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党群行政

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一行赴铁王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

4月10日,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带队前往我校定点帮扶的渭南市临渭区三张镇铁王村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宣讲活动、看望慰问驻村干部,并与铁王村“两委”干部、群众座谈,实地考察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张军政在座谈交流时表示,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西北政法大学联合铁王村开展国家安全宣讲进乡村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村民国家安全意识,提升驻村帮扶成效,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他强调,电信诈骗和宗教渗透是乡村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广大村民要深刻认识电信诈骗和宗教渗透的危害,自觉增强防范和抵御能力,维护村民人身财产安全。铁王村应结合实际,持续推进基层社会专项治理工作,筑牢国家安全基层人民防线。 在村委会,张军政查看驻村工作队员的生活条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家庭情况,叮咛他们既要把工作做好,还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在村集体公司猕猴桃产业园,张军政一行实地查看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情况,详细询问了解村产业发展、务工就业、经济收入等情况。 我校国家安全教育宣讲团成员赵语仙子和孙雷祖儿分别以《从个人信息泄露到诈骗犯罪:如何守护数据安全》《抵制邪教渗透,捍卫乡村安宁》为题进行国家安全教育主题宣讲。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乡村振兴办负责人,我校驻村工作队、国家安全宣讲团成员等参加活动。 (供稿:机关党委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撰稿:李小彬 王真 审核:胡昌日 李政敏)

教学科研

【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马怀德: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逻辑

3月21日下午,“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第九讲在长安校区满天星报告厅举行。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马怀德教授作题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逻辑》的讲座,校党委书记赵万东主持,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陕西省法学会有关领导,以及校内外师生500余人参加讲座。 马怀德教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逻辑为主线,深刻阐释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路径。马怀德认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法治思想展现出科学缜密的逻辑架构,精准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深刻回答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浓厚的实践特征。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全局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必须长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马怀德从四个方面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逻辑。第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明确关键重点任务,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第三,明晰长远工作布局,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第四,落实法治重要保障,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马怀德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依法治国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是一个完整的理论闭合,习近平法治思想必将在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中实现更大发展。 赵万东在总结中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也是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是法学教育工作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马怀德教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逻辑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广大师生要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落实工作,要结合学习工作实际,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本次讲座作为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内容,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二级党组织书记参加学习。 (供稿: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撰稿:雷苗苗 审核:赵玎玎)

人才培养

陕西省翻译协会法律翻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我校召开

4月12日上午,陕西省翻译协会法律翻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涉外法治建设背景下的法律翻译”研讨会在我校长安校区召开。陕西省翻译协会会长胡宗锋教授、我校副校长常安教授出席并致辞。会议由外国语学院院长窦坤教授主持。 常安表示,外国语学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语言优势,融入学校涉外法治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深化与陕西省翻译协会、涉外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合作,为国家涉外法治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胡宗锋表示,法律翻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在陕西省乃至西北翻译界有着重要意义,要发挥“外语+法律”复合型人才优势,着力加强法治领域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胡宗锋、窦坤共同为陕西省翻译协会法律翻译专业委员会揭牌 胡宗锋向法律翻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及理事颁发聘书 研讨环节,陕西省翻译协会副会长胡伟华教授,我校外国语学院法律语言研究所所长何静秋教授、法律翻译中心主任付欣副教授围绕法律翻译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法律翻译学术脉络和前沿进展与参会人员展开交流。 陕西省翻译协会有关领导,省内相关高校教师代表,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欧朗(西安)翻译有限公司等行业专家,以及我校外国语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师生等60余人参加会议。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吕叔阳 审核:杨华)

学科建设

校长范九利一行参加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基地建设推进大会

3月1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朝阳区联合主办的涉外法治基地建设推进大会在京举行。我校校长范九利、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超汉教授受邀参会。 范九利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他强调,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需要重点解决协同单位参与人才培养驱动力不足的问题。应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合作交流渠道,鼓励高校与国际组织、涉外法律服务机构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通过搭建多元化实习与实践平台,提升法学人才解决涉外法律事务的能力。要设立专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经费,重点用于高端涉外法治人才的引育、重点课题研究、国际法学术交流等方面,助力高校培养既具备扎实法律专业素养,又精通国际规则的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 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与经验分享”专题研讨环节中,张超汉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的优化路径、实务导师选聘、实训与就业等问题作发言。 范九利一行赴香港仲裁中心北京代表处进行调研,就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建立、实践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具体内容进行了充分交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司法部等单位及全国51家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单位负责人、立格联盟高校负责人出席会议。 (供稿:涉外法治研究中心 撰稿:张超汉 审核:高翔)

学生工作

守正创新促发展 凝心聚力育新人——我校召开2025年辅导员座谈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内涵式发展,4月11日,我校召开辅导员座谈会。校党委书记赵万东出席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主持会议。 赵万东对全体辅导员长期扎根一线、矢志奉献的精神表示感谢。他强调,全体辅导员要认真思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深刻内涵:一是回答好“怎么看”的问题。要深入思考、守住底线,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守正创新、改进工作。二是回答好“怎么办”的问题。要加强作风、压实责任,强化学习、提高本领,勇担使命、赓续奋斗。三是回答好“怎么干”的问题。要换位思考、加强调研,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开拓进取、主动作为。 张军政表示,全体辅导员要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方法;要精准执行政策,逐层分类管理;要加强思想引领,增强工作本领。 在座谈交流环节,与会辅导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思想引领、学风建设、素质提升、树立品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就进一步加大业务培训、强化数字赋能、优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党委研工部、教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全体专职辅导员参加会议。 (供稿:党委学工部(学生处) 撰稿:李伟弟 审核:杨明)

