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我校在雁塔校区举行庆祝“八一”建军节退役军人座谈会。校纪委书记肖道远、副校长漆思出席并讲话,人事处、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主要负责人及我校退役军人代表参会。肖道远分享了自己在部队多年的工作、生活经历,指出部队锻炼了军人的品德与修养,他勉励学校退役军人继续发扬军队的优良作风,以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勇于创新的信心和决心,为学校教学科研贡献力量,在另一个“战场”上报效国家。受宋觉书记和杨宗科校长委托,漆思代表学校向退役军人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与衷心的祝福。他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要完善招才引智措施、畅通交流反馈机制,进一步激发学校退役军人教学科研热情与活力;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研究等有关工作,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强化优势学科、推动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参加座谈会的退役军人代表来自于我校在职和退休的军转干部、退役士兵等,他们均在新的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其中有陕西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标兵”赵金莎,被聘为“新疆网信智库”专家的李锋,投身于扶贫攻坚第一线、担任我校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的孙立江,国家级运动健将、长安青年学术骨干王聃......。代表们在发言中分别回忆了自己在部队的经历、介绍了与西法大的结缘过程,并畅谈了个人感受,表达了对部队培养、学校接收与关爱的感恩与感谢,认为学校为退役军人提供了继续服务国家的舞台和久违的归属感。代表们围绕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双一流”建设等事业发展问题纷纷建言献策,均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踏实的作风、更专业的素养,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强化使命担当,不断创新工作,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全省首批军队转业干部进高校定点培训院校,我校承担了该项目全省近70%的培训任务,并当选为陕西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为进一步凝聚校内外专家学者、形成科研创新合力,为中省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智库支持,学校成立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以有力平台推进军民融合法治建设、退役军人民生保障和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等研究工作,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强化和培育学科发展,促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供稿:人事处、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
2019-07-28为进一步推动商洛市山阳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扎实推进“双百工程”,夯实校地结对帮扶的责任,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共青团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组织6支专项团队赴山阳县,围绕电商扶贫、金融助力、法律援助、“七彩假期”、医疗卫生知识宣传、学习体验等方面,通过扶智扶志扶技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结对帮扶工作,为山阳县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新的动力。经济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与山阳县政府、扶贫局、金融办等相关部门共同就金融扶贫助力召开座谈会,山阳县副县长李振萍出席并讲话。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为金融扶贫出谋划策,并就山阳扶贫小额信贷相关情况进行深入交流。学生社团红十字志愿者协会通过调研山阳医疗政策,了解到脱贫路上基本医疗和义务教育的普遍度的重要性。他们从医疗和教育扶贫着手,进行传染病预防、急救知识宣传、医疗救治、急救器材发放等活动,同时积极协助当地红十字会开展相关的讲座和义诊服务。学生社团法律服务中心的同学们在山阳县城和偏远乡镇进行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他们围绕侵权、婚姻、劳动、合同等多个方面向群众普及基本的法律常识,解答他们遇到的法律问题,在实践中躬身前行,充分发挥学校特色,讲述西法大的故事。商学院社会实践队的师生们则组成山阳县典型村落电商扶贫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对典型村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在近一周的时间里实践队以土地流转、旅游扶贫、电商扶贫为调研主题,深入山阳县中村镇沟口村金耳基地、色河铺镇陆家湾九眼莲基地、月亮洞风景区等地开展座谈调研、问卷调查等活动。山阳县留守儿童众多,由学生社团阳光爱心志愿者协会组成的赴山阳县板岩镇北沟寺村支教队,在这个暑期开展了为期天15的支教活动。他们开展的专题授课、作业辅导、素质拓展、文艺演出、专项调研等系列活动,温情又有力度的搭建起乡村孩子通往外界的桥梁,为他们带去知识和欢乐,也传播的志愿服务的理念,展示我校学生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风采风貌。我校“观城乡新貌,展青春风采”暑期社会调研实践队通过文艺表演、实地调研、政策宣讲等方法,深入到山阳脱贫一线,走进当地生活,以所见所闻促所思所想,以亲力亲为促所行所感,为山阳打好脱贫攻坚战贡献出青春力量。在我校深入推进校地结对帮扶脱贫攻坚工作进程中,校团委按照省委教育工委和团省委相关文件精神,建立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常态化帮扶机制,积极动员学校师生广泛参与,共组织21支社会实践团队,依托学科特色优势,拓宽扶贫工作思路,创新结对帮扶手段,围绕产业扶贫、扶志扶智、消费扶贫等重点任务开展了开展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泛的扶贫攻坚系列实践活动,有效的引领了我校青年学子汇聚青春力量、奉献青春才智、展现青春担当,激励他们明确时代责任,不忘砥砺初心,始终牢记使命,建功新时代新征程,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青年。(供稿:团委)
