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美国密歇根州弗林特市凯特琳大学社会与亚洲问题研究中心教授Badrinath Rao 来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进行了三场学术讲座,并就定期进行学术交流事宜达成了共识。院长侯学华教授、研究生导师张睿丽副教授担任了主持,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刘思涵、外国语学院的贾程媛老师担任翻译,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300余名师生参加了交流活动。
侯学华院长对于Rao教授的学术报告进行了高度评价。他说,Rao教授富有激情和幽默的讲授方式值得许多老师学习和借鉴,教学改革要从老师做起,引人入胜的课堂气氛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无论研究生,还是本科生的学习,都不要只局限于书本,要密切关注和思考现实问题及相关领域。学生要做到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才会拥有更加精彩的未来。张睿丽老师充分肯定了这种中外学术交流的方式对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并且激励同学们要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
在针对本科生的主题为“美国大学本科生如何学习和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的讲座中,Rao教授借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本书所提到的有效方法,就同学们提出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中的遇到的疑惑,循循善诱,幽默而又发人深省地教导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摆脱“拖延症”,不做“低头族”。他建议同学们要热情、积极、主动推开那些限制前进的障碍;要始终如一地忠于自己的人生规划,确保所走的每一步都能离未来的目标更进一步;要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克服拖延;要相信成功、学会合作,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要学会换位思考,寻求理解,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尤其是英语这一语言工具。
在针对研究生学习的讲座中,Rao教授围绕“美国大学研究生如何开展研究和学习”这一主题,以美国政治科学的学术研究范畴为范例,指出中国学生虽然幸运地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却缺乏美国学生为学的刻苦和认真,美国学生基本“没有节日,只有泡图书馆学习的坚持”。作为政治学的学生,要博古通今,严谨为学。政治学不仅是理论,也包括与政治现象相关的历史学范畴,政治史的细节要通过翻阅书籍去证伪。研究生更要有职业规划“如果对未来没有计划,那就准备迎接灾难吧”,面对中国严峻的竞争压力,要学会将知识转变为财富,将学位转变为提升自身价值的筹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生存和谋求发展。而对于政治学毕业论文的选题,Rao教授认为可以采用美国政治学协会划分的44个分支,它们都是很好的选择,比如环境政治学、宗教政治、宪政等,并例证说明每一个都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在与学院教师座谈交流中,Rao教授紧扣“美国政治和政治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这一主题,认为当今世界面临四大发展难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及城市化,由此带了许多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都要依靠全球合作机制的建立才能有效解决。Rao教授观点独特,讲解生动、富有启发性,为教师“治学”提供了极富参考价值的思路。同时Rao教授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教授方式,也赢得老师们阵阵掌声。
此次学术交流体现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国际视野”的育人理念与“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办学理念,也是培育师生开放性学习思维的重要步骤之一。活动不仅为本科生、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国际化学习的“环境”,也为学院教师治学、教学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例”。
5月7日上午,学校在长安校区校务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报告会,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电子与信息学部副主任田锋教授作《智慧教育国内外现状与DeepSeek教研应用》专题辅导报告。会议...【详细】
4月26日,结合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知识产权与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律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主题“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我校联合陕西省版权协会、陕西省电影家协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