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西南政法大学和中国国际法学会联合主办的“关于国际人道法下受保护的物体国际研讨会暨中国高校国际人道法研究与教育联盟(下文简称‘联盟’)成立大会”在重庆圆满落幕。共有来自各高校、政府部门、军队、智库和红十字运动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我校成为首批参与联盟的九大高校之一。联盟的九大高校包括我校、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交学院、红十字国际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和武汉大学。各高校国际法学院或法学院的代表在开幕式上共同完成了按压立柱的象征性仪式,这标志着中国高校国际人道法研究与教育联盟正式启动。我校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副院长潘俊武教授参加了启动仪式,并作了题为《西北政法大学国际人道法的实践课程简介及效果》的发言。 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国际人道法教育和研究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深化本土化研究、强化人才培养、拓展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该联盟的成立对于我校国际人道法教学和研究以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参加国际组织实习环节的加强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潘俊武 审批:李立)
2025-06-256月26日上午,学校召开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对学校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集中整治再抓两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部署的重大任务,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将“深入推进集中整治”列为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五项重点任务之一,省纪委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要系统整治金融、医药、高校、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持续深化集中整治,就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和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落到实处,把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强调,今年抓集中整治,要抓具体的、突出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持续深化。各责任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深化集中整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在持续深化去年集中整治重点任务的基础上,把“校园餐”管理、后勤领域、国资管理、财务管理作为今年集中整治的重点内容,准确把握工作要求,认真对标对表,紧盯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再深化、再落实,扎实推进集中整治走深走实。 会议要求,各责任单位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深化集中整治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委和省纪委监委的工作要求上来,以更严的要求、更大力度深入推进集中整治。要把深化集中整治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抓紧抓实,主动强化责任担当,坚决克服疲劳厌战、等待观望思想,积极校准政治坐标,持续提升思想认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严的作风,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要加强统筹协作,不推诿扯皮、不敷衍了事,对涉及工作领域问题要主动认领,精心安排部署,抓好工作落实。要坚持“小切口、大深入”,围绕广大师生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彻查彻改、真查真改,真正下功夫为师生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广大师生从中获得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会上,后勤保障处、财务处、国资处进行了交流发言。 (供稿:纪委机关 撰稿:王浩 审核:康鹏)
2025-06-276月26日,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十三届陕西教育博览会暨招生咨询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到我校展位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党委宣传部、招生就业处、科研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学生志愿者参加活动。 展会期间,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树声,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冀映秋,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振磊等领导莅临我校展位视察指导工作,详细了解我校关于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师资学科建设以及研究生创新成果等工作的优势特色,对我校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本届教博会为期三天,以“AI赋能教育发展 推动教育强省建设”为主题,组织开展“四展示两活动”,即教育博览会主题展、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成果展、高校科技成果展、研究生创新成果展四大成果展,举办校企对接洽谈活动、高等学校招生咨询活动两大活动;以“四展示两活动”突出展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研究生教育等发展成就,搭建校企对接和招生服务平台。 我校通过展板、实物、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师资力量、人才培养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吸引了广大考生和家长踊跃咨询。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吴亢 审核:燕福民)
