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我校在长安、雁塔两个校区举办“情满西法大 未来皆可期——包饺子 送骄子”活动。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副校长赵全宇、校党委委员宋白与部分教职工齐聚一堂,共同为2025届毕业生送上母校的深情祝福与暖心告别。 师生同乐包饺子,温情满满送祝福 活动现场,校领导与老师们一起动手为毕业生包饺子,一盘盘饱含深情的饺子,承载着母校对毕业生的殷切嘱托与美好祝愿。毕业生们凭专属“骄子券”免费领取暖心饺子,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更感受到来自母校的温暖关怀。 与学子共餐话别,祝福伴青春远航 在长安校区与雁塔校区,老师们与毕业生围坐餐桌,在热气腾腾的饺子香中共话离别情、共寄新期许。老师们勉励同学们牢记“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勇担使命,为祖国富强贡献西法大力量;祝愿学子们带着对未来的期待,踏实走好每一步,平安喜乐,前程似锦。 留言墙写下青春印记,时光笔绘未来星辰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留言墙,毕业生们纷纷写下毕业心愿和对母校的祝福。“西北政法大学我的青春4年”“和西法大一起越来越好”“愿我们再次在光明的地方相见”等真挚话语贴满墙面,纸短情长,道不尽对母校的眷恋和祝福,写不完对未来之憧憬与豪情。 一盘饺子,一份心意;一句祝福,一生牵挂。毕业不是终点,当毕业季的骊歌渐渐远去,愿2025届西法大学子们带着母校的祝福奔赴山海! 本次活动由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学工部(学生处)、研工部和后勤保障处联办。 (供稿:后勤保障处 撰稿:李振林 审核:陈建宁)
2025-07-04近日,第十六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决赛在华东政法大学圆满落幕。我校外国语学院2024级翻译硕士研究生张婧元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创我校参赛历史最佳成绩,张婧元同时受聘为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兼职译员。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孟超博士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由华东政法大学、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和中国翻译协会法律翻译委员会联合主办。本届大赛共吸引了300余家单位的近1500名选手参赛。经过初赛及决赛的激烈角逐,共决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优胜奖9名、参与奖10名。 学院自2015年起开展以法律翻译为特色的MTI教育,秉承“德法兼修”目标,聚焦创新与思辨能力培养,此次斩获一等奖正是人才培养成效的生动体现。未来,学院将持续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着力培育服务涉外法治建设的高素质法律翻译复合型人才。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孟超 审核:杨华)
2025-07-027月1日,“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师生书画作品展在校务楼一楼大厅举办。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参加活动。 本次书画作品展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校工会、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主办,艺术中心美术工作坊承办。活动作品汇集了校工会教师代表作品、校团委校园艺术节优秀作品、繁星·计划学生国画班作品以及美术工作坊学生作品。作品以书言志、以画寄情,深情讴歌党的光辉历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术工作坊参与活动的戴佳怡同学表示:“我一直在美术工作坊系统地学习中国画,延续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完成这幅国画作品时,我以牡丹喻繁荣,以蝴蝶表祥瑞,用笔墨勾勒对党和祖国的深情。此次参展是一次美育实践成果的展示,更激励着我作为西法大学子用画笔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书画作品展不仅是我校师生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情献礼,更是一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生动实践,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抒发爱党情怀、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刘珏 审核:刘渊)
2025-07-026月28日上午,校友图书捐赠暨“长安与罗马”专题阅览室揭牌仪式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层会议室举行。校长范九利出席仪式,仪式由副校长孙昊亮主持。 范九利代表学校致辞,向各位捐赠人对西北政法大学慷慨捐赠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此次捐赠不仅充实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增加了图书馆主题阅读空间,同时进一步助力学校法学教育事业发展和法治人才培养。图书馆不但要妥善保管这批图书,更要大力做好宣传和阅读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播和教育功能。 2001级校友刘跃挺此次代表德中人文社科联合学术研究中心国际学术委员会向图书馆捐赠外文及港台图书共计1500余册,他在致辞中介绍了德中人文社会科学国际联合学术研究中心推动中德学术交流的成效,期待未来加强与母校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1998级校友何平此次向母校捐赠图书共计500余册,他深情回忆了在母校求学的难忘时光。他表示,此次捐赠是表达对母校多年培养的感恩之情,希望为母校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陕西法秦律师事务所此次捐赠人民币10万元用于图书馆“长安与罗马图书阅览室”建设,该所主任孙佺表示,律所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今后将持续为西北政法大学的建设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 范九利向两位校友颁发捐赠证书并同孙佺一起为“长安与罗马专题阅览室”揭牌,图书馆馆长张宏斌代表学校接受捐赠 陈胜校友,德中人文社会科学国际联合学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的中国专家,学校党政办、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刑事法学院、图书馆负责人参加活动。 (供稿:图书馆 撰稿:张驰 审核:张宏斌)
2025-07-01近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留基委)公布2025年“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录取结果,我校选拔推荐的15名硕士研究生均被成功录取,获得留基委全额资助。根据项目安排,学生将于今年8月赴国外合作院校攻读法学第二硕士学位,留基委提供全额学费、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资助。 录取学生均表示,感谢学校搭建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平台,将充分利用海外学习机会,深化专业能力,拓宽国际视野,学成后为国家法治建设和全球治理事务贡献青年力量。 2021年至今,我校两次申报留基委“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并获批立项“国际组织法治人才培养项目”。截至目前,共30名优秀学子被成功录取,15名已取得国外合作院校法学第二硕士学位,其中部分学生已完成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初级卫生保健中心、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国际海事组织、中东政治经济智库、联合国秘书处等3-6个月国际组织实习。 “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的顺利实施,标志着我校在新时代国际组织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学校将持续优化培养体系,搭建高质量平台,为国家输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全球治理的高层次国际组织法治人才。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撰稿:梁茵 审核:陈梦琦)
