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党群行政

经济学院召开教师节座谈会

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深入了解教师思想工作实际,进一步强化教师使命感与荣誉感。9月10日,经济学院在长安校区天平楼关天会议室召开教师节座谈会。校长范九利出席,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学院班子成员及中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会议,院长王胜利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范九利向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和美好祝福,希望大家深刻体悟新时代赋予教师队伍的神圣使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强调经济学院要进一步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三进”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教师团队力量,加强有组织科研,激发科研活力,推动科研发展取得新成果。 学院党委书记王森在发言中表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经济学院教师薪火相传,坚守育人岗位,培育了大量经世济民之才,感谢广大教师为经济学院的建设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座谈会上,新老教师共聚一堂,敞开心扉,既倾囊相授教书育人的匠心之道,也碰撞激荡科研探索的知识火花。新进青年教师们畅谈初来乍到的真切体会,言语间满怀投身学院建设的赤诚与期许,更彰显笃行致远、淬炼成钢的信心与决心。 此次座谈会,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提升了教师的职业感、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了大家投身教育事业、助力学院发展的热情与动力,更是一次思想碰撞、智慧汇聚与力量凝聚,为学院未来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供稿:经济学院 撰稿:杜佳 审核:王胜利)

教学科研

校长范九利新学期走访检查课堂教学情况

9月10日,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校长范九利在长安校区走访检查课堂教学情况。 范九利在长安校区天平楼可视化中心了解各教学单位实时教学情况和学生出勤率,深入教室听课,对任课教师备课充分、授课认真,学生精神饱满、出勤良好表示充分肯定,并向授课教师送上节日祝福,鼓励教师加强师生互动,激发课堂活力,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积极打造受学生欢迎的“金课”。 范九利强调,要深刻认识课堂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要持续提升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要在深化理论研究、创新教学方式、紧密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他鼓励同学们要以教材为本,将理论知识学深悟透,做到学以致用,努力用过硬的专业本领和扎实的政治素养投身青春报国事业。 学校将定期组织教学秩序检查及教学观摩活动,形成校领导听课检查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新提升。党政办、教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走访检查。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席捷 审核:蒋国纲)

人才培养

我校2025年“国际组织法治人才培养项目”15名硕士研究生顺利抵美开启沉浸式学习之旅

近日,我校2025年“国际组织法治人才培养项目”选派的15名硕士研究生已顺利抵达项目合作院校—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全额资助开启为期一年的专业课程学习。 根据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安排,学生需按培养方案系统修读法律职业伦理、法律程序基础、公司法等法学核心课程,累计完成24学分学习任务,构建完整的法学理论知识体系。同时,配套设置多元化教学实践模块,涵盖法律英语强化训练、律师财务会计专项课程、法学领域专题研讨会及模拟法庭实战演练等内容,旨在推动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深度结合,切实提升法律实务应用能力。学业之余,学生可通过社团组织的学术交流、案例研讨等活动,深化对特定法律领域的研究认知;此外,学校定期开展英语交流能力指导与学术研究方法培训,助力学生突破语言沟通壁垒、掌握规范的学术研究范式,全面提升综合学术素养。 同学们表示,衷心感谢学校搭建的国际化学习与实践平台。大家坚信,通过在美一年系统的专业学习与沉浸式实践锻炼,自身对国际法律规则的理解深度及实际运用能力必将持续提升,这也将为后续参与国际组织实习、投身国际法学领域相关工作筑牢坚实基础。 自2021年起,我校两次成功申请并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国际组织法治人才培养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选派30名优秀硕士研究生赴海外深造,其中10名学生已前往联合国秘书处、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组织开展海外实习。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撰稿:梁茵 审核:陈梦琦)

学科建设

我校召开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专项工作会

6月7日下午,学校在雁塔校区召开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专项工作会,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副校长常安主持。 范九利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紧扣新时代学位点建设要求,加快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学科博士培养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学科方向凝练、培养方案优化、导师队伍建设等环节,切实增强我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影响力。要以科研创新驱动学科发展,整合资源激发活力。要建立跨院校、跨领域合作机制,尤其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要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打造适应全球治理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储备,为法治教育强国与国家高端人才战略输送优质力量。要统一行动、协同落实,积极主动作为,以务实举措推进博士点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效。 研究生院副院长赵彩如汇报项目博士导学关系调研情况,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洋汇报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黄远江汇报“一带一路”高端法律人才博士项目工作方案。 各专业(方向)负责人,党政办、纪委机关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进行交流讨论。 (供稿:研究生院 撰稿:冯佳慧 审核:常安)

学生工作

我校举行2025级新生军训干部动员暨教官欢迎会

9月5日下午,我校举行2025级新生军训干部动员暨教官欢迎会。校党委副书记、军训旅政委郭武军,陆军边海防学院带队干部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军训旅副政委孙昊亮主持。 郭武军为军训旅各团授旗并作军训动员讲话。他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开展新生军训工作是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形式。他强调,全体参训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深刻认识军训育人时代意义;坚持铸魂育人,融通思政教育,全面提升军训综合育人实效;强化协同联动,压实部门责任,全力保障军训规范有序开展;科学组训施训,突出严爱相济,筑牢军训安全与质量双基础,以九三阅兵展现的强国强军风貌为引领,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共同完成好本次军训任务。 孙昊亮在主持中表示,新生军训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全民国防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纪律意识的关键环节。全体参训干部要以高度热情和务实作风,全心投入、密切配合,协同上好爱国主义教育大课。 2025级军训旅副旅长、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学生处)部长杨明宣读《西北政法大学2025级学生军训工作组织实施方案》。 旅部领导为全体参训干部及承训教官颁发军训旅命令 军训旅一团团长、陆军边海防学院伏效宇,二团政委、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侯颖怡,三团指导员、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2025级辅导员周磊磊分别作表态发言 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学生处)、校团委、保卫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负责人,军训旅全体参训干部、陆军边海防学院全体承训官兵、军训记者团参加会议。 (供稿:党委学工部(武装部、学生处) 撰稿:李伟弟 审核:杨明)

