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24届硕士毕业生刘德琳入选2025年陕西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他先后走进西安工程大学、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讲述自身扎根基层、勇于创业的奋斗历程,激励着更多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刘德琳在本科学习阶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休学创立陕西呦呦鹿鸣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后续本科及硕士在读期间,他兼顾学业与企业经营,深耕“文化 + 科技”创新模式,致力于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打造数字化文创产品。历经9年发展,公司累计打造1300多种文创产品,拥有9800余项知识产权,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他以 “永为少年”的信念,用青春实践诠释了“以文创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创业初心。 2025年陕西高校毕业生西部基层就业创业政策宣讲暨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西北大学举办,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海波出席会议并为刘德琳等15名报告团成员颁发“2025年陕西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聘书。这不仅是对报告团成员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广大青年学子的一次深刻教育和多元激励。 学校将以刘德琳等报告团成员的先进事迹为引领,鼓励广大优秀学子勇敢追逐梦想、在奋斗中服务社会,在奉献中创造美好人生!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强化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聚焦生涯规划、突出精准指导,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动态,引领学生在职业探索中明晰方向,助力学生积极开拓多元就业渠道,灵活应对就业环境新变化,以朝气蓬勃之姿融入就业创业浪潮,以青春实干之态,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谱新章。 (供稿:招生就业处 撰稿:薛倩 审核:孙静)
2025-06-09为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回应新时代法治需求,6月7日,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青年论坛2025年度研讨会在我校长安校区顺利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主办,北京大学法学院、我校刑事法学院承办,以“当前刑事诉讼法学重大理论问题”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司法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与获奖论文代表近百人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马朝琦主持。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敬大力强调,本次论坛旨在发挥刑事诉讼法学青年学者的思维敏捷、勇立潮头的优势,聚焦新时代刑事诉讼法制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实现刑事诉讼法与国情相适应、与社会相对接、与时代相呼应。 我校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范九利表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青年论坛为刑事诉讼法学领域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北政法大学未来将进一步培养高层次法治人才,拓宽培养领域,加强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为推进中国法治现代化贡献卓越力量。 与会专家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青年论坛2025年度研讨会“当前刑事诉讼法学重大理论问题”征文的部分获奖代表颁奖 主题发言阶段,专家学者们就刑事诉讼基本范畴、刑事诉讼基本理论的探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理论问题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在闭幕式上,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陈瑞华强调了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呼吁学界关注前沿法律问题,以理论支撑立法与司法实践,推动刑事诉讼法学多元化发展。 本次会议聚焦刑事诉讼法学的重大理论问题,深入研讨,为破解实践难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持,必将引领青年学者勇毅前行,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持续繁荣贡献力量。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刘雨鑫 审核:孙学龙)
2025-06-09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重要论述,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主持人面临的挑战与变革,助力青年学子创新表达方式,勇担时代使命,6月6日晚,第二十四届西北政法大学主持人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我校长安校区满天星报告厅举办。 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和参赛选手指导老师观摩大赛,新闻传播学院党政领导及师生代表观看大赛。 本次大赛的评委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西安广播电视台(集团)副台长、播音指导、二级教授严一宁,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新闻中心副主任许革武,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主持人、陕西省政协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新闻中心主播部主任申虹,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大民,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秘书长马妤担任。 本届大赛由教务处、党委学工部、校团委和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联合承办。大赛自五月份启动以来,吸引了多所省内高校的百余位学子们踊跃参加。经过初赛的锋芒初试、复赛的激烈角逐,最终10名选手成功入围决赛。 经过即兴评述和情景演绎两个环节激烈角逐,我校张沥文获得一等奖,陕西师范大学董雨萱、西安外国语大学张露心获得二等奖,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米尔则耶·木沙江、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任舒畅、我校常瑞峰获得三等奖,西安体育学院李亦凡、我校周楚杰、西安体育学院刘泊延、西安体育学院张瑞洋获得优秀奖。获奖选手的指导教师同时获颁优秀指导教师奖。 西北政法大学主持人大赛始办于2001年,是我校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最具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之一,经过24年的成长积累已经成为陕西高校热爱主持的学子每年一度的盛会。本届大赛紧扣人工智能主题,深度探讨主持艺术的独有价值和意义,让选手们在参与中锚定个人存在价值,坚定职业信念,为探寻行业发展路径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崔梁凡 审核:刘渊)
