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的精神,2018年11月24日至25日,来自我校和湖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十三所联盟高校,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和互联网协会法治委员会及京东、美团、滴滴出行、阿里巴巴等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专家教授、联盟成员单位的领导和学科负责人齐聚北京邮电大学,共同举办第四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联盟”年会。会议围绕着推动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加强各方合作等进行了充分交流,就探索人才培养机制,拓展校际、校企合作,共同推进专业建设等议题达成高度共识。开幕式上,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我校商学院院长张荣刚教授代表联盟致辞。他指出,2015年6月,北京邮电大学、湖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等四所高校在西安签署《长安宣言》,宣告成立了“全国高校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联盟”。创办至今,联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在《电子商务法》颁布并即将实施之际,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政产学研协同推进,促进各方深度合作,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培养专业人才,支持区域经济,服务国家战略。全国联盟秘书长、我校商务安全研究所所长王卫东在圆桌座谈环节就《电子商务法》对行业的影响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在闭幕式做工作发言并部署联盟下年度的主要工作。在论坛环节,来自全国十三所高校的代表围绕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合作、教材编写等要点从不同视度进行研讨。张荣刚教授做了“基于神经经济学实验的电商品牌信任-融资风险偏好研究”的主题报告。我校电子商务系教师于菊珍演讲的题目是“大数据时代少数民族地区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专家们的讲解各有侧重、精彩纷呈。(供稿:商学院)
2018-11-2711月24日,陕西省法学会刑事学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在我校长安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副会长杨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本次年会由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主办,我校刑事法学院、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承办,来自陕西刑事法理论界与实务界的22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我校刑法学科、刑事诉讼法学科的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年会。杨建军在致辞中指出,刑事法研究会为陕西各法学领域输送了宝贵的人才,其社会价值应当予以充分肯定,并对研究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战略;有意识地增强研究会的凝聚力,将研究会建设成为服务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刑事法研究的重镇,打造陕西学术研究品牌;改进研究会的管理制度,推动学术研究常态化,团结人才、发现人才,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平台和条件。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研究会会长王政勋教授向全体理事做了2018年工作报告。报告中,王政勋总结了2017至2018年度刑事法研究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践推进、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做的社会贡献,并对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作出了部署。2019年,研究会具体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加强理论研究与学习;(2)进一步加大刑事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的结合力度;(3)在信息化建设、调查研究等方面加强刑事法学研究会的自身建设。杜发全教授主持了换届的表决环节,经举手表决,全票通过产生279名理事、72名常务理事、12名副会长,王政勋教授继续担任会长,宋志军教授继续担任秘书长。同时,研究会聘请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副会长、曾经为学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前辈们作为刑事法研究会的顾问。 杜发全教授宣读了陕西省法学会同意本次刑事法学研究会换届的批复,并由宋志军秘书长向大会汇报了换届情况。专题报告阶段,早稻田大学法学博士、原台湾高雄大学资深刑法学教授陈子平做了题为《共同犯罪的几个难题——以实例为做引子》的学术报告。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赵合理和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处长谭鹏针对陈子平教授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学术交流阶段,理事们围绕“庭审实质化问题研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及扫黑除恶法律问题”和其他法律问题进行了研讨。“庭审实质化问题研究”专题由我校刑事法学院院长冯卫国教授主持。我校刑事法学院魏虹教授、西安市公安局张卫副局长、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侦监部平静副部长、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检察院公诉部孙佰明检察官,分别作了题为《庭审实质化语境下直接言词原则的确立》、《刑事案件庭审实质化与民警出庭作证的思考》、《庭审实质化语境下公诉人的专业化建设》以及《探析刑事证据印证规则的现状及未来》的学术报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法学系的马党库博士、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张曼慧庭长、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公诉部张艳娟副部长以及陕西省普瑞城律师事务所郝大明律师做了点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及扫黑除恶法律问题”专题由我校陈京春教授主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赵旭忠、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李志刚、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赵鹏举、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公诉部检察官高荣荣分别作了题为《“基本解决执行难”视域下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的起算时间点》、《扫黑除恶法律问题分析》、《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刑事政策的运用》的学术报告。