2025-06-276月20日,我校副校长马朝琦,刑事法学院院长冯卫国、证券金融犯罪研究院院长冉巨火、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汪鹏一行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拜访调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主任雷建斌,处长张义健,四级调研员张金勇参加调研。 马朝琦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我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理论研究、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他表示学校将继续打造优质科研平台,以实践为导向,强化制度建设,围绕涉外刑事法治、“枫桥经验”、党内法规等领域持续加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科研供给力度,打造科研精品。雷建斌对马朝琦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刑法室的主要职责和业务范围,对我校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对我校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学科围绕国家法律制定和修改积极建言建策表示感谢,希望学校进一步提升法学学科建设质效,为服务国家立法修法作出更大贡献。冯卫国就刑事法学院在科研制度建设、科研团队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做了详细的介绍。参会人员就智库建设和打造多学科交叉平台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合作与交流,6月20日下午,马朝琦一行分别赴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广东金唐(北京)律师事务所开展访企拓岗工作。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我校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田文昌,广东金唐律师事务所主任明灿参加座谈。 田文昌表示我校在刑事辩护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教材、课程、学科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模式,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大对刑事辩护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明灿充分肯定我校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取得的积极成绩,建议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使人才培养模式更贴合行业实际,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双方还就学术研究、案例研讨、本科生实习研究生实训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汪鹏 审核:孙学龙)
2025-06-22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精神,以高质效检校合作助力检察工作和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6月20日,我校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在京举行了检校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我校副校长马朝琦,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钟达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建辉等双方代表出席活动。签约仪式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建辉主持。 马朝琦高度赞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始终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服务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职责使命的长期坚守,针对希望双方依托共建基地,推动检校合作向规范化、系统化纵深发展,提出了三项展望。一是推动资源共享,打通学校与检察平台一体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学与实践平台相融合,联合组织实习、实训,建成人才培养高地;二是促进优势互动,探索实务导师与教学科研骨干协同机制,共同开展学术研讨、科研攻关与实务探索,双向提高检察学研究质效,建成理论研究高地;三是聚力协同攻关,聚焦前沿领域联合研究,共同探索推动涉外刑事检察电子数据库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出一批理论实践结合优质成果,探索实施建成检校合作品牌。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钟达先在致辞时表示,学校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开展检校共建是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检察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在检校共建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应探索实现以下四项目标:一是健全双向交流机制,打造互聘共育新范式,推动“实务殿堂”与“学术高地”的深度碰撞。二是创新联合培养体系,共建核心教学资源库。三是强化学科体系建设,提升检察学术影响力。四是深化理论研究合作,围绕涉外检察、公益诉讼等领域开展课题合作,贯通教研用全链条,打通理论与实务“双向通道”。 活动中,双方围绕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履职实务、教育培训等方面展开了深度交流。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二分院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在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公益诉讼检察、信调宣案以及机关团委青年工作等领域的经验与成果与从检感悟。我校刑事法学院院长冯卫国,证券金融犯罪研究院院长冉巨火,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汪鹏分别介绍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实力、师资队伍建设及近来的社会服务成效。双方共同签署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与西北政法大学合作协议书》,并隆重为检校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揭牌。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汪鹏 审核:孙学龙)
2025-06-236月17日上午,我校与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检察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副校长常安,湖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美鹏,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施立斌,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章春燕出席仪式,双方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处长刘霖杰主持会议。 常安对王美鹏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此次检校合作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也为高校服务和参与检察改革工作、推动双方协作共进提供了有效路径和平台。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互补优势,建立特色专业领域的结对机制,不断强化协同创新,推动检校之间互相协作,更好服务司法实践。 王美鹏感谢学校对检察工作提供的智力支持。他表示,检校双方要以战略合作签约为契机,通过互聘互派、人才培养、实习实训、课题攻坚等,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合作,以机制化合作推动法学教育与检察实务同频共振,构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双向赋能”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为法治人才培养与区域司法实践创新注入新动能。 学报编辑部副主编、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刑事法学院教授付玉明汇报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研究基地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规划。他表示,希望以联合申报课题项目为抓手,共同组建研究团队,围绕诉源治理、检察公益诉讼等开展理论研究,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检察理论研究成果。 双方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为“就业实习基地”揭牌。参会人员围绕推进合作协议的全面落实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 会前,王美鹏一行参观了校史馆。 (供稿: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撰稿:刘嘉豪 审核:刘霖杰)
