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签署七十周年法治论坛举行

西北政法大学 2015年08月26日

      12月18日至19日, 由西北政法大学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联合主办的“纪念《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签署七十周年暨世界商业航空运营一百周年法治论坛”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隆重召开。论坛由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和西北政法大学航空法与空间法研究所承办,论坛的主题为:全球航空治理与国际航空法律秩序的建构与发展。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航空法与空间法研究所所长Dempsey教授,西安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张炎,民航西北管理局法律处处长朱勇珉,亚太航空法协会主席、东吴大学程家瑞教授,中航集团总法律顾问聂颖,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王瀚教授先后致辞。

      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王瀚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对民航理论和民航实务界来说,2014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是世界商业航空运营一百周年,是国际社会签署在国际航空运输领域具有宪章意义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七十周年,也是同一年里发生震惊中外的MH370航班失踪和MH17航班被击落而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一年。1914年,美国的四个年轻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开启了人类第一次收费的商业航空旅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为了纪念这次掀起了人类航空历史篇章的商业航空旅行,在今年的1月1日用同样的飞机按照同样的路线收取同样的费用进行了相同的飞行,拉开了人类商业航空运营百年纪念的序幕。今年12月8日,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举行了盛大的纪念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签署七十周年的庆祝活动,主题是“掀开令人振奋的航空新时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自到场祝贺。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航空运输宪章,为人类的国际航空活动和国家间的文明进步开启了历史篇章,国际民航组织以《芝加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为基础通过的一系列国际航空标准、规范和建议措施形成了宏大的国际航空法律体系,对规范、引领和保障国际民用航空运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联合国196个成员国当中,有191个成员国接受《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成为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成员, 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共识,大凡要融入国际文明社会的成员,无不以接受《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和加入国际民航组织作为其在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现代国际航空拉近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距离,使得人们之间的往来变得更加便捷,我们今天以专题研讨会的方式纪念公约的签署,怀念为公约设计和创制付出智慧的先哲,缅怀为国际航空法事业做出贡献的前辈,向国际航空法律界释放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成果,这是我们最好的敬仰之情的表达。

      开幕式结束后,西北政法大学航空法与空间法研究所所长王瀚教授做了题为“和平,安全,秩序,开创国际航空法律秩序的新时代”的主题发言。他说,从和平的角度来讲,1944年54个国家在美国芝加哥签署《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当时正值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夜,在公约的宗旨里,强调增强各国人民的友谊和理解,以推进持久的和平,因此芝加哥民用航空国际公约有着和平的价值。从安全的角度来说,现在国际航空虽然是一个非常安全以及科技含量非常高的行业,但是影响国际航空的因素依然存在,特别是非传统因素和跨国有组织犯罪等对国际航空安全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从秩序问题来说,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对航空业的影响重大,需要我们着眼许多航空法新领域,特别是航空环境法值得研究。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存在三个方面的局限:第一,国际民航公约及国际民航组织在传统上着眼于国际航行的安全技术标准、技术规章和建议措施,欠缺对国际航空市场秩序规范管理的统一化机制;第二,国际航空组织欠缺对国际航空领域中危机事件的预防和紧急磋商的程序;第三,国际民航组织经过70年的实践显示出在公约实施的强制力和机制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局限性。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航空法与空间法研究所所长Dempsey教授做了题为“21世纪民用航空面临的挑战”的主题发言。他说,在芝加哥公约70周年之际,主要讨论三个方面:环境挑战,安全挑战和安保挑战。环境方面,主要是飞行器发动机排放问题,航空排放占二氧化碳全球排放的3%,需要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安全方面,芝加哥公约要求每个成员国有义务履行公约的规定,还包括对成员国的建议做法,共有19个附件,但有些国家不遵从芝加哥公约推荐的做法,一些国家甚至没有航空运输法,此外,还有人员问题、财务问题、机构问题、执行问题,总体来说,一些国家应该尽量去帮助那些存在问题的国家履行他们的安全义务。安保方面,恐怖主义活动越来越猖狂,这是意识形态或政治上针对民事目标的暴力行为,是政治宗教方面引发的病态的袭击行为,是非传统战争,幸运的是,我们已有许多航空公约,比如东京公约、北京公约等对此进行规范,我们做的不错,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西北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执行所长刘伟民教授代表研究所接受聂颖先生赠书

      西北政法大学航空法与空间法研究所执行所长刘伟民教授做了题为“国际民用航空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的主题发言,并用PPT演示了丰富的联合国国际民航组织历史发展的珍贵图片。他说,《国际民航公约》引领了国际航空运输的高速发展,ICAO各届大会通过决议不余遗力地敦促尚未加入的国家尽快加入相关国际条约;领空主权和国际合作相统一是建立国际航空关系的正确原则;中国与国际民航组织关系密切: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法治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我们需要维护和建设国际法治,迎接新的挑战。同时,他强调,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需要建成“国际航空枢纽”,形成亚欧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

      亚太航空法协会主席、东吴大学程家瑞教授做了题为“芝加哥公约中的国际航空法体系”的主题发言。他说,芝加哥公约形成了国际航空运输法体系,1.公法体系,当航空法成为国际法分支时就应该被观察是否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规则,在公法上涉及到第五、第六航权等问题;2.私法体系,许多国际航空公约都具有私法性质,例如《华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移动设备国际利益公约》等;3.安保体系,我认为,在马航的事件里,各国应该承担起划分给其的航线内的责任。程家瑞教授在演讲结束时特别向我校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赠送了三部他编著的航空法英文著作。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国际民航组织与航空法律一体化的现状和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航空多边规则创制问题、国际航空安全的法律保障、国际航空运输争议的管辖与法律适用、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航空法问题、实施航权开放与依法保障中国航空业国际竞争法律问题、航权开放与西安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港法律问题等进行了专题发言和评论,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最后,西北政法大学王瀚副校长做了论坛闭幕发言,他指出,中国是国际民航组织的A类理事国,作为学界同仁有责任关注全球航空治理体系的法律问题研究,关注国际航空法律秩序的建构与发展,为打造中国的航空法律智库贡献智慧,为国际航空法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王瀚教授还就中国航空立法改革以及全球航空治理体系对国际民航组织框架文件的挑战阐述了观点。

    出席论坛的嘉宾和校外专家、学者有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航空法与空间法研究所所长Dempsey教授,亚太航空法协会主席、东吴大学程家瑞教授,韩国航空宇宙政策法学会名誉会长金斗焕教授,中航集团总法律顾问聂颖,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总法律顾问郭俊秀,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党组、纪检组副组长张卫民,西安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张炎,西部机场集团副总裁秦占欣,民航西北管理局法律处处长朱勇珉,交通部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刘伟民等。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航空法与空间法研究所所长王瀚教授,西北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冯卫国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李立处长,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教授、副院长刘萍教授、张学安教授、王兆平博士、师怡博士和博士研究生张望平、燕福民、刘冰、周亚光等出席了论坛。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韩国、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新西兰、莫桑比克、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航空法专家以及中国民航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中国民航干部管理学院、中国台湾东吴大学等三十四所高校的学者和中国国际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海南航空公司、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的法律实务专家80余人参加了论坛研讨活动。联合国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专门为论坛的召开发来贺电,祝愿与会代表能够为国际航空法治及民用航空业发展做出贡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