2025-06-08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有效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营造“人人皆育人之人,时时皆育人之机,处处皆育人之地”的育人环境氛围,6月6日中午,校党委学工部(学生处)联合民商法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书记午餐会”活动。校党委书记赵万东与学生代表围坐一堂,共进午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入交流,倾听学生心声,共话成长发展,搭建起师生沟通的“连心桥”。 午餐会上,学生们积极踊跃发言,结合自身学习生活经历,分享了在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方面的成长与收获。并围绕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质量提升、校园设施完善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赵万东对同学们积极关注学校发展、主动参与学校治理的热情和担当表示了感谢,他指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支持与参与,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合理诉求和建设性意见,学校将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研究加以解决,切实为同学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赵万东围绕理想信念、学业规划、成长成才等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他鼓励同学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积极适应科技革命与技术变革带来的新变化,展现青年学生的觉醒与担当;要珍惜大学时光,以学习为首要任务,勤奋刻苦,努力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要勇于创新实践,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科研、社会实践、专业学习、文艺体育和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本领,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政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民商法学院负责人参加活动。 (供稿: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撰稿:民商法学院 雷喆审核:杨明)
2025-06-06为深入学习贯彻中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6月5日,我校在长安校区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召开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与招生就业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全体人员参会。招生就业处处长孙静主持会议。 孙静通报就业进展情况,对当前各学院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肯定,并围绕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力确保2025届毕业生就业大局稳定,提出工作举措。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力做好攻坚期各项工作,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二是强化任务落实,彰显责任担当。要强化工作统筹,认真落实学校加强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意见、实施办法、实施方案,层层夯实工作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三是树立冲刺决心,全力攻坚克难。要树立冲刺意识,抢抓关键期,加大就业渠道拓展,加强政策宣讲,优化服务流程,实施多维度就业指导帮扶,确保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 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铁坤带领与会人员共同学习了中省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就业重点任务。 各学院围绕抢抓就业工作冲刺期、关键期、攻坚期难点重点工作及任务举措一一交流发言。 学校将进一步优化就业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深度挖掘岗位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多管齐下、协同发力,全力为2025 届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提供坚实保障。 (供稿:招生就业处 撰稿:薛倩 审核:孙静)
2025-06-066月5日,学校召开第四批校内挂职青年教师座谈交流会,校党委书记赵万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赵万东指出,开展青年教师校内挂职锻炼是学校党委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方式,也是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他强调,挂职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挂职工作的重要意义,珍惜挂职锻炼机会,切实增强做好挂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坚持实践磨炼,注重知行合一,在挂职工作中深入了解学校管理工作,全方位提升本领能力;要强化责任担当,善于创新思考,勇于攻坚克难,增强纪律规矩意识,树立清正廉洁良好形象。相关单位要抓好教育培养,加强联系沟通和关心关爱,切实为青年教师全面成长创造机会、提供保障。 会后,党委组织部召开集体宣布会,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对挂职青年教师提出工作要求,党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宣读挂职决定,接收单位代表、派出单位代表和挂职教师代表分别表态发言,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负责人和挂职青年教师参加。 (供稿:组织部 撰稿:赵昶 审核:李君)
2025-06-066月5日,我校与甘肃政法大学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并座谈交流。校长范九利、甘肃政法大学校长郑高键出席仪式,副校长孙昊亮主持签约仪式。 范九利对郑高键一行表示欢迎,他指出,两校签订并积极落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校际交流,促进两校高质量共同发展的有效实践。两校要持续深化交流沟通合作,扎实落实合作协议各项内容,互学互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特别是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郑高键对我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给予高度评价,并感谢我校对甘肃政法大学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希望双方通过务实举措深度合作,加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探索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会上,双方参会人员围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甘肃政法大学教务处、研究生工作处负责人,我校人事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研究生院、校团委、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科研处、后勤保障处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席捷 审核:高翔)
2025-06-05近日,学校党委统战部收到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的感谢信,分别对我校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董青梅副教授和刑事法学院王鹏飞副教授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予以表扬。 董青梅副教授撰写的《关于加强医疗人工智能法律规制的建议》《关于加强个性化推荐服务伦理与法律规制的建议》两篇成果被九三学社中央采用;《关于陕西省借鉴浙鲁经验构建高校服务地方创新共同体的建议》被省政协办公厅采纳。王鹏飞副教授撰写的《关于疑似或确定遭受监护人侵害的未成年人临时监护机制构建的建议》同时被九三学社中央和省政协办公厅采用。 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社员在学校支持下切实履行职责,发挥专业优势,为服务我省和全国改革发展大局进诤言、谋良策,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供稿:统战部 撰稿:刘贝贝 审核:马玲)