校园通讯

我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时期老校友阿生福子女一行回校

3月19日,我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时期民族班班主任阿生福子女阿地里江•阿不都哈迪尔、吐尔逊那依•阿布都哈迪尔等一行四人回到学校,寻访父辈奋斗足迹。 在校史馆内,阿地里江等驻足在毛泽东主席接见阿生福的照片前,深情凝眸、眼含泪光。 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长范九利、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副校长赵全宇等会见了阿地里江一行,并陪同参观了校史馆,共同追忆了阿生福老校友进京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光荣事迹,以及老人家在校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那段历史。 阿生福,原名阿不都哈迪尔·吾买尔,维吾尔族,1956年担任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现西北政法大学前身)民族班班主任、党支部书记,同年8月率少数民族参观团赴京,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阿生福长期从事民族教育与管理,1959年调回新疆政法干校,致力于为新疆培养法治人才,为新疆法治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阿生福的大女儿吐尔逊那依•阿布都哈迪尔,1957年在我校出生,后随父回新疆;阿生福的儿子阿地里江•阿不都哈迪尔,1962年出生在新疆,曾任阿克苏地区人民检察分院检察长。 ▲1956年8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接见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民族班班主任阿生福 (供稿: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撰稿:王林钢 审核:刘霖杰)

服务社会

我校承接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总体情况评估服务项目结项

4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总体评估服务项目专家论证暨结项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西北政法大学项目组会同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新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探索研究提升新疆法治政府建设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20名国内行政法学权威专家,以及受邀出席会议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司法部、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社相关负责同志对项目成果进行研讨论证。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厅长乃比江·依不拉伊木,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副校长常安主持会议。 评审专家一致认为,项目任务重、质量高,高校与政府部门协同攻关,研究深入、务实,内容丰富,展现出了新疆法治政府建设鲜明特色。既是对新疆法治政府建设的经验总结、规律把握,又是稳边固边兴边强边、促进民族团结、边疆治理的法治研究报告,开创了边疆法治政府评估的“新疆范式”,全景式呈现了边疆治理法治化的“新疆经验”,建立了新疆法治建设校地协同的“问题诊断—对策研究—实践转化”全链条机制。 2024年1月,我校受自治区司法厅委托,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总体评估工作,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资料梳理、座谈交流等方式,科学评估、精准诊断新疆各地、各部门法治政府建设情况。项目取得50万余字研究成果,包括新疆法治政府建设总体评估报告、典型经验、蓝皮书、评价指标体系、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评估报告、自贸试验区法治保障评估报告、法治社会建设和法治新疆建设评估报告等八个成果报告,助力新疆法治政府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供稿: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撰稿:周敏 宋雨森 审核:赵玎玎)

荣誉表彰

我校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4月15日,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正式发布,我校排名全国第180名,政法类大学第5名,学校排名较2024年提升66位,在陕西高校中排名第11名,为我校在软科大学排名发布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十四五”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建成“法学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法学、法律博士学位授权点,办学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今后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全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撰稿:汤强 审核:王莹莹)

交流合作

台湾世新大学代表团来访我校并举办学生毕业设计联展

4月16日至17日,台湾世新大学副校长李功勤、秘书罗芳文及学生代表一行来校交流,并与我校举办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联展。 16日下午,校长范九利会见代表团一行,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学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见。 范九利对李功勤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他表示,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文脉相通,共同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自2014年与世新大学缔结友好关系以来,两校通过海峡两岸法律文化周等品牌活动,在学术交流、师生互访、协同育人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次双方合作举办的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联展,生动展现了两岸青年在传媒领域的创新思维与文化共鸣,为深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期待双方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共育等领域构建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体,书写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李功勤介绍了世新大学在新闻传播等特色学科的建设成果和办学经验,高度评价我校在推动两岸合作中展现的务实精神与创新实践。期待双方在现有合作基础上,拓展科研协同创新、学术资源共享等新领域,为促进两岸文化融通与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17日上午,两校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联展在校务楼一楼举办,两岸学子以独特的传媒视角展示了《数字时代的真相重构》AR技术多维视角、《海峡日记》短片、“红色文创”数字藏品等优秀作品,不仅展现了当代传媒学子的专业素养,更彰显了两岸青年在数字时代的共同探索与创意表达。 访问期间,世新大学代表团与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师生进行交流座谈,并参观了现代传播实验中心。 世新大学是台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媒类综合性大学,在传媒教育领域享有盛誉。我校与世新大学已有十余年的合作历史,双方师生交流频繁,成果显著。 (供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撰稿:王梦琳 审核:陈梦琦)

校园文化

我校第五届体育文化节暨学生篮球锦标赛启动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增强学生体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4月14日,我校第五届体育文化节启动仪式暨2025年学生篮球锦标赛在长安校区体育馆举行。副校长孙昊亮主持启动仪式。 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宣布本次体育文化节启动,体育部党总支书记翟水保宣读第五届体育文化节组织委员会名单,裁判员代表王刘洋和运动员代表姚战分别发言。 本届体育文化节旨在积极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丰富体育活动形式,致力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学校将通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供稿:体育部 撰稿:张翔 审核:翟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