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交流合作

校长范九利一行赴山西调研交流推进合作

8月3日至6日,校长范九利、副校长赵全宇一行,先后赴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大同市司法局等单位调研交流、推进合作,...[详情]

  • 2025-08-09
  • 供稿:西北政法大学01
  • 来源: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 阅读:346
  •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法律文化周圆满落幕

    2024-10-21

    10月18日,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法律文化周闭幕式在我校长安校区举行,副校长张荣刚出席,台湾东吴大学、台北大学、世新大学、中正大学、铭传大学、辅仁大学等法学院师生代表与我校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张荣刚为台湾高校赠送中华法律文化诗词书法作品 台北大学法律学院法律学系教授张文郁、中正大学法学院教授卢映洁向我校赠送法学专著 张文郁和世新大学法律学院法律系教授王玉全表示,近年来陕台法学教育和文化交流蓬勃发展,希望两岸师生进一步加强互学互鉴。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博士生吴秉鸿、东吴大学法学院法律学系本科生杨晔表示,海峡两岸法律文化周使台湾学子对两岸法学教育和研究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 两岸学生代表共同演绎汉服表演—同心织梦,汉服风华,展现了中华民族“自信与认同”“尊严与气节”“仁义与智慧”的文化精神和思想智慧。参会师生共同观看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法律文化周总结视频,回顾本次两岸法律文化交流的精彩瞬间和丰硕成果。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法律文化周“优秀学员证书颁发仪式” 在为期一周的两岸法律文化实践交流中,台湾师生参加了海峡两岸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开展了台湾地区法学专家学术讲座,参访了法律实务部门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参观了黄帝陵和诸多历史文化古迹,进一步深化了两岸法学教育与研究的发展,增进了两岸青年学生的交流和理解。 (供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撰稿:王梦琳  审核:桑元峰)

  • 陕西省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会来校座谈

    2024-10-17

    10月16日,陕西省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新房一行来访我校,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副校长张荣刚出席座谈交流。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李立主持座谈会。 郭武军对肖新房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就我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法治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和取得成绩作介绍,希望双方创新合作机制,利用好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平台,整合国内外法律研究与实务资源,助力“走出去”企业在法律风险防控、外国法查明等方面与促进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我省“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肖新房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等因素给“走出去”企业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走出去”企业亟待得到学校在国际人才培养、法律服务等方面专业支持。陕西省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会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与学校开展深层次战略合作,共同携手为我省对外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张荣刚介绍了我校依托国家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在本硕博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新举措,在“订单式”协同人才培养、专业人才互聘、合作教学和培训、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 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院长刘亚军介绍了我校校企合作、校社交流方面的工作情况及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在涉外法治领域的研究成果。 陕西省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会、华山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我校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王舒默 审核:李立)

  • 陕西理工大学校长王磊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2024-10-17

    10月16日下午,陕西理工大学校长王磊一行来校调研,进行座谈交流。校党委书记孙国华出席调研活动并在座谈会上致辞,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座谈会由副校长张荣刚主持。 孙国华对王磊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我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情况。他表示,陕西理工大学锚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目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矫健步伐,取得了瞩目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希望两校聚焦教育改革发展新契机,加强交流合作,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王磊介绍了陕西理工大学的发展历程,希望通过本次调研充分吸收借鉴我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中的有益经验。他表示,西北政法大学红色基因和人文历史厚重,希望两校持续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优势互补,携手推动两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双方参会人员围绕学科建设、科研管理及科技成果转化、人事制度改革、财务管理、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会前,王磊一行参观了学校校史馆。 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研究生院、人事处、科研处、财务处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席捷 图片:高锦宇 审核:高翔)

  • 我校举行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法律文化周开幕仪式暨海峡两岸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2024-10-15