2025-06-056月4日,校党委2025年第一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在长安校区召开。校党委书记、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万东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传达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文件及十四届省纪委四次全会报告精神,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宣布2025年第一轮巡察授权任职及任务分工决定。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主持会议。 赵万东指出,巡视巡察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巡察工作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落实“两个维护”、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通过深化政治巡察,督促二级党组织强化政策执行力、提升作风能力、促进工作落实,凝心聚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赵万东强调,要精准把握巡察监督方向,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新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始终把发现问题作为巡察的主要任务,把推动解决问题作为巡察工作的落脚点。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情况、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情况,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政治监督,以强有力的巡察监督抓作风、强教风、优学风,主动思考、迎变求变,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前瞻性,谋实谋细各项工作,以实干担当推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取得新突破! 校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党委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参加本轮巡察的全体干部参加会议。根据学校党委工作部署,2025年第一轮巡察设立2个巡察组,对经济学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外国语学院4个单位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 (供稿:巡察办 撰稿:席捷 审核:高翔)
2025-06-056月3日下午,我校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推进会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副校长马朝琦主持。 范九利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要强化认识、高度重视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探索学术前沿、彰显学科特色、释放研究专长、夯实团队建设、聚合科研资源,有效提升有组织科研能力和实力。 范九利为校国家级重大科研培育项目负责人及团队代表颁发立项证书 马朝琦对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申报工作作重点部署,要求科研处与各学院要将有组织科研深度融入项目申报全流程,主动、高效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 孙昊亮与张爱军教授、王静教授、陈京春教授、吕江教授等国家级重大科研培育项目负责人及团队代表,围绕项目选题、研究计划、主要进展等方面进行交流发言。付玉明教授、曹燕教授、彭瑞花教授等拟申报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负责人代表,汇报了项目申报的准备情况。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代表、民商法学院副院长百晓峰教授,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副院长张光教授,分享了项目申报的组织和保障经验。科研处副处长尚海洋通报了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的申报情况。 各教学科研单位院长、科研副院长,学校国家级重大科研培育项目负责人及团队代表,各教学科研单位拟申报2025年度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团队负责人与科研骨干代表,科研处全体工作人员等50余人参加会议。 (供稿:科研处 撰稿:陈卓 审核:尚海洋)
2025-06-057月8日,学校召开警示教育会,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进一步引导全校党员干部提高拒腐防变免疫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驰而不息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校党委书记赵万东主持并讲话,全体校领导、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及副处级以上干部参会。 赵万东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通报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典型案例,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铁规矩 硬杠杠》。 会议指出,典型案例是最好的“活教材”“清醒剂”,全校党员干部要自觉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深刻汲取反面典型案例教训,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涵养清正廉洁、求真务实新风正气,确保以更严标准筑牢作风建设坚固防线。 会议强调,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压紧压实党委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纪委监督专责、领导班子“一岗双责”,推动作风建设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机制进一步夯实。要持续巩固好、拓展好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推进加重基层负担、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集中整治,确保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实事求是、立行立改。要坚持把学习教育同深化2025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及学校重点工作相结合,一体推进纠治作风顽疾。要持续强化纪律刚性约束,砥砺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的作风能力,为谱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供稿:纪委机关 撰稿:王恩 审核:康鹏)
在全国上下即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7月12日,陕西省社科界第十九届(2025)长安学术年会分场——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我校共同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法律史学会革命根据地法律史研究专业委员会承办。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级巡视员李燕军,我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承办方领导出席会议,我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驰主持开幕式。 张军政代表学校致辞,他系统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师资力量及办学特色,以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加强与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汇聚不同学科的力量,开展多学科交流和对话,持续深化对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研究。 李燕军在致辞中表示,深入研究和传承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传承和弘扬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上,延安大学原副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李之钦之子、山东大学法学院李道刚教授向我校捐赠李之钦先生手稿和部分藏书,我校图书馆馆长张宏斌代表学校接受捐赠。