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陕西省调解协会负责人麻仁伟同志一行来我校就调解理论研究与实务相关事宜开展交流座谈。我校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常安出席会议,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调解研究院副院长李岚林主持会议。 会上,范九利对陕西省调解协会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在调解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实务合作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学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以“西北政法大学调解研究院”为依托,与政企实务单位开展合作共建,产生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形成了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专家团队。学校愿与陕西省调解协会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调解工作的创新发展。 麻仁伟介绍了协会的发展历程、工作成果以及未来规划。他表示,陕西省调解协会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行业指导、服务会员、自律管理三大职能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以制度机制建设推动行业发展。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与学校在调解工作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实务指导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座谈会上,双方人员围绕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学改革、课题合作、实务培训、学生实习实训等合作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交流座谈为我校与省调解协会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并就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达成了共识。下一步,双方将在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举办调解论坛及培训活动等方面开展具体合作,共同为陕西省调解工作的发展贡献力量。 科研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校团委、调解研究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参加座谈。 (供稿: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撰稿:李岚林 审核:寇汉军)
2025-06-12在“一带一路”倡议纵深推进的关键节点,由我校“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院长王莹莹带队,5位教授、7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12位实务专家共同参与的全国首个以“法治营商环境”为主题的专项科研团队,于近日圆满完成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为期两周的实地调研。6月10日下午,学校在长安校区东门举行欢迎仪式。校党委书记赵万东,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民商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和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欢迎活动。 赵万东向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平安返校的团队成员表示热烈欢迎,并对考察团队在中亚交流中展现的专业素养与开拓精神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此次中亚之行不仅是学术与文化的深度对话,更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此次调研意义深远,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搭建了更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在涉外法治领域的引领作用。 他强调,学校将以此次中亚行作为新起点,全面深化与中亚高校、科研机构的常态化合作机制,推动学术互鉴、学生交换、联合科研等项目落地生根,助力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他鼓励师生将调研成果系统转化为学术报告、决策咨询等智库成果,通过知识共享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务实合作提供智力支撑。 教师代表向考察团队成员献上鲜花,表达学校对科研团队的敬意与关怀 此次中亚之行,调研团队以“法治营商环境”为主线,访问了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比什凯克国立大学、阿吾艾佐夫南哈州国立大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等中亚知名高校,并与当地知名律所、跨国企业代表展开多场深度座谈,交流内容覆盖跨境商事纠纷解决、投资准入法律保障、法学教育改革等前沿议题,为后续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西北政法大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实践,“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中亚行不仅标志着学校在法治营商环境涉外研究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更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增添了鲜活注脚。 未来,“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将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持续深耕中亚法治合作领域,着力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与学术精品,同时,研究院还将着力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法治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法治理念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生根,为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推动区域合作共赢贡献西法大智慧,续写涉外法治合作的崭新篇章。 (供稿:“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 撰稿:李思思 审核:王莹莹)