2025-07-026月29日,第四届长安经济法青年博士论坛暨“经邦济世”青年学术奖学金颁奖典礼在西安举办。本次论坛由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法律科学》编辑部,以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承办。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倪楠主持。 论坛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薛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带头人韩利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学科带头人曹燕主持。经组委会多次评审,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16位博士从180位博士中脱颖而出并在论坛现场进行论文汇报分享。 论坛邀请《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卫玲,《法律科学》副主编马治选、兼职副主编孙尚鸿、肖新喜,《西安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主任任红梅,《法学教育研究》副主编余涛,《法学评论》编辑李安安,《人文杂志》编审牛泽东,《法律科学》兼职编辑鲁甜、赵菁等10位核心期刊编辑作为评审嘉宾进行现场打分、点评。 论坛期间,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青年教师赵菁、车东昇分别介绍了“梁肇汉杯”优秀论文奖学金、“徐健杯”长安优秀法学作品奖评选情况,并邀请学院教授强力,“徐健杯”长安优秀法学作品奖出资人、北京金德律师事务所主任徐钢等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撰稿:魏静 审核:倪楠)
2025-07-0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学校开展“七一”走访慰问活动,为“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颁发纪念章,向老党员们送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7月1日,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 “两优一先”表彰大会,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为“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代表颁发纪念章。 “七一”前,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带领组织部和离退休管理处有关同志走访慰问了老党员王翠芬。郭武军详细了解了王翠芬老师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感谢她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向她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七一”当天,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组织部部长赵全宇带领离退休管理处有关同志走访慰问了老党员孙振中、孟宪凯,为他们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老党员们对学校党委的关心关怀表示由衷感谢,为学校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倍感自豪和振奋,表示将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尽己所能发挥余热,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贡献力量。 (供稿:党委组织部 撰稿:严芳 审核:李君)
2025-07-01近日,第十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陕西赛区决赛落幕,来自全省34所高校的选手在大学英语组项目中同台竞技,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唐静获视听说课程组二等奖、陈叶获综合课程组三等奖。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是我国外语教育界权威赛事之一,位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清单。本届大赛以“传播中国·领航未来”为主题。唐静以任务型语言教学(TBLT)为题,设计阶梯式听力素材,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完成语言学习。陈叶将产出导向法(POA)运用于课程教学,以“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为核心任务,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两位教师凭借科学的教学设计、流畅的英文授课和富有感染力的课堂表现,展示了我校外语教师的专业实力,最终获得佳绩。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通过开展教学研讨、观摩与竞赛等多元活动,深入推进外语教育与思政育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讲好法治中国故事的能力,今后将持续推进技术赋能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唐静 审核:杨华)
2025-07-016月26日,第二届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司法协作“13+2”推进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本次活动由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指导,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司法协作“13+2”秘书处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承办。活动主题是“努力让《人民法院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落地见效”。来自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海南等13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湖南省怀化市和广东省湛江市等2市的法院负责人、法官,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单位负责人,我校、武汉大学、新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的校领导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司法保障新举措。 我校副校长孙昊亮受邀参会,并和各参会高校领导一同与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司法协作“13+2”秘书处会签了《域外法查明合作框架协议》。