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大学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梁星亮教授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捐赠图书,刘驰代表学院接受捐赠。 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执行会长、西安邮电大学袁武振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革命根据地法律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我校马成教授,李道刚教授作主旨发言。 会议设两个分论坛,30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交流发言。通过本次会议,更好地挖掘和利用了陕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深化了对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研究,对传承和弘扬红色法治文化、服务国家和地方法治建设、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来自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30余所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实务部门以及我校师生代表80余人参加会议。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韩筱煜 审核:刘驰)
6月29日,第四届长安经济法青年博士论坛暨“经邦济世”青年学术奖学金颁奖典礼在西安举办。本次论坛由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法律科学》编辑部,以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承办。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倪楠主持。 论坛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薛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带头人韩利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学科带头人曹燕主持。经组委会多次评审,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16位博士从180位博士中脱颖而出并在论坛现场进行论文汇报分享。 论坛邀请《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卫玲,《法律科学》副主编马治选、兼职副主编孙尚鸿、肖新喜,《西安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主任任红梅,《法学教育研究》副主编余涛,《法学评论》编辑李安安,《人文杂志》编审牛泽东,《法律科学》兼职编辑鲁甜、赵菁等10位核心期刊编辑作为评审嘉宾进行现场打分、点评。 论坛期间,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青年教师赵菁、车东昇分别介绍了“梁肇汉杯”优秀论文奖学金、“徐健杯”长安优秀法学作品奖评选情况,并邀请学院教授强力,“徐健杯”长安优秀法学作品奖出资人、北京金德律师事务所主任徐钢等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撰稿:魏静 审核:倪楠)
6月7日下午,学校在雁塔校区召开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专项工作会,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副校长常安主持。 范九利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紧扣新时代学位点建设要求,加快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学科博士培养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学科方向凝练、培养方案优化、导师队伍建设等环节,切实增强我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影响力。要以科研创新驱动学科发展,整合资源激发活力。要建立跨院校、跨领域合作机制,尤其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要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打造适应全球治理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储备,为法治教育强国与国家高端人才战略输送优质力量。要统一行动、协同落实,积极主动作为,以务实举措推进博士点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效。 研究生院副院长赵彩如汇报项目博士导学关系调研情况,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洋汇报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黄远江汇报“一带一路”高端法律人才博士项目工作方案。 各专业(方向)负责人,党政办、纪委机关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进行交流讨论。 (供稿:研究生院 撰稿:冯佳慧 审核:常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新时代陕西省立德树人工作指南》工作部署,7月13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出席并参加推进工作专题会。 本次活动以“走进革命圣地 传承红色基因 感悟思想伟力 勇担强国使命”为主题,旨在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通过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和立德树人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活动通过庄重热烈的仪式教育和沉浸式文化体验,鼓舞精神、提高实效、扩大教育影响力,激发青年学子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凝聚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青春力量。 我校由民商法学院组建的“探源红色革命文物密码,寻访延安精神烽火足迹”——“延安行”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3日正式启程,17名师生满怀热忱,从西安出发途径照金、洛川、甘泉,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启为期六天五夜,共计930公里行程,覆盖19个革命遗址纪念馆的红色精神溯源之旅。 学校将以此次“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延安行”活动为契机,弘扬传承延安精神的情感基础和先天优势,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和践行延安精神,不断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吴亢 审核:燕福民)
7月2日,我校在长安、雁塔两个校区举办“情满西法大 未来皆可期——包饺子 送骄子”活动。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副校长赵全宇、校党委委员宋白与部分教职工齐聚一堂,共同为2025届毕业生送上母校的深情祝福与暖心告别。 师生同乐包饺子,温情满满送祝福 活动现场,校领导与老师们一起动手为毕业生包饺子,一盘盘饱含深情的饺子,承载着母校对毕业生的殷切嘱托与美好祝愿。毕业生们凭专属“骄子券”免费领取暖心饺子,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更感受到来自母校的温暖关怀。 与学子共餐话别,祝福伴青春远航 在长安校区与雁塔校区,老师们与毕业生围坐餐桌,在热气腾腾的饺子香中共话离别情、共寄新期许。老师们勉励同学们牢记“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勇担使命,为祖国富强贡献西法大力量;祝愿学子们带着对未来的期待,踏实走好每一步,平安喜乐,前程似锦。 留言墙写下青春印记,时光笔绘未来星辰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留言墙,毕业生们纷纷写下毕业心愿和对母校的祝福。“西北政法大学我的青春4年”“和西法大一起越来越好”“愿我们再次在光明的地方相见”等真挚话语贴满墙面,纸短情长,道不尽对母校的眷恋和祝福,写不完对未来之憧憬与豪情。 一盘饺子,一份心意;一句祝福,一生牵挂。毕业不是终点,当毕业季的骊歌渐渐远去,愿2025届西法大学子们带着母校的祝福奔赴山海! 本次活动由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学工部(学生处)、研工部和后勤保障处联办。 (供稿:后勤保障处 撰稿:李振林 审核:陈建宁)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精神,以高质效检校合作助力检察工作和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6月20日,我校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在京举行了检校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我校副校长马朝琦,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钟达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建辉等双方代表出席活动。签约仪式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建辉主持。 马朝琦高度赞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始终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服务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职责使命的长期坚守,针对希望双方依托共建基地,推动检校合作向规范化、系统化纵深发展,提出了三项展望。一是推动资源共享,打通学校与检察平台一体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学与实践平台相融合,联合组织实习、实训,建成人才培养高地;二是促进优势互动,探索实务导师与教学科研骨干协同机制,共同开展学术研讨、科研攻关与实务探索,双向提高检察学研究质效,建成理论研究高地;三是聚力协同攻关,聚焦前沿领域联合研究,共同探索推动涉外刑事检察电子数据库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出一批理论实践结合优质成果,探索实施建成检校合作品牌。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钟达先在致辞时表示,学校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开展检校共建是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检察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在检校共建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应探索实现以下四项目标:一是健全双向交流机制,打造互聘共育新范式,推动“实务殿堂”与“学术高地”的深度碰撞。二是创新联合培养体系,共建核心教学资源库。三是强化学科体系建设,提升检察学术影响力。四是深化理论研究合作,围绕涉外检察、公益诉讼等领域开展课题合作,贯通教研用全链条,打通理论与实务“双向通道”。 活动中,双方围绕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履职实务、教育培训等方面展开了深度交流。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二分院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在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公益诉讼检察、信调宣案以及机关团委青年工作等领域的经验与成果与从检感悟。我校刑事法学院院长冯卫国,证券金融犯罪研究院院长冉巨火,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汪鹏分别介绍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实力、师资队伍建设及近来的社会服务成效。双方共同签署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与西北政法大学合作协议书》,并隆重为检校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揭牌。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汪鹏 审核:孙学龙)
日前,我校收到陕西省司法厅发来的感谢信,高度评价我校为第七届香港法律服务论坛成功举办做出的积极贡献,并致以诚挚谢意。信中特别肯定了我校在签约对接、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赞扬工作人员展现了担当作为与无私奉献精神,为论坛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陕港两地法律服务交流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 第七届香港法律服务论坛于5月27日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我校与香港城市大学签署《关于加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合作协议框架》《法学精英项目合作协议》和《学生交换计划协议书》,并选派多名研究生参与论坛进行志愿服务。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撰稿:王梦琳 审核:陈梦琦)
7月10日上午,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调研指导座谈会在我校长安校区顺利召开。会前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与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赵敏娟进行会面交谈。赵敏娟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社省委副秘书长、一级调研员徐炳运,社省委参政议政部干部宁光磊,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社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主委王鹏飞主持。 赵敏娟对支社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她强调,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参政党强化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要立足实际,多措并举,确保主题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一要紧扣学习根本,筑牢思想根基,持续强化纪律规矩意识;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警示教育,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履职实效;三要细化落实举措,将主题教育与参政议政、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工作深度融合,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听取了我校九三支社开展主题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各位社员围绕主题教育进行深入座谈交流。 此次调研指导为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深化主题教育、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供稿:党委统战部 撰稿:王鹏飞 审核:马玲)
7月1日,“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师生书画作品展在校务楼一楼大厅举办。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参加活动。 本次书画作品展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校工会、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主办,艺术中心美术工作坊承办。活动作品汇集了校工会教师代表作品、校团委校园艺术节优秀作品、繁星·计划学生国画班作品以及美术工作坊学生作品。作品以书言志、以画寄情,深情讴歌党的光辉历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术工作坊参与活动的戴佳怡同学表示:“我一直在美术工作坊系统地学习中国画,延续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完成这幅国画作品时,我以牡丹喻繁荣,以蝴蝶表祥瑞,用笔墨勾勒对党和祖国的深情。此次参展是一次美育实践成果的展示,更激励着我作为西法大学子用画笔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书画作品展不仅是我校师生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情献礼,更是一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生动实践,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抒发爱党情怀、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刘珏 审核:刘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