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由研究生院主办,人权研究中心协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承办的“明德学术大讲堂”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暨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李静教授作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心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讲座,研究生院院长、人权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常安教授主持,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教授、法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强教授,人权研究中心讲师倪文艳博士与谈。
常安表示,“新文科”“新法学”的研究并不是孤立的,需要建立在理解社会、理解国家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我们拓宽视野,增进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
李静基于民族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介绍了其原创性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心理理论,并提出从群体心理的特质出发,可以通过对共知、共情、共思、共忆、共育“五个共同心理过程”的分析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心理。她借助民族认同问卷、民族团结调查、群际接触量表、国家认同量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等测量工具,阐述了“五共”理论的实证研究过程。李静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过程,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的心理指标和心理途径,对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与谈环节,倪文艳就除调研问卷之外,如何以大数据的方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心理层面的认同进行验证发表了观点。同学们分别就如何创设情境以更好地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心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等方面进行提问,李静结合亲身参与的多项少数民族调研经验进行了精彩回应。
讲座最后,杨强强调了原创性研究、交叉学科研究以及量化研究对新文科研究者的重要性。
(供稿:研究生院 撰稿:权筱艺 拍摄:张君曼、李圳瑜 审核:常安)
5月17日上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历史学教授、美国华人社会科学教授学会会长方强应邀来校作题为《美国华人历史与法律权益》的学术讲座,外国语学院4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详细】
5月16日上午,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应邀来校作题为《加快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 投身新时代国际传播实践》专题讲座,学校师生60余人参加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