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19时30分,我校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法律文化节之海峡两岸法学名师系列第一场讲座在长安校区一号教学楼B301室举行。本场讲座的主题为“由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论跨地区刑事案件的证据使用问题”,台湾中正大学法律系卢映洁教授担任主讲。
从2001年引起海峡两岸广泛关注、因大陆公安未协助台湾警方调查且未提供证物而被搁置的“佛山台商命案”,到2011年第一宗在大陆犯案,台湾侦破的“台湾医生杀人案“,从警方的未协助到两岸司法互助,均得益于2009年4月26日海基会和海协会签订的《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就该协议内容,卢映洁教授首先在讲座中选取了《第二章 共同打击犯罪》的第四条合作范围、第五条协助侦查、第六条人员遣返及《第三章 司法互助》的第七条送达文书和第八条调查取证等向在场同学进行了简要讲解。随后卢映洁教授又从立法角度解释了“境外取证及证据使用之相关问题”和“境外证据取得的类型”两方面问题,为同学们解答了台方如何看待“境外证人供述证据”、“鉴定报告”、“刑事裁判”、“境外物证”及“文书证据”等境外证据的相关问题,展现出了现今台湾地区对于境外取证及证据使用等问题所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既有司法实践着眼,目前绝大多数的判决更多持有肯定态度。同时,在谈及司法互助与刑事审判时,卢映洁教授从司法互助的定义、必要性、要件和对境外取证程序合法性判断的建议等方面一一向大家进行了细致解读。在讲座的最后,卢映洁教授通过两个结论,即境外/跨境刑事案件被告的人权保障和境外陈述证据与传闻法则,表达了自身作为一名法学学者的个人看法,她表示从立法层次来讲,该协议还未涉及到有关取证流程的合法规定,所以未来在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领域还需要不断加强和规范相关的立法,从而推动和促进海峡两岸的司法实践更为有序而合法。
海峡两岸法学名师系列第一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卢映洁,德国杜宾根大学法学博士,现台湾中正大学法律系教授,并于国立台北大学担任兼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政策、刑事实体法、刑事诉讼法。
为扎实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不断提升学校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着力推动纪检监察铁军建设再上新台阶,4月14日上午,校纪委“三化”建设系...【详细】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了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有关事项公告,公告要求相关申报成果选题应来自其发布的推荐书目。我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人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