2025-06-12按照学校党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截至6月10日,第四届党委2025年第一轮巡察完成进驻。本轮巡察将对经济学院党委、行政法学院党委、国际法学院党委、外国语学院党委等4个二级学院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并同步开展政治生态研判。 6月10日,党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外国语学院党委进驻动员会在校务楼二楼报告厅召开 6月10日,党委第一巡察组巡察行政法学院党委进驻动员会在校务楼二楼报告厅召开 按照巡察工作安排,被巡察单位分别召开了巡察进驻动员会。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第一巡察组组长刘志彬,校党委副书记、第二巡察组组长张军政出席进驻动员会并讲话,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学校党委本轮巡察工作部署和扎实开展巡察工作提出要求。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主任高翔对巡察工作内容和工作安排进行说明。被巡察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作表态发言。巡察组副组长组织开展现场民主测评和征求意见。 6月10日,党委第一巡察组巡察经济学院党委进驻动员会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召开 6月10日,党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国际法学院党委进驻动员会在校务楼二楼报告厅召开 各巡察组组长强调,巡察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是纵深推进从严管党治校,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履行职能责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的重要举措。被巡察党组织要深刻领会巡察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校党委巡察工作部署上来,主动接受巡察监督、加强配合保障。巡察组要扛牢政治责任,紧紧依靠被巡察党组织开展工作,加强与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的沟通,切实深化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为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被巡察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表示,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力配合与支持巡察组的工作,确保巡察工作顺利开展,并以此次巡察为新的起点,高举旗帜、牢记嘱托,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以巡察整改实际成效推动本单位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轮巡察现场工作时间为30天左右,期间设立专门值班电话、信访意见箱和电子邮箱。巡察组受理信访时间截至2025年7月4日。 (供稿:巡察办 撰稿:巨之嫣 审核:高翔)
2025-06-11近日,第五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全国决赛圆满落幕。本次大赛我校共有近500名学生参加校赛、省赛和国赛三轮比赛,30人获省赛奖励,2人获全国决赛奖励。民商法学院2024级张秋实荣获全国决赛一等奖,经济学院2023级贺邦桦获全国决赛三等奖。 “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是由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英语词汇学习与测试方式,切实提升英语智慧教学水平,助力学生攻克词汇难关。 此次获奖是我校深化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今后,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深入推进“外语+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以语言能力培养为基,以价值引领为魂,建设“专业筑基、文化铸魂”的外语育人体系,为培养精英明法、通晓国际规则、坚定中国立场的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霍瑛 审核:杨华)
2025-06-116月9日下午,“携笔从戎谱华章 热血青春报家国”国防教育暨征兵政策宣讲活动在我校长安校区校务楼报告厅二楼举行,西安警备区动员处处长杜展鹏,雁塔区人武部政委李刚,西安市征兵宣讲团成员代表,校党委学工部、武装部,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代表,200余名有参军意向学生参加活动。会前,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接见宣讲团一行。 杜展鹏对我校在国防教育及征兵工作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强调了大学生征兵入伍的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详细讲述了参军入伍优惠政策,鼓励同学们抓住机遇,勇敢地投身军营,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役军官代表田家豪,转业军官代表侯楠,复员士兵代表胡苗苗等三位宣讲团代表从不同视角分享了自己的军旅经历与成长感悟,展现了军营对体能提升、意志磨砺及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全方位助力,号召青年学子把握征兵机遇,在军营中实现人生价值。 我校学生代表向三位宣讲人员献花,杜展鹏为同学们提供了现场咨询服务,解答了大家关于征兵的疑问,详细介绍了征兵入伍的各项流程和注意事项。 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征兵宣传动员力度,精准服务有意愿参军的学生,扎实做好政策咨询、报名指导等服务工作,努力为部队输送更多政治合格、学业优良、身心健康的优质兵员,为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贡献西法大力量。 (供稿:学工部(武装部、学生处) 撰稿:曾杰 审核:杨明)
2025-06-116月5日,我校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阿克苏分院、阿克苏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战略合作签约揭牌仪式在阿克苏地区举行。副校长赵全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阿克苏分院检察长买买提艾力、副检察长王陆,阿克苏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亮,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韬出席签约仪式,检察院、法院党组成员及各检部、各庭室负责人,检法两院的校友参加仪式。 赵全宇首先代表学校向阿克苏地区检察院、法院对学校的信任以及给予的工作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此次与检法两院的合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具体举措。期待校院双方携手共进,共谋发展新篇,为推动新疆法治建设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阿克苏期间,赵全宇赴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拜访了党委书记、指挥长骆梅英,双方围绕援疆工作与法治人才培养协作、区域法治建设需求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相关负责人等随同参加。 (供稿: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撰稿:刘嘉豪 审核:刘霖杰)