主持人陈京春教授、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侦监二处处长黄海、我校杨磊副教授作了点评。“其他法律问题研究”由我校刑事法学院党委书记毕成教授主持。我校刑事法学院陈建军博士、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冯志恒、商洛市人民检察院刑事部部长杨小芳、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副处长宋俊毅围绕近期热点问题或实务中的疑难问题,分别作了题为《“日本检察官司法”的流变与评析——以检察官调查书为切入视角》、《“套路贷”中的非法占有目的与手段》、《行贿犯罪的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探讨》等报告。碑林区人民法院院长张琳明、陕西博硕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文超、我校刑事法学院博士谭堃、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刘晶晶做了点评。(供稿:刑事法学院 赵珊珊)
2018-11-2411月17日, 由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指导,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主办,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香港大学和香港警务处协办的“美亚杯”第四届中国电子数据取证竞赛在厦门市美亚柏科培训中心举行。我校选派了由公安学院刑事科学技术教研室教师江展指导为指导教师,公安学院本科生侯伯男、苏志远、庄新宇和李佳伦、刘炎俊、刘彬分别组建2个团队参加了比赛。比赛由香港大学和香港警务处根据真实案例命题,分为资格赛、团体赛两个阶段,经过激烈角逐,我校苏志远同学获资格赛三等奖,侯伯男、苏志远、庄新宇团队获团体赛优秀奖。作为目前国内电子数据取证领域的顶级赛事,旨在通过比赛促进电子数据取证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推进电子数据取证技术的经验交流,提高我国电子数据取证能力和水平,推动中国电子数据调查取证技术发展。来自全国公安政法院校的40支学生队伍和实务部门的36支职业队伍共76支参赛队228名选手参赛。(供稿:公安学院)
2018-11-2311月14日,由省司法厅司法鉴定管理处副处长刘仁,空军军医大学教授、省鉴定协会副会长吴元明,西安交大法医学教授、省鉴定协会副会长郑海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监察技术处副处长邓攀峰及陕西恒誉司法会计鉴定所高级会计师邱海龙等组成的省司法厅第六考核组,对我校司法鉴定中心进行司法鉴定年度执业考核和“双严格”整改验收工作。司法鉴定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及部分鉴定人员参加了汇报会。会上,刘仁传达了中央及省司法厅的相关文件精神,明确了本次考核的目标和要求。他强调,此次考核是落实“双严格”整改要求的第二次年度考核,机构要高度重视,紧跟时代要求,以年度考核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严把案件鉴定质量,提高鉴定人业务能力,增强执业操守,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社会公信力。司法鉴定中心主任宋明亭汇报了中心“双严格”整改工作的各项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并从受案流程、检案过程、服务意识、依法执业情况、规范化建设、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硬件建设等方面,详细汇报了鉴定中心的各方面工作。专家组在认真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全面深入地实地考查后,对司法鉴定中心2018年度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西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能够深入贯彻落实“双严格”文件要求,执行有力,成效显著。司法鉴定中心以申报认证认可工作为主要抓手,狠抓内涵建设,受案程序规范,鉴案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公信力显著增强,方向正确,措施得力。专家组希望司法鉴定中心能够更好地发挥高校司法鉴定机构的示范引领和标杆作用,力争将每件案件鉴定意见做成行业“教科书”,并希望司法鉴定中心以此次考核为契机,继续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提高品牌含金量,早日通过国家级实验室认证认可。经专家组评定,司法鉴定中心最终考核分数为90分,结论为优秀。
2018-11-2311月21日,陕西省三原县监委举办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标志着陕西省首家县区级监委法律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咸阳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左新宏、三原县县委书记孙景宏、县长何锐、县纪委书记王苗、县公检法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成立仪式,并为受聘专家颁发了聘书。我校喻贵英教授、孙玉红教授,杨磊副教授、刘仁琦副教授、周敏副教授被聘任为三原县监委法律咨询委员会首批委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检察调查工作需要,三原县监委按照陕西省纪委监委、检察院联合印发《省监委与省检察院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工作衔接办法》文件精神,并充分结合当地工作实际,经监委委员集体研究,并报县委主要领导批准,经过民主推荐、征求意见、筛选审查,最终决定聘任7名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专业能力突出的大学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专职律师为三原县监委法律咨询委员会首批委员。所聘专家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均是在法律层面各个领域有一定贡献和突出成绩的专家教授,更是新时代法律工作者树牢“四个意识”的表率。三原县监委法律咨询委员会的成立,对于推动该县监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国战略,进一步提升本县监督执纪和审查调查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强监委运用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惩治腐败的能力,有助于回应社会关切,释放强烈信号,不断强化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有助于促进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有效惩治职务违法犯罪等。组建法律咨询委员会是该县监委“开门纳谏”,打造“阳光纪检”的重要举措,必将对三原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附:陕西新闻联播报道