2019-07-28炎炎夏日,高温酷暑。7月15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平安,副校长张军政,看望慰问了暑期仍然坚守户外工作岗位的保卫、后勤等部门的干部职工,随后又来到我校本科招生录取工作现场,亲切慰问招生一线的工作人员,为他们送去夏日的清凉和学校的关怀。在招生录取现场,校领导详细了解我校今年招生录取工作进展情况,听取了招生就业处处长孙静关于我校今年本科招生录取工作情况的汇报,对招生录取工作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目前进展情况给予充分的肯定。“夏送清凉”是学校工会关爱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李平安代表学校向冒着高温酷暑仍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表示亲切慰问并对他们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将慰问品送到大家手中,并一再叮咛大家酷暑下要注意防暑降温,保重身体。大家纷纷表示对工作更加有信心、有干劲,表示一定全力克服困难,加倍努力工作,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与关怀,要用实际行动为学校建设发展做出贡献。校工会负责同志陪同参加了慰问活动。(供稿:工会)
2019-07-15日前,陕西省教工委公布了陕西省高校第四届心理育人宣传季活动获奖结果,我校报送的反恐怖主义法学院2017级辅导员贺星婵的参赛作品《直面内心学会拒绝》荣获陕西高校第四届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微课展评二等奖。微课作品《直面内心学会拒绝》以观察的视角直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剖析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障碍并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旨在引导大学生既学会接纳,也懂得拒绝。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增强陕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今年3月,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启动了第四届“阳光护航”心理育人宣传季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学工干部认真准备、积极申报,从工作实际出发,着力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展示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亮点和特色。(供稿:反恐法学院)
2019-07-15全省马院建设经验交流会议,于2019年7月15日在雍村饭店举行。来自全省35家高校马院院长和负责马院校领导80人参会。我校李平安副书记书记和马院院长魏奇参加。省委宣传部何军处长介绍《陕西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办法》(试行),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八位马院院长进行大会交流发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程宁博,对我校红色文化传承进行表扬。并认为党委重视是关键三进工作是核心,课程建设是基础,师资队伍是动力。并就推进马院建设提出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二是坚持教学立院,抓好思政课教学建设改革,三是肩负舆论发声,加强意识形态引领,四是坚强学科体系建设做大做强马学科,五是强化马院建设,对标对本全力推进。(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07-15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弘扬“中国梦·劳动美”时代主旋律,激发教职工爱党、爱国热情,展现新时代我校教职工健康文明、昂扬向上新风采,7月8日,由校工会主办、体育部和教职工健身操协会承办的“壮丽70年建功新时代——西北政法大学第二届健排舞大赛”在我校长安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赵健,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平安出席活动并观看了比赛。本次大赛得到了各基层工会的积极响应,共有11个分会组成的6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参赛队中既有各学院、各单位的党政领导干部,也有工作在教学、管理、服务一线的教师和职工。比赛设二个规定曲目,分别为《舞进新时代》、《美丽中国我的家》。经过数月的精心排练,比赛场上激烈的角逐,最终机关分会与联合分会组成的代表队获得一等奖,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分会、经济学院分会、民商法学院分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分会组成的代表队与图书馆分会代表队获得二等奖,经济法学院分会代表队、外国语学院分会代表队、公安学院分会代表队获得三等奖。赛场上,动感的音乐,靓丽的服装,每一支队伍都全力以赴,她们动作整齐划一,舞姿标准有力,有的轻盈灵动,有的热情奔放,不断变化队形,让人目不暇给,动作却又有序不乱,每一次变形都引来场上阵阵赞誉。六个代表队精彩的演出收获了现场热烈的掌声。比赛结束,中国健排舞资深评委王巧玲老师宣布了比赛成绩。赵健、李平安为获奖代表队颁奖。壮丽70周年,奋斗新时代。本次健排舞大赛教职工们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比赛,用优美的舞蹈演绎新时代的华美乐章,向祖国母亲献上深深的祝福,既展现了西法大人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也增强了西法大人脚踏实地、践履笃行,积极投身于建设西法大事业的信心,同时也展现了西法大人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用铿锵步伐逐梦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风采。(供稿:工会 新闻中心 摄影:张小郁)