2025-06-086月6日上午,我校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出席会议并讲话,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会议。统战部副部长马玲主持。 张军政表示,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经验,也是各民主党派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途径。他强调,全体统战成员要深刻领会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要坚持学深悟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要在“学规定”中,持续巩固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在“强作风”中,坚定不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在“树形象”中,展现履职尽责新作为。希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与学校广大共产党员一道,在学校建设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征程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共同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 会议传达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相互交流“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开展情况,认真学习了《论党的自我革命》《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重要论述。会议组织观看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典型案件专题片。 学校各民主党派主委、无党派人士围绕主题教育作交流发言,纷纷表示要强化纪律意识,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展现担当作为。 (供稿:党委统战部,撰稿:刘贝贝 审核:马玲)
2025-06-086月8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圆满落幕。我校代表队获得一等奖!刑事法学院罗长征、谭堃两位老师荣获“卓越指导教师”,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2022级本科生冀旭、刑事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程苗淼两位同学凭借出色表现被评为“优秀辩手”。冀旭同学荣获“最佳选手一等奖”称号! 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创立于2013年,该赛事由国家级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联席会成员高校轮流承办,是全国高校法学专业最重要的学科竞赛之一。第十一届比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55支高校代表队参赛,最终32支代表队进入复赛。我校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一举摘得“团体一等奖”桂冠。 备赛期间,教务处统筹组织,刑事法学院选派谭堃老师、罗长征老师等优秀教师悉心指导,全校遴选优秀学生,从证据分析、法律适用,到法庭发问、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再到庭审用语、礼仪规范及文书撰写等方面全方位打磨。针对赛题涉及的合同诈骗罪与故意伤害罪,团队深入研判证据材料,细致梳理相关法律规范和典型案例,为比赛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赛程紧张、任务艰巨的挑战,我校代表队员凭借对赛题的精准剖析、反复锤炼的庭审技巧、沉着稳健的临场发挥,以优异表现充分彰显了学校的综合实力以及西法大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 指导老师介绍 罗长征 陕西礼泉人,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刑诉法教研室教师,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海华永泰(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刑辩法律诊所教育,主讲《刑事诉讼法学》《模拟法庭》等课程,是西北政法大学最早参与刑事辩护法律诊所教学的教师之一,曾指导西北政法大学代表队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并荣获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谭 堃 浙江衢州人,刑事法学院副院长,西北政法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秘书长,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库专家,国家法官学院陕西分院特聘教授,西北政法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学名师”。曾指导西北政法大学代表队获第三届、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并荣获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参赛队员名单 刑事法学院2022级 程苗淼 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2022级 冀旭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2023级)刘盟 民商法学院2023级 李梦怡 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2023级 颜钰卜 刑事法学院2023级 谢雨婷 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2023级 蔡丽满 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2023级 施旭东 (供稿:教务处 撰稿:殷晓明 审核:李大勇)
2025-06-106月9日,我校召开2025年第一轮巡察工作推进会暨培训会。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出席会议,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本轮巡察巡前情况通报会,聚焦被巡察党组织在政治生态、廉政风险、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财会监督、审计反馈及信访举报等方面问题进行会商,这一举措是落实政治巡察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要求的重要体现。通过提前勾勒被巡察单位 “政治画像”,为巡察组坚持问题导向、高效掌握关键信息筑牢基础,切实强化系统思维,全面提升巡察监督质效。 会议要求,一要紧扣巡察方案重点监督内容,精准吃透政策依据与纪律要求,熟悉工作流程,扎实做好巡前各项准备;二要深入分析研判各部门通报的问题,结合被巡察单位职能职责,精准锚定问题切入点,深挖细究,确保巡察监督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三要持续深化巡察监督贯通融合,推动巡前信息沟通、巡中监督方式、巡后整改落实等环节紧密衔接、协同发力,构建系统高效的学校监督工作格局;四要严守巡察工作纪律与保密要求,确保本轮巡察任务安全、有序完成。 会上,巡察办主任高翔以“新时代的高校巡察工作:强化政治监督,护航‘为党育人’根本方向”为题,对巡察干部开展主题党课及业务培训。 纪委机关、组织、宣传、学工、人事、审计、财务等职能部门,分别向巡察组通报被巡察单位有关情况。 纪委机关、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巡察办、党委学工部、教师工作部、财务处、审计处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第一、第二巡察组全体巡察干部参会 (供稿:巡察办 撰稿:巨之嫣 审核:高翔)
