究生参与论坛进行志愿服务。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撰稿:王梦琳 审核:陈梦琦)

交流合作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主题教育调研指导组一行来我校交流座谈

7月10日上午,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调研指导座谈会在我校长安校区顺利召开。会前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与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赵敏娟进行会面交谈。赵敏娟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社省委副秘书长、一级调研员徐炳运,社省委参政议政部干部宁光磊,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社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主委王鹏飞主持。 赵敏娟对支社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她强调,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参政党强化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要立足实际,多措并举,确保主题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一要紧扣学习根本,筑牢思想根基,持续强化纪律规矩意识;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警示教育,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履职实效;三要细化落实举措,将主题教育与参政议政、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工作深度融合,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听取了我校九三支社开展主题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各位社员围绕主题教育进行深入座谈交流。 此次调研指导为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深化主题教育、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供稿:党委统战部 撰稿:王鹏飞 审核:马玲)

校园文化

我校举办“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师生书画作品展

7月1日,“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师生书画作品展在校务楼一楼大厅举办。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参加活动。 本次书画作品展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校工会、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主办,艺术中心美术工作坊承办。活动作品汇集了校工会教师代表作品、校团委校园艺术节优秀作品、繁星·计划学生国画班作品以及美术工作坊学生作品。作品以书言志、以画寄情,深情讴歌党的光辉历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术工作坊参与活动的戴佳怡同学表示:“我一直在美术工作坊系统地学习中国画,延续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完成这幅国画作品时,我以牡丹喻繁荣,以蝴蝶表祥瑞,用笔墨勾勒对党和祖国的深情。此次参展是一次美育实践成果的展示,更激励着我作为西法大学子用画笔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书画作品展不仅是我校师生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情献礼,更是一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生动实践,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抒发爱党情怀、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刘珏 审核:刘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