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陕港法学教育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在我校长安校区德恒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顺利召开。来自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专家学者及实务界代表围绕涉外法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展开深入交流。学院党委书记李立主持论坛。
副校长孙昊亮在致辞中表示,陕西作为“一带一路”核心枢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法律服务高地,两地在法学教育资源互补、涉外法治实践对接上具有天然优势,两校聚焦人才内核,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国际规则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导向,建立课程体系融合、实践平台共建、师资队伍联动的合作机制。
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院长林峰教授介绍了该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特色做法,包括国际化师资、案例教学和跨文化能力塑造。他强调,涉外法律人才不仅要掌握法律知识,更应理解不同法域的文化背景和沟通方式。
学院副院长潘俊武介绍了学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涉外律师、国际仲裁硕士等多层次项目,以及双语教学、海外实训和国际竞赛等多样化培养路径。
王江雨教授在“比较法语境下国际法与外国法的规则学习和理解”主题发言中指出,涉外法治具有中国特色,应统筹国际法、外国法和中国法三者的系统学习,注重规则理解与比较法思维。北京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主任卫永鹏、贺小丽副教授、付欣副教授分别以“高校与实务部门共建涉外人才的培养生态”“以专业化赋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目标、挑战与对策”“我国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从法律语言为切入点”为主题发言。
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学生代表参加研讨会。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王舒默 审核:李立)
7月17日,由我校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中心、上海大学法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家联合会、新疆哈密市律师协会和我校新疆校友会主办,上海市海华永泰(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单...【详细】
7月15日,2025·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谢伏瞻,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孙大光等出席开幕式。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林虎主持开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