2019-07-137月3日晚,西北政法大学2019届研究生毕业音乐会在雁塔校区成功举办。校长杨宗科、党委副书记赵健,各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毕业生代表及其亲友200余人参加了音乐会。本场音乐会以“毕业季• 建功立业新时代”为主题,分为三个篇章《青葱》《告别》《追逐》。第一篇章《青葱》。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渔舟唱晚》将全场引入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场景;二胡演奏的《赛马》在群马的嘶鸣声中展开,旋律粗犷奔放。由远到近清脆而富有弹性的跳弓,强弱分明的颤音,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热烈的赛马场面;婉转悠扬的《知否知否》引起了我们关于爱情小小的愁思;唱起来活泼可爱《玛依拉变奏曲》展现了哈萨克民族活泼开朗,豪情奔放的特性,使人们感受到了新疆牧民们的自由欢快的生活。第二篇章《告别》。单簧管独奏的《时间都去哪了》与大家一起重温了过去的岁月;新淡雅,情真意挚,凄美柔婉的《送别》让人沉湎惦恋于惜别的旋律;原作诗朗诵《听你从心,无问西东》希望毕业生们在未来要保持纯真,不忘初心;一首雄浑有力的《多情的土地》,激发了我们对祖国大好山河深情的爱,对养育自己的祖国的感恩,以及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情真意切、情感浓烈。第三篇章《追逐》。熟悉的旋律震动着心灵,“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怀着冷却了的心窝漂远方”,一首《海阔天空》包含着对同学们在逐梦路上的鼓励;离退处教职工为同学们倾情演唱《感恩》,祝愿同学们明天更美好;由研究生合唱团带来的小合唱《茉莉花》旋律优美,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感情细腻,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伴随着愉悦的歌声,首届毕业生专场音乐会落下了帷幕。本场音乐会用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精神饱满的状态,幕后与台前的紧密配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视听的饕餮盛宴。(供稿:研究生院)
2019-07-067月2日下午,“华夏情• 秦韵浓”台湾中学生中华根脉研习营33名师生在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促进协会秘书长路蕙鸿女士的带领下来我校访问交流,陕西省教育厅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张亮陪同访问。我校张军政副校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招生就业处等部门负责人与台湾师生就我校特色学科专业、台湾免试生招生政策等相关问题进行座谈交流。座谈结束后,台湾师生观看了2018年我校主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法律文化节”视频,并参访了张汤墓遗址纪念馆。(供稿:港澳台事务办)
2019-07-05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推进全校图书文献工作再上新台阶,助力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7月4日下午,我校在长安校区图书馆召开第三届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副校长王健出席会议,会议由图书馆副馆长张红利主持。图书馆馆长张宏斌从馆藏、馆舍、馆员三个方面汇报了近两年来图书馆的工作情况,指出目前发展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思路。他还宣读了第三届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本届图工委主任委员由王健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张宏斌担任,委员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教师及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代表组成。委员会的组成兼顾了学术专业性和广泛代表性,有助于提高图书馆工作效能。副馆长崔红雁向与会委员解读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章程》,并对图工委下设两个工作组分别作以说明。与会委员就文献资源建设进行了深入讨论,对改善长安校区图书馆馆舍环境、多渠道鼓励学生入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王健在讲话中指出图工委是全校图书馆工作咨询和协调的最高机构,希望委员能够提高工作站位,充分看到图书馆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校图工委工作机制及委员职责,对准确定位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全面提高文献建设质量,深化学科服务,增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供稿:图书馆)
2019-07-05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全力唱响“全民全运、全运惠民”主题,加快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7月2日上午,由西安市体育局主办、雁塔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承办、西安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协办的“舞动长安”2019年西安市全民健身技能大赛雁塔赛区比赛在青龙寺广场隆重举行,我校教职工健排舞队参加了比赛并获一等奖。本次赛事经过前期的宣传推广和层层选拔,共有全区34个表演队伍近千人参加了比赛。比赛现场,我校参赛教师们身着统一整齐的服装,以激情昂扬的风貌、整齐规范的动作和富有创意的队形编排展现了舞曲“舞进新时代”,优美的舞姿与的悠扬的旋律交相呼应,广受现场评委观众的好评,充分展示出我校广大职工建功立业新时代的风采以及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大学生记者团 李纯博)