    10月14日,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法律文化周开幕仪式在我校长安校区举行。陕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政君、陕西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董侠出席开幕式,校长范九利致开幕辞,副校长张荣刚主持会议。   王政君、董侠为积极投身海峡两岸法律文化交流,为推动陕台法学教育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台湾高校法学专家颁发“两岸法律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奖”荣誉证书。   范九利表示,海峡两岸法律文化周活动是两岸法学教育界、法律实务界交流沟通、增进友谊的桥梁纽带和两岸法律同仁和青年学子互学互鉴、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已发展成为展示两岸法治文明进步、法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窗口。海峡两岸法律学子要勇担时代使命,厚植民族情谊,传承优秀文化,做两岸现代化建设的贡献者,为法治文化在新时代赋予新内涵,为两岸人民的福祉和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世新大学副校长李功勤教授表示,希望通过海峡两岸法律文化周的桥梁,两岸师生广泛参与法学讨论、深度开展实践融合、充分感受历史文化,促进两岸同胞互融常往,增进彼此法律交流。 东吴大学法律学系副主任宫文祥教授表示,期待两岸同胞秉持心中信念,大力促进法律文化交流。辅仁大学法律学院院长吴志光教授表示,希望进一步深化两岸法学教育交流,推动法学研究与实践发展互学互鉴。 台北大学法律学院研究生许智扬、我校民商法学院本科生卢雅茹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开幕式后举办“海峡两岸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邱昭继主持。宫文祥、吴志光、台北大学前副校长张文郁教授、中正大学卢映洁教授、世新大学王玉全教授、北京大学张骐教授、我校研究生院院长常安教授等十余位海峡两岸法学专家分别作主题发言。 台湾东吴大学、台北大学、世新大学、中正大学、铭传大学、辅仁大学和我校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法律文化周于10月13日至19日在我校举行,文化周期间还将举办台湾地区法学专家学术讲座、法律实务机构参访、中华文化体验、法学主题话剧展演、中欧班列一线行、黄帝陵之旅和历史文化古迹探访等多项活动,深化两岸法学教育和研究合作,增进两岸青年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供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撰稿:王梦琳 审核:桑元峰)

  • 副校长张荣刚一行赴英国三校开展教育合作交流

    2024-10-14

    应英国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副院长迈克·哈金斯博士、谢菲尔德大学副校长兼全球事务部主任马尔科姆·巴特勒博士、利兹大学法学院院长路易斯·艾里森教授邀请,我校张荣刚副校长一行5人于10月7日至10月11日赴英国三校开展教育合作交流。 10月8日,张荣刚一行参访了牛津大学,与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相关负责人就牛津证书课程项目实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师资培训与联合开展研究等问题进行协商交流,并签署《牛津证书项目合作协议》,拓展我校本硕博学生寒暑假学习与实践渠道。 10月9日,张荣刚一行访问谢菲尔德大学,与谢菲尔德大学全球合作部主任路易斯·麦卡锡等人开展合作会谈,并分别参访该校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与法学院。与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就学生联合培养、师资交流、科研合作等开展会谈,并达成合作意向;与法学院就两校正在实施的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国际组织法治人才培养项目”进行协商交流,并就两校法学学科建设、师资交流、涉外法治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会谈。访问期间,张荣刚一行看望了我校正在谢菲尔德大学攻读学位的学生代表。 10月10日,张荣刚一行赴利兹大学访问交流,与利兹大学校长余海岁教授、法学院院长路易斯·艾力森等相关人员开展会谈,双方就引进利兹大学法学院优秀师资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展访问学者交流计划,实施硕博研究生联合培养和攻读博士学位等事宜达成意向。 本次赴英开展合作交流是我校为贯彻落实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和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交流与合作,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和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的需要;也是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学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商学院(管理学院)、涉外法治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撰稿:陈梦琦 审核:桑元峰)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程琳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专题讲座

    2024-10-12

    10月11日下午,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程琳教授来校进行《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体系研究》专题讲座,副校长孙昊亮出席,校长范九利主持讲座。 讲座前,校党委书记孙国华会见了程琳一行。 程琳从工作实践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背景和现阶段学科建设情况,针对国家安全学科体系研究指出了独特的研究观点和视角,特别是对于国家安全学科架构体系、理论体系、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等内容进行了重点阐述,观点高屋建瓴、细致深入,为现场师生带来宝贵经验和启发。 范九利希望参会学生能以此次讲座为契机,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进一步加强在国家安全学理论、知识体系等方面的学习研究,珍惜时光、潜心为学、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国家安全人才。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研处、研究生院及各教学单位、科研机构负责人,主管科研工作副院长(副主任),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师生参加讲座。 (供稿: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撰稿:陈武兵 审核:李政敏)

  • 我校与中建六局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交流并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

    2024-10-11

    10月9日下午,我校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纪检监察校企合作座谈交流会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中建六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裴宏森出席交流座谈。中建六局第一建设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汤长征,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鱼洪文,助理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龚建军,纪检监督工作部部长王宏和我校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党政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 刘志彬介绍了我校发展历程、纪检监察工作基本情况以及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裴宏森介绍了中建六局的发展概况和在开展政治监督、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经验。双方就纪检监察领域人才培养、实习就业、干部培训、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交流,一致认为我校与中建六局有着广泛深厚的合作基础,将积极开展更加深入和富有成效的合作,共同推进双方事业高质量发展。 座谈后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暨共建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刘志彬与裴宏森共同为校企共建纪检监察交流实践基地揭牌,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院长姬亚平与中建六局纪委副书记杨永学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 本次交流活动就纪检监察领域人才培养、实习就业、干部培训、课题合作等达成了多方面合作意向。 (供稿: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撰稿:乔良 审核:赵玎玎)

