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由陕西省贸促会、陕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我校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国际法学院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国别法律研究成果发布会暨国别法律政策解读培训会在西安举行。陕西省贸促会副会长李建华讲话并发布成果,陕西省贸促会副会长武福杰主持会议。陕西省国资委,我校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国际法学院,省属重点国有企业、市区贸促会负责人等6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我校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国际法学院先后多次承担了中国贸促会、陕西省贸促会等单位的委托课题,已完成“一带一路国别法律研究(吉尔吉斯共和国)”、“一带一路国别法律研究(澳大利亚)”的研究课题,本次会议发布了相关研究成果。本次发布的研究成果包括《吉尔吉斯斯坦经贸国别法律服务指南》、《吉尔吉斯斯坦国别法律风险评估报告》、《澳大利亚经贸国别法律服务指南》、《澳大利亚国别法律风险评估报告》、《澳大利亚经贸法律汇编》。
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教授、航空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周亚光博士结合国别法律研究成果,分别对吉尔吉斯共和国与澳大利亚的投资贸易环境、法律政策规定等内容做出了详细介绍。本次发布的研究成果系我国首部系统、专门研究吉尔吉斯共和国与澳大利亚的法律著作,内容全面、深入、前沿,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受到企业界的一致好评与广泛关注。此外,国别法律汇编是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对我国“一带一路”法律与信息库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是2013年经中国法学会批准,在西北政法大学设立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综合性高校智库平台。研究院院长由王瀚教授担任,现有专职研究人员34人,具有博士学历人员23人。自成立以来,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先后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大国际法律问题,承担了中国法学会、中国贸促会、陕西省贸促会等单位委托的研究课题,并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界与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供稿:国际法学院)
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与能力,提升教师数字化、智能化教学水平,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3月28日下午,学校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详细】
近日,首届中巴法律研讨会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中巴两国高校法学专家学者及司法实务界代表汇聚巴西高等司法法院,就环境法和人工智能法两个领域的法律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