2025-06-236月15日-22日,由陕西省学生体育协会主办,长安大学承办,陕西省学生体育协会羽毛球专业委员会协办的陕西省第二十一届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举行。来自全省82支高校代表队的11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比赛。我校组队参加了大学生甲组的比赛。 比赛中,大家团结一致,服从裁判、尊重对手、奋力拼搏,克服赛程紧、高温等困难,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优异的运动竞技水平,获得了学生甲组男子单打第三名,女子团体第四名的成绩,展现了我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竞技水平。 (供稿:体育部 撰稿:王永建 审核:翟水保)
2025-06-246月19日—21日,由我校主办,高等教育研究所、《西北高教评论》编辑部、《法学教育研究》编辑部承办,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西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协办的“《西北高教评论》办刊十周年暨第二届系列学术活动”在我校长安校区召开。活动以“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研究”为主题,来自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大学、西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等100多人参加了会议。校党委书记赵万东、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代表、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敏出席并致辞。副校长常安主持开幕式。 赵万东表示,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要使命。期刊应守正创新、锐意进取,更好地担负起教育强国建设赋予的历史使命。他从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提高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强化政治把关;扎根西部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为繁荣西北地区和全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做出贡献;质量为本,多出创新之作、坚持之作、厚重之作,以实际行动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高校何为的时代答卷等方面对办刊提出明确要求。 肖敏表示,《西北高教评论》填补了西北地区高教研究公开刊物的空白,并以其明确的办刊理念迅速成长为西部高等教育研究重要学术阵地。她期待刊物从锚定前沿议题,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深耕西部高教研究,强化地域特色与智库功能、构建学术共同体,构筑开放协同新格局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质量,为高等教育研究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常安对各位专家学者、校内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出席,对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兄弟院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的祝贺表示感谢,并主持了《西北高教评论》办刊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作者颁奖仪式。 厦门大学王洪才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陆根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荀渊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汪怿研究员、郑州师范学院副校长周倩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田建荣教授、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董秀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胡莉芳教授分别作主旨发言。主旨发言分别由《西北高教评论》主编宋觉研究员、常安主持。 20日下午的主题交流活动,我校刘文沛副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孙华教授、山西大学侯佳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赵立莹教授、陕西科技大学武建鑫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刘怡副教授、刘璐璐副教授、西北大学张冰冰副教授、延安大学乔刚副教授等14位学者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会议还在19日晚间组织了研究生专场交流。21日上午组织了“高等教育期刊建设与评价学术沙龙”,邀请《现代大学教育》《教育发展研究》等刊物常务主编与《西北高教评论》《法学教育研究》《政法教育研究》编辑部,就高等教育期刊建设与评价进行了充分交流研讨。 (供稿:高等教育研究所 撰稿:宋鸿雁 审核:李慧军)
2025-06-236月20日上午,我校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召开2025年本科招生宣传动员部署会。副校长孙昊亮出席会议,会议由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铁坤主持。 孙昊亮作动员讲话。他强调,本科招生工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关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高度与长远战略布局,是学校各项事业稳步推进的基石。全体招生宣传工作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招生工作的重要性。他鼓励大家要准确把握招生宣传工作的重点任务:立足全局,深刻把握招生宣传工作的战略价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突出学校特色,讲好西法大故事;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主人翁精神,树立“全员招生”理念,打破部门壁垒,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效果;强化服务意识,做好咨询指导,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我校,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他要求各学院招生宣传工作人员要精准把握招生政策,确保宣传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守牢红线,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全面、细致的咨询服务 。 招生就业处处长孙静从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录取规则、新高考改革情况、人才培养特色等多个方面介绍解读了我校2025年招生政策,并作招生宣传与招生人员行为规范培训。本科招生办公室作业务宣讲培训。 党委宣传部、保卫处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参与招生宣传的教职员工及招生办公室全体人员参会。 (供稿:招生就业处 撰稿:康佳茜 审核:孙静)
