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杨泽伟教授来我校访问,举行了题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国际法学:特点、问题与趋势”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教授主持。王秀英副教授、王泽林副教授等教师以及我校2015、2016和2017级国际法专业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刘亚军首先介绍了杨泽伟教授在国际法方面的贡献,对杨泽伟教授访问我校并分享其学术成果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杨泽伟教授的讲座围绕中国国际法法学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反思与展望以及对中国国际法学理论与制度创新的呼唤四个部分展开。首先将中国法学的发展历程分为恢复、发展、有为三个阶段,具体阐述了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其次,他进一步讲述中国国际法学40年的主要特点,即重视推动中国法治的发展与进步、积极开拓国际法研究的新领域、更加注重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以及学术精品意识在不断增强。接着,杨泽伟教授对中国国际法学40年进行了反思与展望,包括对中国国际法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中国国际法学的发展趋势两方面。
他指出,中国国际法学的发展趋势体现为国际法理论为中国整体发展战略和外交实践提供理论支撑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问题将更加受重视、国际法研究的领域将进一步拓展、以及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更加密切,未来增强国际法发展的中国话语权将成为中国国际法学界关注的又一重要问题。在中国国际法学理论与制度创新方面,他指出,第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国际法理论与制度创新。第二,中国国际法理论与制度创新涉及到海洋权益、气候变化、能源合作以及网络安全等新兴内容。第三,中国国际法理论与制度创新的实现路径。
最后,参加此次讲座的的师生向杨泽伟教授针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提问,杨泽伟教授对师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具体解答。本次讲座在国际法学院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4月26日,结合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知识产权与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律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主题“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我校联合陕西省版权协会、陕西省电影家协会、...【详细】
4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新疆乌鲁木齐共同举办上合组织仲裁法律论坛。我校国家智库研究基地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