我校将以这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为契机,充分发挥“西北政法大学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的作用,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13+2”协作法院处理相关涉外案件提供中亚国家法律查明服务,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我校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张光教授在专题研讨一《充分发挥司法服务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的职能作用》环节进行了交流发言,并介绍了我校“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的有关情况。 6月27日上午,与会人员还深入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工程、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码头智慧运营中心、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参观调研,实地了解感受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成效。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张光 审批:李立)
2025-06-286月30日,我校2025年第一轮巡察中期汇报会议在长安校区召开。校党委书记、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万东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主持会议,巡察组领导小组成员、各巡察组副组长、联络员等参加会议。 赵万东充分肯定本轮巡察以来各巡察组坚持政治巡察定位,认真落实巡察监督要求并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他强调,要突出重点任务强化巡察监督,善于从政治高度审视问题,透过现象挖掘深层次矛盾,巡察组要精准锚定监督靶向,以辩证思维剖析问题、甄别风险。要紧扣学校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和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通过巡察监督压实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主体责任,激发担当作为内生动力。要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问题导向,持续锤炼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做到问题发现精准、分析研判透彻,推动被巡察单位即知即改、标本兼治。要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进一步梳理汇总巡察发现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帮助被巡察学院举一反三、堵塞漏洞,彻底整改。巡察办、巡察组、职能部门和被巡察学院党委要贯通协调,推动整改取得实效,以高质量巡察成效护航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会议全面听取各巡察组关于阶段性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重点了解巡察发现的主要问题。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针对阶段巡察报告深入研讨,从政治监督精准性、问题剖析深度、建议可行性等维度提出具体意见建议,为下一阶段巡察工作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供稿:巡察办 撰稿:席捷 审核:高翔)
2025-07-01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深入了解教师思想工作实际,进一步强化教师使命感与荣誉感。9月10日,经济学院在长安校区天平楼关天会议室召开教师节座谈会。校长范九利出席,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学院班子成员及中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会议,院长王胜利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范九利向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和美好祝福,希望大家深刻体悟新时代赋予教师队伍的神圣使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强调经济学院要进一步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三进”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教师团队力量,加强有组织科研,激发科研活力,推动科研发展取得新成果。 学院党委书记王森在发言中表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经济学院教师薪火相传,坚守育人岗位,培育了大量经世济民之才,感谢广大教师为经济学院的建设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座谈会上,新老教师共聚一堂,敞开心扉,既倾囊相授教书育人的匠心之道,也碰撞激荡科研探索的知识火花。新进青年教师们畅谈初来乍到的真切体会,言语间满怀投身学院建设的赤诚与期许,更彰显笃行致远、淬炼成钢的信心与决心。 此次座谈会,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提升了教师的职业感、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了大家投身教育事业、助力学院发展的热情与动力,更是一次思想碰撞、智慧汇聚与力量凝聚,为学院未来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供稿:经济学院 撰稿:杜佳 审核:王胜利)
9月10日,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校长范九利在长安校区走访检查课堂教学情况。 范九利在长安校区天平楼可视化中心了解各教学单位实时教学情况和学生出勤率,深入教室听课,对任课教师备课充分、授课认真,学生精神饱满、出勤良好表示充分肯定,并向授课教师送上节日祝福,鼓励教师加强师生互动,激发课堂活力,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积极打造受学生欢迎的“金课”。 范九利强调,要深刻认识课堂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要持续提升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要在深化理论研究、创新教学方式、紧密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他鼓励同学们要以教材为本,将理论知识学深悟透,做到学以致用,努力用过硬的专业本领和扎实的政治素养投身青春报国事业。 学校将定期组织教学秩序检查及教学观摩活动,形成校领导听课检查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新提升。党政办、教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走访检查。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席捷 审核:蒋国纲)