2018-11-2311月19日,第三十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颁奖仪式及参赛译文评析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参赛选手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我校外国语学院2017级研究生陈华同学荣获英译汉三等奖,是西北地区唯一一位进入前三等奖的选手。陈华同学本次获奖,表明我校翻译硕士教育重视实践应用的特色教学初显成果。韩素音翻译大赛由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编辑部发起,由英籍华裔作家韩素音支持创办,旨在推动我国翻译事业发展和培养选拔高层次翻译人才。此项大赛是我国目前组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最具权威性的翻译大赛,被称为翻译界的“奥斯卡”。第30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由中国翻译协会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主办,有来自大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的翻译爱好者上万人参加。
2018-11-2211月15日晚7时,由140多支队伍共计700余人参加的陕西省高校“天竺山杯”助力脱贫攻坚市场营销大赛选拔赛暨西北政法大学第九届市场营销大赛在长安校区校务楼二楼报告厅迎来决赛。历时1个月,经过初赛、复赛阶段的激烈角逐,共有16支队伍挺进决赛。教务处、扶贫办、商学院相关负责同志,西安森客广告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施沛含等嘉宾,商学院各年级辅导员、各参赛队伍及观摩学生共计300余人观看了本场比赛。本次比赛由我校教务处、学工部、团委、校扶贫办、商学院联合主办。教务处副处长李永宁,学工部副部长李建梅,商学院副院长徐京平,商学院市场营销系高展军教授、杨洁博士、孙振杰博士、刘珺博士,西北工业大学管理系关娜,大眼睛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汪平贵等担任本次决赛评委。16支队伍以天竺山景区为营销对象、以助力山阳脱贫攻坚为核心,就各自的营销方案进行PPT展示。各参赛队伍既有“盗墓探险”、“祈福四季”的新颖立意,又有利用游戏演示、现场表演、衍生商品等特色展示,他们各展其长、用创新创意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营销策划方案。各参赛队伍通过实地考察,展现了天竺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运用专业的分析、大胆的创新提炼出了优秀的策划案,展现了各自独特的风采。每组展示后评委老师们就策划案内容进行提问,同时也对同学们的创意和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经过激烈角逐,四方希冀与四方天竺、铁柱与少女、GTS 3支队伍获得了一等奖,红尘梦遇天竺等5支队伍获得了二等奖,天竺来客等8支队伍获得了三等奖,五行队等15支队伍获得三等奖,天竺小魔王等4支队伍获得了优秀策划案奖。学校将选拔优秀队伍参加2019年省赛。
2018-11-20为积极响应政府铁腕治霾号召,按照《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控制标准的复函》(陕环函[2017]333号)、《西安市环境保护局、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规范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工作的通知》(市环发[2017]114号)等文件要求,在用燃气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需低于80mg/m3。我校长安校区在用燃气锅炉6台,改造前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超出了标准要求。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改造方案,筹措专项经费,大力支持和推动长安校区锅炉低氮改造工作。为确保锅炉改造工程顺利完工,保证学校冬季供暖不受影响,有关校领导和后勤保障处领导先后多次对锅炉改造工程进行了现场检查和督导。目前,经过改造后的长安校区锅炉设备运行稳定,各项参数正常,现场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检测结果低于30mg/m3,达到了国家检测标准。11月15日,我校长安校区顺利启动了今年冬季供暖,经检测,各项供热标准均达到了西安市供热管理条例的规定,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至此,我校长安校区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并将获得地方政府专项财政补贴。锅炉低氮改造工程不仅促进了我校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也为营造绿色校园、环保校园和西安市治污减霾工作做出了贡献。(供稿 :后勤保障处)
2018-11-20为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减少吸烟危害,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进一步促进文明校园建设,根据《西安市控制吸烟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市爱卫办《西安市禁止吸烟标识制作标准与张贴规范》的要求,我校深入推进室内公共场所全面控烟工作。11月1日,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校园控烟倡议书”,倡议校园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增强师生控烟意识,降低师生吸烟率,劝阻吸烟,帮助吸烟者戒烟。11月2日,校工会开展“鲜花换烟缸”活动,用一盆鲜花换一个烟灰缸,营造健康温馨的办公环境。近日,根据学校控烟工作会议安排,门诊部依据《西安市禁止吸烟标识制作标准与张贴规范》要求,为教学楼、校务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室内公共场所制作并摆放张贴了新的禁烟标识。控烟戒烟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思想行为修养的重要内容,是创建文明校园、文明处室的重要指标,是关心师生身心健康和消除校园安全隐患的重要举措。为了创造洁净、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让我们远离烟草,控烟戒烟,作健康文明公民。
2018-11-20为贯彻落实中省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增强辅导员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从10月19日开始,学工部面向我校2017、2018年入职的辅导员开展了连续五期的专题培训。11月15日下午,辅导员实务培训第五场在长安校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举行。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李建梅以“小岗位,大支点——论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为题,从学生工作方法、学生工作效能提升、辅导员能力提升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讲解。李建梅鼓励在场辅导员老师工作中多沟通、多交流、多总结、多思考,要求各位老师做好职业规划,确定工作目标,一如既往地保持对辅导员工作岗位的热爱,积极主动做好学生工作。本次培训主要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生工作的基本理论、工作要求、工作方法等展开。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学工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赵智勇、学生科何玉军、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上官亚敏、思想教育科严芳分别围绕“校园心理危机防控”、“突出重点、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培训”、“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等主题进行了详细讲解,为近两年新入职的辅导员老师明确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做好学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供稿:学工部)