2025-06-106月5日上午,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换届大会在我校雁塔校区举行。陕西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秘书长李胜利,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出席会议。社省委副秘书长、一级调研员徐炳运,社省委组织部干部柳萌、张桐,我校九三支社社员及校党委统战部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九三支社主委冯卫国主持。 李胜利代表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对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换届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学校党委在九三支社发展过程中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新一届支社委员会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将理论学习放在首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凝聚思想共识;二是发挥特色优势,持续增强履职实效,打造支社自身建设与社会服务的特色平台,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三是赓续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凝聚奋进力量,为推动九三学社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张军政对九三学社西北政法大学支社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希望新一届支社委员会在九三学社省委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履职实效,提升资政建言水平;强化组织建设,激发组织活力,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立足本职,服务大局,发挥自身学科和专业优势,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光荣职责。 会议听取了第四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支社基层组织建设经费收支情况汇报,柳萌宣读了换届批复,大会选举产生了由王鹏飞任主委,雷西萍任副主委兼参政议政委员,陈河任组织委员,周志雄任宣传委员,毕鹏任社会服务委员的学校九三支社第五届委员会。王鹏飞代表第五届支社委员会作表态发言。 (供稿:党委统战部 撰稿:王鹏飞 审核:马玲)
2025-06-07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学校开展“七一”走访慰问活动,为“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颁发纪念章,向老党员们送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7月1日,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 “两优一先”表彰大会,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为“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代表颁发纪念章。 “七一”前,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带领组织部和离退休管理处有关同志走访慰问了老党员王翠芬。郭武军详细了解了王翠芬老师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感谢她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向她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七一”当天,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组织部部长赵全宇带领离退休管理处有关同志走访慰问了老党员孙振中、孟宪凯,为他们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老党员们对学校党委的关心关怀表示由衷感谢,为学校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倍感自豪和振奋,表示将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尽己所能发挥余热,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贡献力量。 (供稿:党委组织部 撰稿:严芳 审核:李君)
6月28日,第二十届中国经济法治论坛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法治研讨会在西安举行。全国经济法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实务人士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就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法治保障问题开展专题研讨。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研究中心、西北大学经济法学院和我校《法律科学》期刊编辑部联合承办,设主旨发言环节和经济法基础理论创新、金融财税法律保障、市场监管法治、网络监管与数字法治等四个分论坛。 我校校长范九利、副校长赵全宇,中国人民大学朱大旗教授,我校《法律科学》编辑部副主编马治选参与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史际春教授、徐孟洲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王晓烨研究员,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会长河山,我校经济法学院强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朱大旗教授作主旨发言。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倪楠教授主持开幕式及主旨发言环节。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撰稿:魏静 审核:倪楠)
6月29日,第四届长安经济法青年博士论坛暨“经邦济世”青年学术奖学金颁奖典礼在西安举办。本次论坛由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法律科学》编辑部,以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承办。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倪楠主持。 论坛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薛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带头人韩利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学科带头人曹燕主持。经组委会多次评审,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16位博士从180位博士中脱颖而出并在论坛现场进行论文汇报分享。 论坛邀请《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卫玲,《法律科学》副主编马治选、兼职副主编孙尚鸿、肖新喜,《西安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主任任红梅,《法学教育研究》副主编余涛,《法学评论》编辑李安安,《人文杂志》编审牛泽东,《法律科学》兼职编辑鲁甜、赵菁等10位核心期刊编辑作为评审嘉宾进行现场打分、点评。 论坛期间,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青年教师赵菁、车东昇分别介绍了“梁肇汉杯”优秀论文奖学金、“徐健杯”长安优秀法学作品奖评选情况,并邀请学院教授强力,“徐健杯”长安优秀法学作品奖出资人、北京金德律师事务所主任徐钢等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撰稿:魏静 审核:倪楠)