2025-06-236月19日晚,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西北政法大学第三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歌舞汇演在长安校区天平楼前广场举行。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赵全宇,校党委委员、研工部部长宋白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千余名学子一道,雅韵同赏、酣歌尽欢,毕业之季,师生骊歌相和、鹏程互期。 受邀参与本次大赛的评委有:西安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陕西舞蹈家协会会员、西安市舞蹈家协会理事高莎,长安团区委副书记胡若楠,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艺术活动部副主任、陕西省舞蹈家协会理事、陕西省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周海洋,环亚音乐排行榜明星颁奖盛典副主席、《中国好声音》《新生请指教》《新歌来啦》西北区总导演、大型综艺晚会制作人李蓉,青年作曲家、音乐唱作人、西安市新城区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玄鸟乐队创始人及主唱左辉奇。 歌曲表演中,众多学子以声传情,展现多元主题与炽热情感。牛艺诺用激昂的《我爱你中国》点燃家国情怀;舒湛的《有我》彰显青春力量;吴以珊借《光亮》诉说成长蜕变;王天宇以《小白杨》致敬边疆守护;唐禧乔的《阿楚姑娘》饱含故乡眷恋;韩佳雪、何宇轩、郑雅文等分别用歌曲传递细腻情感与对梦想的追寻;曾烁、王欣怡以独特视角探讨命运与成长;张佳豪的《红旗飘飘》则以炽热旋律宣告拳拳中国心,每一首歌都凝聚着青年的心声与时代的共鸣。 舞蹈展演中,各学院以灵动舞姿勾勒多彩画卷。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的《茉莉芬芳》寄托爱国深情;外国语学院的《巴女踏影》融合地域灵秀与青春朝气;《陶醉了》《清庭云月》等舞蹈或展现民族风情,或勾勒山水诗意;刑事法学院的《心鼓》气势磅礴,奏响生命强音;《石榴花开》《大河之子》等作品诠释民族团结与理想信念;《俑生俑世》《博物馆之夜》则穿越时空,唤醒历史记忆;《天堂草原》《踩曲姑娘》《冰凌花》等以各具特色的舞步,演绎不同场景下的坚韧与浪漫,尽显舞蹈艺术的魅力与生命力。 最后,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教师穆晗与各学院9名学子一起,用一首《再见》将对同窗情谊的眷恋、对校园时光的不舍,化作深情的旋律,诉说着毕业离别的缱绻心绪,也寄托着重逢有期的美好期许。 曲终人未散,青春再启程;山海虽遥,永怀毓秀弦歌。愿西法大青年永葆赤子之心,在知行合一中砥砺奋进,以青春之我、奋斗之姿,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供稿:校团委 撰稿:赵欣辰 审核:徐京平)
2025-06-217月16日,学校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校党委书记赵万东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改进作风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对标对表落实“五个进一步到位”要求,从严从紧抓好“回头看”发现问题整改,聚焦查摆问题和整改整治,及时完善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动真碰硬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不走过场。 会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扛牢政治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扛牢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学习教育工作专班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总结成效和经验,确保学习教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将学习教育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持续强化作风教风学风建设,深入推进综合改革,高标准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认真做好暑假期间重点工作,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学校学习教育工作专班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参加会议。 (供稿:党委组织部 撰稿:樊丁 审核:李君)
7月20日,第一届“财税金融法治现代化与商事仲裁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于宁夏中卫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我校与宁夏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中卫仲裁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高校与机构的140余位专家学者与实务人士参加。 宁夏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西北政法大学宁夏校友会会长刘芳主持开幕式。宁夏法学会秘书长王启贺立足地方发展实际,回顾了宁夏法学会在法治建设中的坚实足迹。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原院长贾绍华表示,本届研讨会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财税金融仲裁领域的实践,也是新发展生产力培育的着力点。中国法学会银行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徐孟洲认为,财税金融法治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支柱。中卫仲裁委员会秘书处主任刘小亮介绍中卫仲裁委员会创新探索,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贡献仲裁力量。 副校长、陕西省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张荣刚教授主持主题报告环节。贾绍华教授、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牛军钰教授,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原副院长伊专、辽宁大学任际教授、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郝琳琳教授、北京中书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邹义主任围绕会议主题作精彩分享。 在分论坛,与会专家围绕“推动财税法治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金融法治现代化与风险化解机制”“财税金融法治与商事仲裁创新发展”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席晓娟主持分论坛并作内容汇报,硕士研究生侯文超与杨康作小组发言。我校多篇研究生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励。 张荣刚在闭幕式总结表示,本次会议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法治体系提供理论支撑,深化了财税法治助力新质生产力、金融风险化解与商事仲裁协同发展的内涵,搭建了跨学科、跨行业的理论研究与实务创新交流平台。 (供稿:个人债务与金融纠纷法治研究中心 撰稿:尉钏 审核:张荣刚)