2018-11-19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学校开展“七一”走访慰问活动,为“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颁发纪念章,向老党员们送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7月1日,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 “两优一先”表彰大会,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为“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代表颁发纪念章。 “七一”前,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带领组织部和离退休管理处有关同志走访慰问了老党员王翠芬。郭武军详细了解了王翠芬老师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感谢她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向她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七一”当天,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组织部部长赵全宇带领离退休管理处有关同志走访慰问了老党员孙振中、孟宪凯,为他们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老党员们对学校党委的关心关怀表示由衷感谢,为学校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倍感自豪和振奋,表示将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尽己所能发挥余热,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贡献力量。 (供稿:党委组织部 撰稿:严芳 审核:李君)
6月28日,第二十届中国经济法治论坛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法治研讨会在西安举行。全国经济法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实务人士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就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法治保障问题开展专题研讨。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研究中心、西北大学经济法学院和我校《法律科学》期刊编辑部联合承办,设主旨发言环节和经济法基础理论创新、金融财税法律保障、市场监管法治、网络监管与数字法治等四个分论坛。 我校校长范九利、副校长赵全宇,中国人民大学朱大旗教授,我校《法律科学》编辑部副主编马治选参与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史际春教授、徐孟洲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王晓烨研究员,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会长河山,我校经济法学院强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朱大旗教授作主旨发言。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倪楠教授主持开幕式及主旨发言环节。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撰稿:魏静 审核:倪楠)
6月29日,第四届长安经济法青年博士论坛暨“经邦济世”青年学术奖学金颁奖典礼在西安举办。本次论坛由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法律科学》编辑部,以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承办。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倪楠主持。 论坛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薛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带头人韩利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学科带头人曹燕主持。经组委会多次评审,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16位博士从180位博士中脱颖而出并在论坛现场进行论文汇报分享。 论坛邀请《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卫玲,《法律科学》副主编马治选、兼职副主编孙尚鸿、肖新喜,《西安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主任任红梅,《法学教育研究》副主编余涛,《法学评论》编辑李安安,《人文杂志》编审牛泽东,《法律科学》兼职编辑鲁甜、赵菁等10位核心期刊编辑作为评审嘉宾进行现场打分、点评。 论坛期间,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青年教师赵菁、车东昇分别介绍了“梁肇汉杯”优秀论文奖学金、“徐健杯”长安优秀法学作品奖评选情况,并邀请学院教授强力,“徐健杯”长安优秀法学作品奖出资人、北京金德律师事务所主任徐钢等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撰稿:魏静 审核:倪楠)
6月7日下午,学校在雁塔校区召开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专项工作会,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副校长常安主持。 范九利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紧扣新时代学位点建设要求,加快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学科博士培养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学科方向凝练、培养方案优化、导师队伍建设等环节,切实增强我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影响力。要以科研创新驱动学科发展,整合资源激发活力。要建立跨院校、跨领域合作机制,尤其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要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打造适应全球治理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储备,为法治教育强国与国家高端人才战略输送优质力量。要统一行动、协同落实,积极主动作为,以务实举措推进博士点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效。 研究生院副院长赵彩如汇报项目博士导学关系调研情况,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洋汇报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黄远江汇报“一带一路”高端法律人才博士项目工作方案。 各专业(方向)负责人,党政办、纪委机关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进行交流讨论。 (供稿:研究生院 撰稿:冯佳慧 审核:常安)