2019-07-05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深入了解教师思想工作实际,进一步强化教师使命感与荣誉感。9月10日,经济学院在长安校区天平楼关天会议室召开教师节座谈会。校长范九利出席,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学院班子成员及中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会议,院长王胜利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范九利向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和美好祝福,希望大家深刻体悟新时代赋予教师队伍的神圣使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强调经济学院要进一步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三进”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教师团队力量,加强有组织科研,激发科研活力,推动科研发展取得新成果。 学院党委书记王森在发言中表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经济学院教师薪火相传,坚守育人岗位,培育了大量经世济民之才,感谢广大教师为经济学院的建设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座谈会上,新老教师共聚一堂,敞开心扉,既倾囊相授教书育人的匠心之道,也碰撞激荡科研探索的知识火花。新进青年教师们畅谈初来乍到的真切体会,言语间满怀投身学院建设的赤诚与期许,更彰显笃行致远、淬炼成钢的信心与决心。 此次座谈会,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提升了教师的职业感、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了大家投身教育事业、助力学院发展的热情与动力,更是一次思想碰撞、智慧汇聚与力量凝聚,为学院未来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供稿:经济学院 撰稿:杜佳 审核:王胜利)
9月10日,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校长范九利在长安校区走访检查课堂教学情况。 范九利在长安校区天平楼可视化中心了解各教学单位实时教学情况和学生出勤率,深入教室听课,对任课教师备课充分、授课认真,学生精神饱满、出勤良好表示充分肯定,并向授课教师送上节日祝福,鼓励教师加强师生互动,激发课堂活力,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积极打造受学生欢迎的“金课”。 范九利强调,要深刻认识课堂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要持续提升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要在深化理论研究、创新教学方式、紧密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他鼓励同学们要以教材为本,将理论知识学深悟透,做到学以致用,努力用过硬的专业本领和扎实的政治素养投身青春报国事业。 学校将定期组织教学秩序检查及教学观摩活动,形成校领导听课检查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新提升。党政办、教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走访检查。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席捷 审核:蒋国纲)
为积极响应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精准对接新时代学生国际化发展多元需求,我校顺利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2025年暑期项目,近70名学生以线下访学或线上研习的模式开展项目学习。目前,各项研习任务已圆满完成。 参加线下访学的学生前往法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多所知名院校,围绕“语言技能培训与提升”和“学科专业课程学习”两大核心方向,参与“商务沟通英语”“法学与公共政策”“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市场营销与传媒”“国际组织实习计划”等主题研修。通过沉浸式课堂、跨文化研讨和多平台实践的学习体验,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与专业竞争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同期,我校举办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PBL暑期在线课程,由来自伦敦大学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教授与专家以“录播+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开设26门课程,内容涵盖人工智能伦理与法律治理、金融市场与法律监管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同学们在与海内外顶尖学者的思维碰撞中,既夯实了“法律+前沿领域”的复合型知识储备,也锤炼了跨文化学术沟通与全球问题分析能力。 近年来,我校始终将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国际建设重要发展方向,积极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拓展与世界顶尖院校、机构的高水平合作网络,启动“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打造覆盖短期访学、学期交换、双学位联合培养、国际组织实习、跨学科在线课程等多维度、多元化项目矩阵,为学生铺设从校园走向世界舞台的成长阶梯,助力其在全球法治视野中锤炼专业本领、涵养国际担当,逐步成长为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全球治理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撰稿:梁茵 审核:陈梦琦)
6月7日下午,学校在雁塔校区召开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专项工作会,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副校长常安主持。 范九利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紧扣新时代学位点建设要求,加快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学科博士培养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学科方向凝练、培养方案优化、导师队伍建设等环节,切实增强我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影响力。要以科研创新驱动学科发展,整合资源激发活力。要建立跨院校、跨领域合作机制,尤其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要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打造适应全球治理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储备,为法治教育强国与国家高端人才战略输送优质力量。要统一行动、协同落实,积极主动作为,以务实举措推进博士点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效。 研究生院副院长赵彩如汇报项目博士导学关系调研情况,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洋汇报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黄远江汇报“一带一路”高端法律人才博士项目工作方案。 各专业(方向)负责人,党政办、纪委机关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进行交流讨论。 (供稿:研究生院 撰稿:冯佳慧 审核:常安)
