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我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三秦学者”、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王瀚教授在长安校区格物楼401室做了题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国际法治创新与中国的涉外法治建设”的讲座。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刘萍教授主持讲座,国际法学院本科生、部分研究生和教师参加了讲座。
刘萍介绍了王瀚教授的学术成就及本场讲座的相关背景信息。王瀚按照年代发展顺序介绍了“一带一路”的历史沿革。他引出了中国对外开放30年面临的三个社会问题:资本过剩、经济发展形成能源的依存度较大、东西发展以及海陆发展的失衡,并针对每一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随后,王瀚特别列举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性、优越性,具体阐释了政策的核心。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涉及的国际法问题,他分别从国家主权、经济建设、国际司法与争端解决、三非案件、移民、对国际公约的执行等方面为在座师生进行解释与论述。进而论述了中国涉外法治建设的人才需求以及人才质量的提高,并具体提出措施。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在座师生积极提问,现场气氛活跃,王瀚教授对于师生的提问一一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本次讲座中,王瀚教授带来了“一带一路”政策的新理解、宏观与微观的新认识,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解析了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战略内涵,以及其中关于国际法治的建设与中国涉外法治的健全与完善,使在座师生获益匪浅。
7月20日,第一届“财税金融法治现代化与商事仲裁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于宁夏中卫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我校与宁夏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中卫仲裁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高校与机构的140余...【详细】
7月17日,由我校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中心、上海大学法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家联合会、新疆哈密市律师协会和我校新疆校友会主办,上海市海华永泰(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