6月26日,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十三届陕西教育博览会暨招生咨询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到我校展位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党委宣传部、招生就业处、科研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学生志愿者参加活动。 展会期间,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树声,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冀映秋,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振磊等领导莅临我校展位视察指导工作,详细了解我校关于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师资学科建设以及研究生创新成果等工作的优势特色,对我校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本届教博会为期三天,以“AI赋能教育发展 推动教育强省建设”为主题,组织开展“四展示两活动”,即教育博览会主题展、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成果展、高校科技成果展、研究生创新成果展四大成果展,举办校企对接洽谈活动、高等学校招生咨询活动两大活动;以“四展示两活动”突出展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研究生教育等发展成就,搭建校企对接和招生服务平台。 我校通过展板、实物、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师资力量、人才培养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吸引了广大考生和家长踊跃咨询。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吴亢 审核:燕福民)
6月25日下午,我校2025年度校友工作联络员聘任大会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赵全宇出席会议并致辞,党委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招生就业处等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及125名受聘联络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大会由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副处长孙璞主持。 赵全宇向受聘联络员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校友工作联络员是连接母校与20余万校友的关键纽带,肩负着凝聚校友力量的重要使命。他对新一届联络员提出三点期望:一要永葆西法大学子勤学务实的本色,在岗位上践行校训精神;二要主动担当“连心桥”角色,畅通校友与母校的沟通渠道;三要勇担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三重职责,以校友情谊为纽带,为母校发展蓄力。他特别强调,联络员要珍惜在校时光,厚植爱校情怀,为未来校友工作筑牢根基。 聘任仪式上,校友总会秘书长、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处长刘霖杰宣读聘任决定,赵全宇、刑事法学院党委书记孙学龙等部门负责人共同为125名联络员颁发聘书。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琳婕作为代表发言,她承诺将以感恩之心、担当之责履行联络职责,为传承母校精神、汇聚校友资源贡献青春力量。 在专题培训环节,孙学龙以《校友——你未来发展最可贵的资源和财富》为题,介绍了我校校友工作体系,阐释了校友联络员岗位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做好校友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此次聘任大会的召开,进一步夯实了我校校友工作网络,为构建“母校关怀校友、校友反哺母校”的良性互动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125名联络员将以纽带之责,串联起遍布各地的校友力量,共同书写西北政法大学的发展新篇章。 (供稿: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撰稿:王林钢 审核:刘霖杰)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精神,以高质效检校合作助力检察工作和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6月20日,我校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在京举行了检校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我校副校长马朝琦,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钟达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建辉等双方代表出席活动。签约仪式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建辉主持。 马朝琦高度赞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始终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服务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职责使命的长期坚守,针对希望双方依托共建基地,推动检校合作向规范化、系统化纵深发展,提出了三项展望。一是推动资源共享,打通学校与检察平台一体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学与实践平台相融合,联合组织实习、实训,建成人才培养高地;二是促进优势互动,探索实务导师与教学科研骨干协同机制,共同开展学术研讨、科研攻关与实务探索,双向提高检察学研究质效,建成理论研究高地;三是聚力协同攻关,聚焦前沿领域联合研究,共同探索推动涉外刑事检察电子数据库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出一批理论实践结合优质成果,探索实施建成检校合作品牌。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钟达先在致辞时表示,学校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开展检校共建是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检察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在检校共建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应探索实现以下四项目标:一是健全双向交流机制,打造互聘共育新范式,推动“实务殿堂”与“学术高地”的深度碰撞。二是创新联合培养体系,共建核心教学资源库。三是强化学科体系建设,提升检察学术影响力。四是深化理论研究合作,围绕涉外检察、公益诉讼等领域开展课题合作,贯通教研用全链条,打通理论与实务“双向通道”。 