  • 我校与陕西省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举办第五期“秦创营”创新创业训练营

    2024-09-30

    9月27日,由陕西省工商业联合会和我校联合主办的第五期“秦创营”创新创业训练营在我校长安校区举办。我校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陕西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郑佩宏、金新康,陕西省证券投资业协会投资委员会主任安保和,陕西省青年创业导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伟民,陕西省总商会副会长雷振龙,陕西省工商联经济与社会服务部部长杨小青,陕西省甘肃商会会长张海雄,陕西省宁夏商会秘书长周碧波,陕西省蚌埠商会会长李杉等嘉宾同我校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创新创业实务导师,部分创业项目成员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启动仪式由教务处处长李大勇主持。 本期训练营活动以“优化营商法治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包括开营仪式、项目路演、嘉宾交流等环节。 孙昊亮表示,本期训练营活动的举办,是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实践。学校将全力支持学生开展与秦创原有关的创新创业活动,积极对接各方资源,加快高价值科技创新创业项目落地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郑佩宏表示,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希望广大企业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动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对接,通过项目合作、共建研发机构等形式实现产学研“双向奔赴”,充分享受政策供给,防范规避相关风险,加速企业创新步伐。希望学校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聚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法治问题和需求,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搭建产学研对接服务平台、培养造就拔尖人才,积极赋能我省企业创新发展。 西安启越纵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士磊、陕西一律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智春霖、中科芯创医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平等学校创新创业实务导师分别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和行业领域,从创业者素质、团队建设、市场资源、项目运营管理等向现场师生分享创业心路历程、讲述创业故事、传授创业知识。 参会嘉宾参观了学校智慧教室,并在智慧教室可视化中心就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展和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事项展开交流。 自“秦创营”创新创业训练营项目启动以来,我校积极联系各级政府、机关单位、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企业等力量资源,积极融入秦创原建设,提升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为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效动能。 (供稿:教务处 撰稿:董帅 审核:李大勇)

  • 我校开展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访问学者代表团短期访学项目

    2024-09-29

    为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精神,推进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我校于9月16日至26日开展为期十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访问学者代表团短期访学项目,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民法系主任伊莫莫夫·努里罗教授,国际私法系主任哈兹拉特库洛夫·奥迪尔别克教授等四位法学专家来我校访学,开展合作会谈、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实务参访等活动。 9月18日上午,校长范九利会见访学团一行,为访学团专家颁发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证书。双方举行合作会谈,副校长张荣刚出席,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涉外法治研究中心等部门和学院有关负责人参会。 张荣刚表示,作为我校在乌最为亲密的合作伙伴,近年来两校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交流、科研合作等领域取得良好合作成果,希望双方在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涉外法治研究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中乌两国法学教育与研究的深层次合作。 伊莫莫夫表示,乌中两国长期保持睦邻友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中国-中亚峰会达成的共识为两国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广阔的空间。希望两校抓住机遇,在法学教育和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化沟通,加强合作。 会谈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科研合作和人文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双方在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设立“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分中心、共建“中乌法律研究中心”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9月18日至25日,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分别与教师代表团一行开展系列学术活动。在刑事法学院,伊莫莫夫教授以《乌兹别克斯坦刑法体系的主要框架》为题作学术交流。民商法学院举办“中国《民法典》合同编座谈会”“中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座谈会”,伊莫莫夫教授作题为“乌兹别克斯坦《民法典》历史演变及其如何应对苏维埃政权解体及独立政权建立后的社会经济生活重大变化”学术讲座。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承办以“中乌法律援助比较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和“法学+俄语人才培养交流会”,哈兹拉特库洛夫教授作题为“国际私法法律规范的完善”学术讲座。 访学期间,访学团一行参观我校校史馆、智慧教室和国家级法学实验中心等,强化了与我校的合作意愿;赴西安知识产权法庭、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带一路”检察研究基地以及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等进行现场研学,感受中国-中亚成果共享、互利共赢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活力;赴律师事务所开展法务实践研讨与交流,搭建中乌“一带一路”法律实务合作新平台。 9月26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访学团项目圆满结束,这是我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中亚的法学教育和人文交流,助力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探索。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王梦琳 审核:桑元峰)