9月5日下午,我校举行2025级新生军训干部动员暨教官欢迎会。校党委副书记、军训旅政委郭武军,陆军边海防学院带队干部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军训旅副政委孙昊亮主持。 郭武军为军训旅各团授旗并作军训动员讲话。他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开展新生军训工作是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形式。他强调,全体参训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深刻认识军训育人时代意义;坚持铸魂育人,融通思政教育,全面提升军训综合育人实效;强化协同联动,压实部门责任,全力保障军训规范有序开展;科学组训施训,突出严爱相济,筑牢军训安全与质量双基础,以九三阅兵展现的强国强军风貌为引领,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共同完成好本次军训任务。 孙昊亮在主持中表示,新生军训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全民国防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纪律意识的关键环节。全体参训干部要以高度热情和务实作风,全心投入、密切配合,协同上好爱国主义教育大课。 2025级军训旅副旅长、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学生处)部长杨明宣读《西北政法大学2025级学生军训工作组织实施方案》。 旅部领导为全体参训干部及承训教官颁发军训旅命令 军训旅一团团长、陆军边海防学院伏效宇,二团政委、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侯颖怡,三团指导员、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2025级辅导员周磊磊分别作表态发言 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学生处)、校团委、保卫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负责人,军训旅全体参训干部、陆军边海防学院全体承训官兵、军训记者团参加会议。 (供稿:党委学工部(武装部、学生处) 撰稿:李伟弟 审核:杨明)
7月16日,省委统战部在西安举办第十期“同心聚·半月谈”座谈会暨“秦知园”读书沙龙。我校无党派人士、副校长常安应邀参加。 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读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及无党派人士工作的重要论述摘编。 常安作为省级无党派代表人士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他表示,作为无党派人士,要坚持以党为师、不忘合作初心,立足本职岗位,深耕专业领域,坚定不移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者、推动者、维护者;要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专业优势,参与社会服务,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彰显无党派人士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建设和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供稿:党委统战部 撰稿:刘贝贝 审核:马玲)
7月17日,由我校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中心、上海大学法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家联合会、新疆哈密市律师协会和我校新疆校友会主办,上海市海华永泰(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单位支持承办的“2025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专题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召开。我校校长范九利,哈密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局长谭湘,哈密市司法局党组书记洪燕出席论坛并致辞。我校校友总会副会长、上海海华永泰(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张伟民主持论坛。 范九利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特别是《能源法》的颁布施行为我们开展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研究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此次活动主办方之一,我校法学学科底蕴深厚、拥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形成了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与区域发展的研究特色。举办本次专题研讨会,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的务实举措,也是集思广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学术盛会。期望以此为契机,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协同发力,持续优化多方共建、共谋发展的合作新机制,打造具有全国辨识度、影响力的能源安全与法律保障研究高地。 