6月29日,第四届长安经济法青年博士论坛暨“经邦济世”青年学术奖学金颁奖典礼在西安举办。本次论坛由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法律科学》编辑部,以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承办。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倪楠主持。 论坛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薛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带头人韩利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学科带头人曹燕主持。经组委会多次评审,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16位博士从180位博士中脱颖而出并在论坛现场进行论文汇报分享。 论坛邀请《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卫玲,《法律科学》副主编马治选、兼职副主编孙尚鸿、肖新喜,《西安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主任任红梅,《法学教育研究》副主编余涛,《法学评论》编辑李安安,《人文杂志》编审牛泽东,《法律科学》兼职编辑鲁甜、赵菁等10位核心期刊编辑作为评审嘉宾进行现场打分、点评。 论坛期间,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青年教师赵菁、车东昇分别介绍了“梁肇汉杯”优秀论文奖学金、“徐健杯”长安优秀法学作品奖评选情况,并邀请学院教授强力,“徐健杯”长安优秀法学作品奖出资人、北京金德律师事务所主任徐钢等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撰稿:魏静 审核:倪楠)
6月7日下午,学校在雁塔校区召开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专项工作会,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出席,副校长常安主持。 范九利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紧扣新时代学位点建设要求,加快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学科博士培养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学科方向凝练、培养方案优化、导师队伍建设等环节,切实增强我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影响力。要以科研创新驱动学科发展,整合资源激发活力。要建立跨院校、跨领域合作机制,尤其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要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打造适应全球治理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储备,为法治教育强国与国家高端人才战略输送优质力量。要统一行动、协同落实,积极主动作为,以务实举措推进博士点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效。 研究生院副院长赵彩如汇报项目博士导学关系调研情况,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洋汇报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黄远江汇报“一带一路”高端法律人才博士项目工作方案。 各专业(方向)负责人,党政办、纪委机关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进行交流讨论。 (供稿:研究生院 撰稿:冯佳慧 审核:常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新时代陕西省立德树人工作指南》工作部署,7月13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出席并参加推进工作专题会。 本次活动以“走进革命圣地 传承红色基因 感悟思想伟力 勇担强国使命”为主题,旨在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通过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和立德树人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活动通过庄重热烈的仪式教育和沉浸式文化体验,鼓舞精神、提高实效、扩大教育影响力,激发青年学子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凝聚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青春力量。 我校由民商法学院组建的“探源红色革命文物密码,寻访延安精神烽火足迹”——“延安行”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3日正式启程,17名师生满怀热忱,从西安出发途径照金、洛川、甘泉,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启为期六天五夜,共计930公里行程,覆盖19个革命遗址纪念馆的红色精神溯源之旅。 学校将以此次“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延安行”活动为契机,弘扬传承延安精神的情感基础和先天优势,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和践行延安精神,不断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吴亢 审核:燕福民)
7月16日,省委统战部在西安举办第十期“同心聚·半月谈”座谈会暨“秦知园”读书沙龙。我校无党派人士、副校长常安应邀参加。 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读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及无党派人士工作的重要论述摘编。 常安作为省级无党派代表人士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他表示,作为无党派人士,要坚持以党为师、不忘合作初心,立足本职岗位,深耕专业领域,坚定不移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者、推动者、维护者;要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专业优势,参与社会服务,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彰显无党派人士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建设和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供稿:党委统战部 撰稿:刘贝贝 审核:马玲)
7月17日,由我校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中心、上海大学法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家联合会、新疆哈密市律师协会和我校新疆校友会主办,上海市海华永泰(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单位支持承办的“2025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专题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召开。我校校长范九利,哈密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局长谭湘,哈密市司法局党组书记洪燕出席论坛并致辞。我校校友总会副会长、上海海华永泰(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张伟民主持论坛。 范九利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特别是《能源法》的颁布施行为我们开展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研究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此次活动主办方之一,我校法学学科底蕴深厚、拥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形成了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与区域发展的研究特色。