  • 我校举办“大成刑辩”奖学金颁奖仪式暨实务导师聘任仪式

    2024-09-27

    9月26日,“大成刑辩奖学金”颁奖大会在我校长安校区5号楼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大学刑法学博士韩友谊,北京大成刑委会理事、洛阳办公室刑事组负责人王怡飞,大成刑委会联合牵头人、西安办公室董事赵叶红,学工部相关负责人,刑事法学院党政领导出席仪式。 郭武军对大成律师事务所表达了感谢,希望同学们跟随实务导师学习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未来实务中面临的疑难问题,时刻牢记作为一个法律人的责任和担当,在未来不断历练成长,拥有自己的广阔天地。 赵叶红表示法律人的立身之本就是公正和专业,希望同学们在校期间打牢基础,以专业赢得别人的尊重。 党委学工部副部长李小巍宣读“大成刑辩奖学金”获奖名单。参会领导及大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代表向获奖的22名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刑事法学院党委书记孙学龙为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颁发了研究生实务导师聘书。 学生代表蔚佳希对大成律师事务所及刑事法学院表达了感谢,表示自己未来将通过努力积极维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并将铭记奖学金这份荣誉,把它转化为不断前行的动力,努力成为优秀的法律工作者,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韩友谊与王怡飞分别以《除了背法条,你的说服力在哪里?——闲聊法学院的法律与法院的法律》和《浅谈法律职业路径的选择》为主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分享。 自2021年5月起,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刑事专业委员会同我校刑事法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并设立“大成刑辩奖学金”,对学习刑辩、支持刑辩、积极地投身刑辩以及在社会实践、公益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同学进行表彰。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潘晨子 审核:孙学龙)

  • 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培训班在我校开班

    2024-09-26

    9月25日,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培训班在我校开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谭磊,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培训中心主任李集合出席开班式。仪式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法治调研处处长马金国主持。 刘志彬表示,我校作为西北地区法学教育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始终自觉担当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使命,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州、市)、兵团在涉外法治建设、依法治疆等领域积极开展务实合作。他希望,双方以本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法治人才培养、法治理论研究、法治教育培训、法治专家咨询等合作领域,共同打造范围更广、机制更优、效应更强的“厅校共建”新模式,更好地服务新疆法治政府建设和发展大局。 谭磊表示,举办此次培训班是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及自治区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能力的现实需要。全体学员要认清形势、提高站位,进一步深刻认识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意义;要结合实际,深入思考,高质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转变角色,遵守纪律,确保学习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本次培训班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结合“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涉外法治”“优化营商环境”等当前法治新疆建设的重点难点,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精心设置课程,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授课,组织学员前往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司法部“三个中心”、莲湖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等地参观交流,进一步提升干部推进法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和保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州、市)、部分县(市、区)法治政府建设分管领导同志,司法局领导同志及部分自治区厅局法治工作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培训。 (供稿:培训中心 撰稿:蔡珺、华雅 审核:李集合)

  • 吉尔吉斯斯坦工商会副主席巴基洛夫·马马萨德克一行来校开展合作会谈

    2024-09-24

    9月22日,吉尔吉斯斯坦工商会副主席巴基洛夫·马马萨德克、法律支持部主任乌森巴耶夫·达尼亚尔一行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刘洁等陪同下来访我校,开展合作会谈。校长范九利出席会谈并致辞,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桑元峰主持会谈。 范九利对巴基洛夫·马马萨德克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近年来学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精神,充分发挥地缘、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与中亚国家高等院校和机构在人才联合培养、师资互访交流、科学研究合作、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务实合作。希望通过本次交流,双方能够增进了解,寻找共赢契机,深化在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创新理论研究、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开放共享的高质量教育交流和法律服务平台,推动构建更加紧密团结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巴基洛夫·马马萨德克表示,习近平主席和扎帕罗夫总统在近期上合组织峰会前的会面,为两国关系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给两国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广阔的空间。希望双方在教育、科技、贸易等领域加强沟通,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的涉外法律人才方面加强合作,为促进两国经贸往来保驾护航,为推动两国友好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会谈期间,双方代表围绕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涉外法律服务、合作课题研究、中国-中亚法律与查明中心吉尔吉斯斯坦分中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涉外法治研究中心、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中南亚研究中心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和我校吉尔吉斯斯坦籍留学生代表参加会谈。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撰稿:陈梦琦 审核:桑元峰)

