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晚,由人权研究中心主办的“公法与人权”讲坛第45期举行。河南大学法学院任瑞兴副教授作题为“非传统的人权历史叙事方式及其法治意义”讲座,人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钱锦宇主持。
任瑞兴以问题史的视角展开对我国人权话语权的探讨,指出人权历史叙事方式呈现了不同时空背景下,人权理论的逻辑表达、价值想象样态与意义建构模式。非传统的人权历史叙事方式在根本属性及其定位上亦有其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其内在价值逻辑、全球法治理论视角、重思人权与主权之关系具有一定法治意义。非传统人权历史叙事方式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西方人权的叙事方式,更重要的是能为我国人权法治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院长魏治勋教授、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副院长张书友副教授、人权研究中心讲师赵小静博士、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讲师李佳飞博士与谈。
钱锦宇总结认为,任瑞兴的讲座展示出非传统人权方式所蕴含的法治意识与问题意识,展现出研究的理论性和现实性的完美结合,能为人权研究的理论构建提供借鉴意义。
(供稿:人权研究中心)
为深入推进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工作,9月12日晚,入学教育系列讲座第一讲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我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进田为新生作题为《学...【详细】
9月2日,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涉外商事仲裁法律服务合作研讨会在兰州举办。开幕式由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秘书长助理蒋红梅主持,贸仲仲裁院副院长兼贸仲丝路中心秘书长谷岩,中华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