6月7日下午,学校在雁塔校区召开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专项工作会,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副校长常安主持。 范九利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紧扣新时代学位点建设要求,加快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学科博士培养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学科方向凝练、培养方案优化、导师队伍建设等环节,切实增强我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影响力。要以科研创新驱动学科发展,整合资源激发活力。要建立跨院校、跨领域合作机制,尤其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要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打造适应全球治理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储备,为法治教育强国与国家高端人才战略输送优质力量。要统一行动、协同落实,积极主动作为,以务实举措推进博士点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效。 研究生院副院长赵彩如汇报项目博士导学关系调研情况,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洋汇报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黄远江汇报“一带一路”高端法律人才博士项目工作方案。 各专业(方向)负责人,党政办、纪委机关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进行交流讨论。 (供稿:研究生院 撰稿:冯佳慧 审核:常安)
6月26日,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十三届陕西教育博览会暨招生咨询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到我校展位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党委宣传部、招生就业处、科研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学生志愿者参加活动。 展会期间,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树声,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冀映秋,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振磊等领导莅临我校展位视察指导工作,详细了解我校关于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师资学科建设以及研究生创新成果等工作的优势特色,对我校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本届教博会为期三天,以“AI赋能教育发展 推动教育强省建设”为主题,组织开展“四展示两活动”,即教育博览会主题展、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成果展、高校科技成果展、研究生创新成果展四大成果展,举办校企对接洽谈活动、高等学校招生咨询活动两大活动;以“四展示两活动”突出展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研究生教育等发展成就,搭建校企对接和招生服务平台。 我校通过展板、实物、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师资力量、人才培养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吸引了广大考生和家长踊跃咨询。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吴亢 审核:燕福民)
6月25日下午,我校2025年度校友工作联络员聘任大会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赵全宇出席会议并致辞,党委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招生就业处等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及125名受聘联络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大会由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副处长孙璞主持。 赵全宇向受聘联络员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校友工作联络员是连接母校与20余万校友的关键纽带,肩负着凝聚校友力量的重要使命。他对新一届联络员提出三点期望:一要永葆西法大学子勤学务实的本色,在岗位上践行校训精神;二要主动担当“连心桥”角色,畅通校友与母校的沟通渠道;三要勇担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三重职责,以校友情谊为纽带,为母校发展蓄力。他特别强调,联络员要珍惜在校时光,厚植爱校情怀,为未来校友工作筑牢根基。 聘任仪式上,校友总会秘书长、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处长刘霖杰宣读聘任决定,赵全宇、刑事法学院党委书记孙学龙等部门负责人共同为125名联络员颁发聘书。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琳婕作为代表发言,她承诺将以感恩之心、担当之责履行联络职责,为传承母校精神、汇聚校友资源贡献青春力量。 在专题培训环节,孙学龙以《校友——你未来发展最可贵的资源和财富》为题,介绍了我校校友工作体系,阐释了校友联络员岗位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做好校友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此次聘任大会的召开,进一步夯实了我校校友工作网络,为构建“母校关怀校友、校友反哺母校”的良性互动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125名联络员将以纽带之责,串联起遍布各地的校友力量,共同书写西北政法大学的发展新篇章。 (供稿: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撰稿:王林钢 审核:刘霖杰)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精神,以高质效检校合作助力检察工作和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6月20日,我校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在京举行了检校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我校副校长马朝琦,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钟达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建辉等双方代表出席活动。签约仪式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建辉主持。 马朝琦高度赞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始终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服务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职责使命的长期坚守,针对希望双方依托共建基地,推动检校合作向规范化、系统化纵深发展,提出了三项展望。一是推动资源共享,打通学校与检察平台一体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学与实践平台相融合,联合组织实习、实训,建成人才培养高地;二是促进优势互动,探索实务导师与教学科研骨干协同机制,共同开展学术研讨、科研攻关与实务探索,双向提高检察学研究质效,建成理论研究高地;三是聚力协同攻关,聚焦前沿领域联合研究,共同探索推动涉外刑事检察电子数据库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出一批理论实践结合优质成果,探索实施建成检校合作品牌。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钟达先在致辞时表示,学校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开展检校共建是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检察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在检校共建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应探索实现以下四项目标:一是健全双向交流机制,打造互聘共育新范式,推动“实务殿堂”与“学术高地”的深度碰撞。