  • 我校代表团赴巴西参加首届中拉人权圆桌会

    2024-09-17

    当地时间9月10日,首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圆桌会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共同主办,这是中国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首次开展人权领域机制性交流研讨活动,超过120位中国和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国家的人权领域高级官员、专家学者及有关社会组织、智库、媒体代表共同就人权发展合作展开讨论,凝聚共识。我校副校长马朝琦一行4人应邀随中方代表参加圆桌会并访问巴西知名高校。 本次圆桌会主题为“文明多样性与人权实践路径的选择”。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白玛赤林,中国驻巴西特命全权大使祝青桥等出席圆桌会开幕式并致辞。主旨发言阶段,马朝琦作题为《“和而不同”理念与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主旨报告。在平行分论坛环节,国家安全学院院长舒洪水、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成、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王梦琳老师分别围绕新时代“枫桥经验”、去极端化法治保障实践、国际交流与人权教育等主题进行发言。 在巴期间,我校团组随中方代表团访问了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同与会学者、巴西政府顾问、两校师生代表就中巴关系与合作、中巴文明互鉴等议题展开交流,与大学国际合作和孔子学院官员就师生和人文交流项目进行洽谈。参访期间,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环球网、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采访了我校团组成员,本次出访积极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中拉命运共同体”倡议,进一步推动了中拉人权文明、学术交流互鉴,开启了我校与拉美地区一流高校教育交流科研合作的新篇章。 (供稿:人权研究中心 撰稿:王梦琳 审核:马成)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耿显家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2024-09-14

    9月13日上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耿显家、《中国社会科学报》陕西记者站站长陆航等一行来校调研座谈。校长范九利出席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主持会议。 范九利对耿显家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学科特色、师资队伍、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情况,希望校社今后在学科建设、学术成果出版、重点项目申报等方面加强合作,围绕讲好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做好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密切交流、创新合作,合力推出更多有前瞻性、有创造力、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耿显家介绍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总体情况及此行调研目的,并希望通过本次座谈交流实现双方在图书出版、重点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合作共享共赢。 科研处处长李瑰华介绍了学校科研总体情况和成果出版方面情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社长郑庆寰、国际分社社长李延玲、区域国别学分社社长张晓莉分别就重点项目申报与出版、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项目合作以及皮书、集刊出版情况分别作介绍。 学校党政办、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研处、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图书馆等单位负责同志和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交流。 (供稿:科研处 撰稿:陈卓 审核:李瑰华)

  • 陕西科技大学纪委来校调研交流纪检监察和巡察工作

    2024-09-14

    9月12日下午,陕西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罗莹一行5人来校调研交流纪检监察和巡察工作。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出席并主持座谈会。 刘志彬对罗莹一行来校调研交流表示欢迎。他表示,当前学校纪委正以持续深化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希望两校纪委今后加强沟通,在工作中互学互鉴,共同为学校纪检监察和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罗莹介绍了陕西科技大学的发展历史、办学特色和纪检监察工作开展情况。在听取我校经验做法后,认为我校纪检监察和巡察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希望两校纪委以此次调研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经验分享和工作交流。 纪委副书记康鹏简要介绍了我校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制度建设、“清廉校园”和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巡察办主任高翔重点介绍了我校开展校内巡察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两校纪委机关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交流。座谈会前,陕西科技大学纪委一行还参观了张汤墓遗址陈列馆、廉洁教育活动室和文化墙。 (供稿:校纪委 撰稿:王恩 审核:康鹏)

  • 我校与海原县人民政府举行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2024-09-13

    9月13日上午,我校与海原县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我校校长范九利,中卫市政协副主席、海原县县长、海兴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鹏,海原县副县长吴佳伟共同出席签约仪式,我校副校长孙昊亮主持。 范九利对海原县政府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和发展现状。他强调,此次与海原县开展县校合作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高等法学教育与法治实践高效衔接的具体实践,是高校理论研究与地区发展相结合,以政校合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益举措。 张鹏对我校给予海原县的倾力支持和倾情帮助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海原县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域特色和法治建设。他表示,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为深化校地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重要契机,并希望双方能够在法律实务交流、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吴佳伟与孙昊亮签署合作协议 范九利、张鹏共同为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与海原县人民检察院建立的“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创新实践基地”、我校与海原县人民政府建立的“法治政府建设研究基地”揭牌。相关单位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就合作意向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海原县人民政府,我校党政办公室、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撰稿:魏静 审核:倪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