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7:30,西北政法大学第四届“五月繁花”系列讲座第二场“周文明、周公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开讲。本次主题的主讲人是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王晖教授。王晖教授200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并且长期从事先秦史、 古文字的教学、 研究,也曾给本科、 研究生 、博士生讲授过中国古代史 、先秦史专题、 先秦史料学等多门课程。
王晖教授从十三朝古都长安出发,讲到周秦汉唐是长安最兴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随后讲授了商末周初哲学思想的变革,“易”作为中国最早的辩证法思想,表达了同一种事物不会永远不变的道理,打破商末“王权神授”的思想观念。
王教授谈到了周初的政治思想的变革。周初就提出了“民本思想”,并深入阐明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深刻内涵;接着阐述周末的“敬德保民”的政治口号,深入讨论口号内涵:敬重美德、 警戒恶德;安抚人民、 保护人民。接着继续阐述周因吸取殷商灭亡教训提出的“天命靡常”的思想。
王教授还谈到了周初的礼仪制度的建立,从礼是周代的礼乐制度到是血缘家族关系之上的礼仪规范和维护等级的制度出发,深入浅出地就“礼不上庶人,刑不上大夫”的鲜明阶级性进行讨论。
最后讨论的主题是“周公、孔子与儒学”。王晖教授从历史考察的角度出发,周公是儒学的真正的创始人,孔子是其继承人,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孔子最向往的时代是周代,最崇拜的偶像是周公。也继续深入地阐述了儒家事业的两条线,一条是功业的建立,一条是理论学说。也提到了现代学者梁漱溟更明确论述了周公与儒家的师承关系,把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称之为“周孔教化”。
为扎实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不断提升学校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着力推动纪检监察铁军建设再上新台阶,4月14日上午,校纪委“三化”建设系...【详细】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了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有关事项公告,公告要求相关申报成果选题应来自其发布的推荐书目。我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人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