活动中,双方围绕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履职实务、教育培训等方面展开了深度交流。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二分院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在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公益诉讼检察、信调宣案以及机关团委青年工作等领域的经验与成果与从检感悟。我校刑事法学院院长冯卫国,证券金融犯罪研究院院长冉巨火,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汪鹏分别介绍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实力、师资队伍建设及近来的社会服务成效。双方共同签署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与西北政法大学合作协议书》,并隆重为检校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揭牌。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汪鹏 审核:孙学龙)
近日,第十六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决赛在华东政法大学圆满落幕。我校外国语学院2024级翻译硕士研究生张婧元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创我校参赛历史最佳成绩,张婧元同时受聘为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兼职译员。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孟超博士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由华东政法大学、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和中国翻译协会法律翻译委员会联合主办。本届大赛共吸引了300余家单位的近1500名选手参赛。经过初赛及决赛的激烈角逐,共决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优胜奖9名、参与奖10名。 学院自2015年起开展以法律翻译为特色的MTI教育,秉承“德法兼修”目标,聚焦创新与思辨能力培养,此次斩获一等奖正是人才培养成效的生动体现。未来,学院将持续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着力培育服务涉外法治建设的高素质法律翻译复合型人才。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孟超 审核:杨华)
6月26日,第二届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司法协作“13+2”推进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本次活动由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指导,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司法协作“13+2”秘书处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承办。活动主题是“努力让《人民法院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落地见效”。来自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海南等13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湖南省怀化市和广东省湛江市等2市的法院负责人、法官,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单位负责人,我校、武汉大学、新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的校领导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司法保障新举措。 我校副校长孙昊亮受邀参会,并和各参会高校领导一同与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司法协作“13+2”秘书处会签了《域外法查明合作框架协议》。我校将以这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为契机,充分发挥“西北政法大学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的作用,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13+2”协作法院处理相关涉外案件提供中亚国家法律查明服务,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我校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张光教授在专题研讨一《充分发挥司法服务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的职能作用》环节进行了交流发言,并介绍了我校“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的有关情况。 6月27日上午,与会人员还深入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工程、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码头智慧运营中心、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参观调研,实地了解感受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成效。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张光 审批:李立)
7月1日,“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师生书画作品展在校务楼一楼大厅举办。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参加活动。 本次书画作品展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校工会、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主办,艺术中心美术工作坊承办。活动作品汇集了校工会教师代表作品、校团委校园艺术节优秀作品、繁星·计划学生国画班作品以及美术工作坊学生作品。作品以书言志、以画寄情,深情讴歌党的光辉历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术工作坊参与活动的戴佳怡同学表示:“我一直在美术工作坊系统地学习中国画,延续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完成这幅国画作品时,我以牡丹喻繁荣,以蝴蝶表祥瑞,用笔墨勾勒对党和祖国的深情。此次参展是一次美育实践成果的展示,更激励着我作为西法大学子用画笔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书画作品展不仅是我校师生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情献礼,更是一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生动实践,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抒发爱党情怀、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刘珏 审核:刘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