二是创新联合培养体系,共建核心教学资源库。三是强化学科体系建设,提升检察学术影响力。四是深化理论研究合作,围绕涉外检察、公益诉讼等领域开展课题合作,贯通教研用全链条,打通理论与实务“双向通道”。 活动中,双方围绕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履职实务、教育培训等方面展开了深度交流。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二分院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在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公益诉讼检察、信调宣案以及机关团委青年工作等领域的经验与成果与从检感悟。我校刑事法学院院长冯卫国,证券金融犯罪研究院院长冉巨火,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汪鹏分别介绍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实力、师资队伍建设及近来的社会服务成效。双方共同签署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与西北政法大学合作协议书》,并隆重为检校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揭牌。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汪鹏 审核:孙学龙)
近日,第十六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决赛在华东政法大学圆满落幕。我校外国语学院2024级翻译硕士研究生张婧元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创我校参赛历史最佳成绩,张婧元同时受聘为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兼职译员。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孟超博士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由华东政法大学、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和中国翻译协会法律翻译委员会联合主办。本届大赛共吸引了300余家单位的近1500名选手参赛。经过初赛及决赛的激烈角逐,共决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优胜奖9名、参与奖10名。 学院自2015年起开展以法律翻译为特色的MTI教育,秉承“德法兼修”目标,聚焦创新与思辨能力培养,此次斩获一等奖正是人才培养成效的生动体现。未来,学院将持续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着力培育服务涉外法治建设的高素质法律翻译复合型人才。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孟超 审核:杨华)
6月26日,第二届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司法协作“13+2”推进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本次活动由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指导,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司法协作“13+2”秘书处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承办。活动主题是“努力让《人民法院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落地见效”。来自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海南等13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湖南省怀化市和广东省湛江市等2市的法院负责人、法官,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单位负责人,我校、武汉大学、新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的校领导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司法保障新举措。 我校副校长孙昊亮受邀参会,并和各参会高校领导一同与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司法协作“13+2”秘书处会签了《域外法查明合作框架协议》。我校将以这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为契机,充分发挥“西北政法大学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的作用,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13+2”协作法院处理相关涉外案件提供中亚国家法律查明服务,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我校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张光教授在专题研讨一《充分发挥司法服务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的职能作用》环节进行了交流发言,并介绍了我校“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的有关情况。 6月27日上午,与会人员还深入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工程、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码头智慧运营中心、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参观调研,实地了解感受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成效。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张光 审批:李立)
7月1日,“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师生书画作品展在校务楼一楼大厅举办。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参加活动。 本次书画作品展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校工会、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主办,艺术中心美术工作坊承办。活动作品汇集了校工会教师代表作品、校团委校园艺术节优秀作品、繁星·计划学生国画班作品以及美术工作坊学生作品。作品以书言志、以画寄情,深情讴歌党的光辉历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术工作坊参与活动的戴佳怡同学表示:“我一直在美术工作坊系统地学习中国画,延续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完成这幅国画作品时,我以牡丹喻繁荣,以蝴蝶表祥瑞,用笔墨勾勒对党和祖国的深情。此次参展是一次美育实践成果的展示,更激励着我作为西法大学子用画笔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书画作品展不仅是我校师生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情献礼,更是一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生动实践,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抒发爱党情怀、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刘珏 审核:刘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