近日,我校2025年“国际组织法治人才培养项目”选派的15名硕士研究生已顺利抵达项目合作院校—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全额资助开启为期一年的专业课程学习。 根据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安排,学生需按培养方案系统修读法律职业伦理、法律程序基础、公司法等法学核心课程,累计完成24学分学习任务,构建完整的法学理论知识体系。同时,配套设置多元化教学实践模块,涵盖法律英语强化训练、律师财务会计专项课程、法学领域专题研讨会及模拟法庭实战演练等内容,旨在推动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深度结合,切实提升法律实务应用能力。学业之余,学生可通过社团组织的学术交流、案例研讨等活动,深化对特定法律领域的研究认知;此外,学校定期开展英语交流能力指导与学术研究方法培训,助力学生突破语言沟通壁垒、掌握规范的学术研究范式,全面提升综合学术素养。 同学们表示,衷心感谢学校搭建的国际化学习与实践平台。大家坚信,通过在美一年系统的专业学习与沉浸式实践锻炼,自身对国际法律规则的理解深度及实际运用能力必将持续提升,这也将为后续参与国际组织实习、投身国际法学领域相关工作筑牢坚实基础。 自2021年起,我校两次成功申请并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国际组织法治人才培养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选派30名优秀硕士研究生赴海外深造,其中10名学生已前往联合国秘书处、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组织开展海外实习。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撰稿:梁茵 审核:陈梦琦)
6月7日下午,学校在雁塔校区召开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专项工作会,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副校长常安主持。 范九利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紧扣新时代学位点建设要求,加快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学科博士培养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学科方向凝练、培养方案优化、导师队伍建设等环节,切实增强我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影响力。要以科研创新驱动学科发展,整合资源激发活力。要建立跨院校、跨领域合作机制,尤其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要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打造适应全球治理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储备,为法治教育强国与国家高端人才战略输送优质力量。要统一行动、协同落实,积极主动作为,以务实举措推进博士点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效。 研究生院副院长赵彩如汇报项目博士导学关系调研情况,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洋汇报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黄远江汇报“一带一路”高端法律人才博士项目工作方案。 各专业(方向)负责人,党政办、纪委机关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进行交流讨论。 (供稿:研究生院 撰稿:冯佳慧 审核:常安)
9月5日下午,我校举行2025级新生军训干部动员暨教官欢迎会。校党委副书记、军训旅政委郭武军,陆军边海防学院带队干部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军训旅副政委孙昊亮主持。 郭武军为军训旅各团授旗并作军训动员讲话。他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开展新生军训工作是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形式。他强调,全体参训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深刻认识军训育人时代意义;坚持铸魂育人,融通思政教育,全面提升军训综合育人实效;强化协同联动,压实部门责任,全力保障军训规范有序开展;科学组训施训,突出严爱相济,筑牢军训安全与质量双基础,以九三阅兵展现的强国强军风貌为引领,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共同完成好本次军训任务。 孙昊亮在主持中表示,新生军训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全民国防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纪律意识的关键环节。全体参训干部要以高度热情和务实作风,全心投入、密切配合,协同上好爱国主义教育大课。 2025级军训旅副旅长、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学生处)部长杨明宣读《西北政法大学2025级学生军训工作组织实施方案》。 旅部领导为全体参训干部及承训教官颁发军训旅命令 军训旅一团团长、陆军边海防学院伏效宇,二团政委、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侯颖怡,三团指导员、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2025级辅导员周磊磊分别作表态发言 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学生处)、校团委、保卫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负责人,军训旅全体参训干部、陆军边海防学院全体承训官兵、军训记者团参加会议。 (供稿:党委学工部(武装部、学生处) 撰稿:李伟弟 审核:杨明)
7月16日,省委统战部在西安举办第十期“同心聚·半月谈”座谈会暨“秦知园”读书沙龙。我校无党派人士、副校长常安应邀参加。 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读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及无党派人士工作的重要论述摘编。 常安作为省级无党派代表人士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他表示,作为无党派人士,要坚持以党为师、不忘合作初心,立足本职岗位,深耕专业领域,坚定不移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者、推动者、维护者;要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专业优势,参与社会服务,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彰显无党派人士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建设和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供稿:党委统战部 撰稿:刘贝贝 审核:马玲)
7月17日,由我校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中心、上海大学法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家联合会、新疆哈密市律师协会和我校新疆校友会主办,上海市海华永泰(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单位支持承办的“2025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专题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召开。我校校长范九利,哈密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局长谭湘,哈密市司法局党组书记洪燕出席论坛并致辞。我校校友总会副会长、上海海华永泰(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张伟民主持论坛。 范九利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特别是《能源法》的颁布施行为我们开展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研究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此次活动主办方之一,我校法学学科底蕴深厚、拥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形成了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与区域发展的研究特色。