校园通讯

副校长常安参加省委统战部举办的“同心聚·半月谈”暨“秦知园”读书沙龙

7月16日,省委统战部在西安举办第十期“同心聚·半月谈”座谈会暨“秦知园”读书沙龙。我校无党派人士、副校长常安应邀参加。 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读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及无党派人士工作的重要论述摘编。 常安作为省级无党派代表人士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他表示,作为无党派人士,要坚持以党为师、不忘合作初心,立足本职岗位,深耕专业领域,坚定不移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者、推动者、维护者;要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专业优势,参与社会服务,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彰显无党派人士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建设和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供稿:党委统战部 撰稿:刘贝贝 审核:马玲)

服务社会

校长范九利出席2025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专题研讨会

7月17日,由我校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中心、上海大学法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家联合会、新疆哈密市律师协会和我校新疆校友会主办,上海市海华永泰(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单位支持承办的“2025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专题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召开。我校校长范九利,哈密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局长谭湘,哈密市司法局党组书记洪燕出席论坛并致辞。我校校友总会副会长、上海海华永泰(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张伟民主持论坛。 范九利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特别是《能源法》的颁布施行为我们开展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研究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此次活动主办方之一,我校法学学科底蕴深厚、拥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形成了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与区域发展的研究特色。举办本次专题研讨会,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的务实举措,也是集思广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学术盛会。期望以此为契机,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协同发力,持续优化多方共建、共谋发展的合作新机制,打造具有全国辨识度、影响力的能源安全与法律保障研究高地。 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我校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院长舒洪水教授,上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邓云成,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强力教授,立信税务师事务所(天津)有限公司张楠,我校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陕西省能源法研究会副会长吕江教授等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法律实务人士分别以《强化新疆在国家能源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完善新疆能源安全法治保障体系》《陆海碳索:陆海统筹视野下的能源安全——碳排放双向治理》《能源企业融资法律若干问题》《能源集团企业常见积血风险》《能源法的守正与创新》》等为主题作发言,围绕能源安全法治保障、能源企业发展与风险防范等方面,多视角、多层次进行了会议研讨和交流。 我校党政办、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科研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等领域的代表参加论坛。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吕江 审核:李立)

荣誉表彰

我校17项成果获第二届“陕西省法学优秀成果奖”

近日,第二届“陕西省法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揭晓,共评出优秀成果获奖37项。我校科研人员凭借卓越的学术成果斩获17项奖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  这不仅是对我校法学研究领域长期深耕的认可,更是对我校科研人员潜心钻研、勇攀学术高峰的卓越贡献的肯定。未来,我校科研人员将产出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法学研究成果,为推动我省法治建设和法学学科发展贡献更多西法大力量。 (供稿:科研处 撰稿:赵丽云 审核:尚海洋)

交流合作

王瀚教授出席贸仲仲裁周西安专场活动并作主旨演讲

9月18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丝绸之路仲裁中心(简称“贸仲丝路中心”)与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联合主办,陕西省贸促会、西安市贸促会、陕西省律师协会、西安市律师协会、西安市司法局“三个中心”办公室协办的2025中国仲裁周西安专场活动“法治赋能跨境物流:风险防范与争议解决研讨会”在西安举办。 陕西省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乔继岗,西安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雷景茹出席会议并致辞。贸仲丝路中心副秘书长蒋红梅主持开幕式。 乔继岗在致辞中表示,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致力于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期待与贸仲丝路中心等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专题研究、实务培训等,探索制定合规指引,宣传仲裁法律制度,打造法律服务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生态圈,助力陕西跨境物流行业发展。 雷景茹表示,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离不开涉外法律理论研究与实务应用的双向赋能,希望各方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化法治协作,加快构建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跨境物流法律体系。 在主旨演讲环节,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智库研究基地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院长王瀚教授以“联合国《可转让货物单证公约》对未来国际铁路物流的影响及其法律应对”为题,系统介绍了公约的产生背景、核心要义及其生效后对全球贸易产生的重大影响,对企业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阐述并提出规避提示,为物流企业开展跨境业务提供前沿指导。 在陕贸仲仲裁员代表以及来自物流贸易企业、律师协会、高校师生等120余位代表共同参会。本次研讨会链接跨境物流与法律服务,有效提升企业相关风险防范与纠纷解决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王瀚 审核:李立)

校园文化

我校举办“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师生书画作品展

7月1日,“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师生书画作品展在校务楼一楼大厅举办。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参加活动。 本次书画作品展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校工会、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主办,艺术中心美术工作坊承办。活动作品汇集了校工会教师代表作品、校团委校园艺术节优秀作品、繁星·计划学生国画班作品以及美术工作坊学生作品。作品以书言志、以画寄情,深情讴歌党的光辉历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术工作坊参与活动的戴佳怡同学表示:“我一直在美术工作坊系统地学习中国画,延续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完成这幅国画作品时,我以牡丹喻繁荣,以蝴蝶表祥瑞,用笔墨勾勒对党和祖国的深情。此次参展是一次美育实践成果的展示,更激励着我作为西法大学子用画笔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书画作品展不仅是我校师生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情献礼,更是一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生动实践,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抒发爱党情怀、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刘珏 审核:刘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