举办本次专题研讨会,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的务实举措,也是集思广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学术盛会。期望以此为契机,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协同发力,持续优化多方共建、共谋发展的合作新机制,打造具有全国辨识度、影响力的能源安全与法律保障研究高地。 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我校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院长舒洪水教授,上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邓云成,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强力教授,立信税务师事务所(天津)有限公司张楠,我校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陕西省能源法研究会副会长吕江教授等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法律实务人士分别以《强化新疆在国家能源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完善新疆能源安全法治保障体系》《陆海碳索:陆海统筹视野下的能源安全——碳排放双向治理》《能源企业融资法律若干问题》《能源集团企业常见积血风险》《能源法的守正与创新》》等为主题作发言,围绕能源安全法治保障、能源企业发展与风险防范等方面,多视角、多层次进行了会议研讨和交流。 我校党政办、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科研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等领域的代表参加论坛。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吕江 审核:李立)
近日,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三创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3支参赛队伍全部载誉而归,荣获跨境电商赛道全国二等奖1项、乡村振兴赛道全国二等奖2项。 “三创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面向全国高校举办的大学生竞赛项目,至今已成功举办15届,2025年全国报名参赛团队超过23万支,赛事影响力持续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三创赛赛事,积极引导学生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在学校教务处指导下,商学院(管理学院)具体承办,学院组建以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教师为主的指导团队,运用专业知识,为参赛队伍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指导,助力学生不断完善项目。经过校赛、省级初赛、省级决赛的层层选拔,我校3支队伍凭借卓越表现晋级国赛并斩获佳绩。 此次获奖,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也是学校以赛育人、为国育才的生动体现,彰显了学校在双创教育方面的显著成效。 (供稿:商学院(管理学院) 撰稿:冯颖 审核:赵参)
7月21日上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与我校在银川举行“检校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自治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窦朝晖,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马剑勇,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罗时文,我校党委书记赵万东、副校长赵全宇出席,仪式由自治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海峰主持。 罗时文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签约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依法治区战略的重要举措,双方要同向同行、合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宁夏辨识度的检察理论和实践研究高地。 赵万东表示,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持续深化与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的战略合作,在服务检察工作现代化方面成效显著。他指出,宁夏检察机关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在服务地方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双方在干部教育培训、法治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务实合作,为法治宁夏建设注入新动能。 窦朝晖强调,此次签约是落实最高检推动法学教育与检察实践深度融合的务实选择。他表示,通过检校合作,将西北政法大学深厚的法学理论积淀与宁夏检察机关丰富的司法实践资源互补共促,在共育法治人才、专家智库建设、典型案例培育、重大课题攻关等方面密切协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法治力量。 窦朝晖与赵万东共同为“实践教育基地”和“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揭牌 马剑勇与赵全宇代表双方签署《深化“检校合作”协议》 此次签约标志着宁夏检察机关与我校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下一步,双方将以落实协议内容为抓手,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定期会商推进合作事项,共同打造新时代检校合作新示范。 在宁夏期间,赵万东一行还前往宁夏方和圆律师事务所开展访企拓岗,并与宁夏校友会徐宝等十余位校友座谈交流。赵万东介绍了学校发展近况,希望进一步凝聚校友力量,助力母校事业发展,赋能地方法治建设。 培训中心、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负责人参加活动。 (供稿:培训中心 撰稿:蔡珺 华雅 审核:李集合)
7月1日,“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师生书画作品展在校务楼一楼大厅举办。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参加活动。 本次书画作品展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校工会、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主办,艺术中心美术工作坊承办。活动作品汇集了校工会教师代表作品、校团委校园艺术节优秀作品、繁星·计划学生国画班作品以及美术工作坊学生作品。作品以书言志、以画寄情,深情讴歌党的光辉历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术工作坊参与活动的戴佳怡同学表示:“我一直在美术工作坊系统地学习中国画,延续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完成这幅国画作品时,我以牡丹喻繁荣,以蝴蝶表祥瑞,用笔墨勾勒对党和祖国的深情。此次参展是一次美育实践成果的展示,更激励着我作为西法大学子用画笔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丹心绘党魂·翰墨颂华章”书画作品展不仅是我校师生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情献礼,更是一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生动实践,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抒发爱党情怀、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刘珏 审核:刘渊)