举办本次专题研讨会,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的务实举措,也是集思广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学术盛会。期望以此为契机,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协同发力,持续优化多方共建、共谋发展的合作新机制,打造具有全国辨识度、影响力的能源安全与法律保障研究高地。 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我校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院长舒洪水教授,上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邓云成,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强力教授,立信税务师事务所(天津)有限公司张楠,我校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陕西省能源法研究会副会长吕江教授等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法律实务人士分别以《强化新疆在国家能源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完善新疆能源安全法治保障体系》《陆海碳索:陆海统筹视野下的能源安全——碳排放双向治理》《能源企业融资法律若干问题》《能源集团企业常见积血风险》《能源法的守正与创新》》等为主题作发言,围绕能源安全法治保障、能源企业发展与风险防范等方面,多视角、多层次进行了会议研讨和交流。 我校党政办、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科研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等领域的代表参加论坛。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吕江 审核:李立)
9月21日,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师生团队在第四届“寻是杯”全国大学生公共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中荣获特等奖,这是我校参赛团队在第三届比赛获得该等次奖项后蝉联获奖。 该项比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公共管理专业委员会协办。本届大赛有来自全国7大区域赛、300多所高校参赛,总决赛由西安交通大学承办。 比赛模式综合了公共管理方案设计、沙盘对抗演练和现场团队答辩三个部分,综合评价参赛者的系统思维、专业知识应用和公共管理实践技能。我校由岱紫凝、陆钰、杨鑫蕊等同学组成的参赛队体现出良好的协作精神、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实操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辨,蝉联赛事最高奖项特等奖。教师毕雅丽、庞兆丰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学院将继续认真贯彻学校关于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相关要求,大力推进实践育人理念走深走实,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供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撰稿:梁传龙 审核:马光明)
9月18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丝绸之路仲裁中心(简称“贸仲丝路中心”)与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联合主办,陕西省贸促会、西安市贸促会、陕西省律师协会、西安市律师协会、西安市司法局“三个中心”办公室协办的2025中国仲裁周西安专场活动“法治赋能跨境物流:风险防范与争议解决研讨会”在西安举办。 陕西省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乔继岗,西安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雷景茹出席会议并致辞。贸仲丝路中心副秘书长蒋红梅主持开幕式。 乔继岗在致辞中表示,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致力于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期待与贸仲丝路中心等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专题研究、实务培训等,探索制定合规指引,宣传仲裁法律制度,打造法律服务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生态圈,助力陕西跨境物流行业发展。 雷景茹表示,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离不开涉外法律理论研究与实务应用的双向赋能,希望各方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化法治协作,加快构建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跨境物流法律体系。 在主旨演讲环节,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智库研究基地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院长王瀚教授以“联合国《可转让货物单证公约》对未来国际铁路物流的影响及其法律应对”为题,系统介绍了公约的产生背景、核心要义及其生效后对全球贸易产生的重大影响,对企业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阐述并提出规避提示,为物流企业开展跨境业务提供前沿指导。 在陕贸仲仲裁员代表以及来自物流贸易企业、律师协会、高校师生等120余位代表共同参会。本次研讨会链接跨境物流与法律服务,有效提升企业相关风险防范与纠纷解决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王瀚 审核:李立)
7月1日,“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师生书画作品展在校务楼一楼大厅举办。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参加活动。 本次书画作品展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校工会、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主办,艺术中心美术工作坊承办。活动作品汇集了校工会教师代表作品、校团委校园艺术节优秀作品、繁星·计划学生国画班作品以及美术工作坊学生作品。作品以书言志、以画寄情,深情讴歌党的光辉历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术工作坊参与活动的戴佳怡同学表示:“我一直在美术工作坊系统地学习中国画,延续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完成这幅国画作品时,我以牡丹喻繁荣,以蝴蝶表祥瑞,用笔墨勾勒对党和祖国的深情。此次参展是一次美育实践成果的展示,更激励着我作为西法大学子用画笔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书画作品展不仅是我校师生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情献礼,更是一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生动实践,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抒发爱党情怀、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刘珏 审核:刘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