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我校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院长舒洪水教授,上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邓云成,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强力教授,立信税务师事务所(天津)有限公司张楠,我校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陕西省能源法研究会副会长吕江教授等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法律实务人士分别以《强化新疆在国家能源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完善新疆能源安全法治保障体系》《陆海碳索:陆海统筹视野下的能源安全——碳排放双向治理》《能源企业融资法律若干问题》《能源集团企业常见积血风险》《能源法的守正与创新》》等为主题作发言,围绕能源安全法治保障、能源企业发展与风险防范等方面,多视角、多层次进行了会议研讨和交流。 我校党政办、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科研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等领域的代表参加论坛。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吕江 审核:李立)
近日,陕西省学生联合会公布了2024-2025学年度“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评审结果,我校研究生会 《2024年西法大“导学杯”校园提案创意大赛》项目获评“优秀”等次。 “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由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举办,旨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纵深推进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在全省范围内树立“我为同学做实事”优质示范典型。 该项目自启动以来,校研究生会聚焦“导学思政”教育引领作用的发挥,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关注研究生所思所想,引导在校研究生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学校建设发展,共创美好和谐校园。共收到涵盖“党建引领”“导学思政”“教学培养”“校园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等方面提案作品百余件,充分调动研究生对学校建设发展建言献策的热情。 据悉,本次交流展示活动共设置校、院学生组织两个组别,涉及思想引领、学业帮扶、就业创业、校园治理、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10多个主题,共征集到来自全省47所高校的110个服务项目。经评委评审、答辩路演等环节,最终产生98个优质示范项目。 (来源:党委研工部 撰稿:高炜 审核:宋白)
9月14日至15日,校党委书记赵万东带队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调研,并就进一步推进校地合作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司法局、博乐市委统战部等单位进行座谈交流。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马朝琦参加调研。 15日上午,赵万东一行来到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司法局调研交流,并与州司法局签署博州法治建设框架合作协议。赵万东表示,近年来,学校与新疆各地市州加强合作交流,特别是在法治政府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希望双方能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完善交流机制,共建平台、共享资源,在法治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干部培训交流等领域探索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助力博州打造法治建设的样板。博州司法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何钢对学校的到访表示诚挚欢迎,感谢西北政法大学的专业力量为博州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并通报了博州法治建设工作情况。 15日下午,赵万东一行来到博乐市委统战部进行座谈交流。双方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交流研讨,并围绕共同建好博乐市民族团结进步研究中心、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强化人才培养与干部交流、推动教育培训与学术合作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 期间,赵万东一行前往博乐市综治中心走访调研。 党政办公室、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专家陪同调研。 (供稿:党政办 撰稿:祝越 审核:蒋国纲)
7月1日,“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师生书画作品展在校务楼一楼大厅举办。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参加活动。 本次书画作品展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校工会、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主办,艺术中心美术工作坊承办。活动作品汇集了校工会教师代表作品、校团委校园艺术节优秀作品、繁星·计划学生国画班作品以及美术工作坊学生作品。作品以书言志、以画寄情,深情讴歌党的光辉历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术工作坊参与活动的戴佳怡同学表示:“我一直在美术工作坊系统地学习中国画,延续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完成这幅国画作品时,我以牡丹喻繁荣,以蝴蝶表祥瑞,用笔墨勾勒对党和祖国的深情。此次参展是一次美育实践成果的展示,更激励着我作为西法大学子用画笔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书画作品展不仅是我校师生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情献礼,更是一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生动实践,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抒发爱党情怀、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刘珏 审核:刘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